天天看点

一天,被瓦剌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找到瓦剌头目也先,说他打算派太监喜宁和总旗高斌、纳哈出三人回京传话,帮也先弄一些金银财宝回

作者:懂你的情感说

一天,被瓦剌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找到瓦剌头目也先,说他打算派太监喜宁和总旗高斌、纳哈出三人回京传话,帮也先弄一些金银财宝回来。也先听到后,心里很高兴,随即答应了朱祁镇的请求。谁料,朱祁镇借此机会办了件大事。

朱祁镇密令高斌,让他捎一道密旨给宣府总兵官,命宣府总兵务必擒杀喜宁,为大明除害。朱祁镇为啥要除掉喜宁呢?

说来话长。太监喜宁原是朱祁镇身边的大红人,朱祁镇被俘前非常宠爱喜宁。被俘后,喜宁却背叛朱祁镇,投靠了也先。

更令人痛恨的是,喜宁多次在也先面前挑拨瓦剌兴兵南下征明。喜宁做了领路人,指引瓦剌军攻破紫荆关,明军将领孙祥战死,关隘丢失。

明朝使者将孙太后带来的御寒衣物送给朱祁镇使用。没想到,衣物却被喜宁没收,占为己有。朱祁镇成为瓦剌俘虏之后,吃尽了苦头。先不说从天子到囚徒的巨大心理落差,生活起居方面也受尽了折磨。

朱祁镇想起昔日自己多次庇护喜宁的不法行为,又看到如今这个刁奴反咬一口,投靠新主后的嘴脸,心中有无限悔恨。

幸好,身边还有袁彬、纳哈等人忠心追随朱祁镇,如果没有他们,朱祁镇是否能在漠北坚持一年,都很难说。

患难见真情,患难见人心。昔日自己连正眼都懒得瞧上一眼的袁彬、纳哈等下层人员,现今豁出性命,对朱祁镇这个囚徒,不离不弃,其忠心令人感动。

而朱祁镇曾经恩遇有加、无限信任得太监喜宁,却对他冷嘲热讽,甚至多次怂恿瓦剌太师也先加害朱祁镇。此情此景,让朱祁镇咬碎钢牙,恨之入骨。

而且,喜宁还给献出了一条毒计:瓦剌军向西攻打宁夏,然后从宁夏绕道直捣江南,在南京立朱祁镇为傀儡之帝,然后形成跟北京景泰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兄制弟。不得不说,喜宁这招确实狠辣。

若真这样,大明连保持南宋那样的局面都难以持久,有可能被瓦剌一举攻灭。

幸好,也先觉得这样太麻烦,而且经过后来攻打京都的失利,自己实力大损,南下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也化为乌有。这条建议就被他束之高阁了。

喜宁在朱祁镇身边当太监多年,熟悉大明朝廷内部情况,了解宫廷斗争的真谛,他建议也先带着朱祁镇到明朝边关各镇,四处勒索。明朝边将面对被俘虏的太上皇,考虑到他的人身安危,多是无奈给瓦剌人一些金银,希望他们不要伤害太上皇。

喜宁这计毒辣,既让瓦剌人得到了数额不菲的赎金,又打击了明朝的军心士气。明朝方面,已经对喜宁这个奸臣,恨入骨髓了。

景泰帝(朱祁镇的弟弟)传谕边关将士,一旦遇到喜宁带着瓦剌人勒索,一定要想办法诱杀这个奸臣,为明朝除去心头大患。

只可惜,喜宁如狡猾的狐狸,防卫心理极强,难以下手。

不久,喜宁又献计给也先,准备送太上皇朱祁镇回到明朝,乘机夺取皇位。

朱祁镇明白,喜宁一日不除,明朝一日不得安宁。于是他想了一个法子,提前跟边关总兵打好招呼,等喜宁带人去明朝边关勒索钱财时,将喜宁诱杀。

景泰元年,总旗高斌带领骑兵五十多人,来到了宣府万全右卫。高斌在城下喊话,通报了自己的身份,并说要到北京奏事。宣府总兵官朱谦派出右参将杨俊赶到了右卫城。

杨俊担心瓦剌军会有大部队来袭,于是提前安排江福等人带领一支部队在野狐岭设伏。

果然发现了瓦剌骑兵一千多人向着南边进发。总旗高斌又来到了城下,在城下向上喊话。

杨俊问他喜宁有没有来,高斌回答说喜宁在后面。杨俊连忙下城,跟高斌近距离对话,高斌暗中将太上皇的意思告诉了杨俊。

杨俊一听心中狂喜,这下立功的机会来了。他不动声色,告诉高斌:转告喜宁,宣府地方官员已经备下了酒宴和重礼,就等着迎接喜宁前来了。

高斌转告喜宁,喜宁内心不安,仿佛感觉到了危险,于是找借口不去赴宴。

杨俊见状,又跟高斌说,让他告诉喜宁,不需要劳他大驾入关,只要在城墙下见一面即可。

这下,喜宁找不到推辞的借口了。不久,他带领几名瓦剌保镖来到了城墙下。

杨俊等人开门出城,用好言诱导喜宁,许诺给以重金。谈话间,二人不知不觉离城墙越来越近。

这时候,喜宁发现城下官兵众多,觉得情况不妙。正要准备逃跑之时,后面有一人突然用力紧紧抱住了喜宁,让他动弹不得。原来,此人正是总旗高斌。

喜宁心头一沉,知道大事不妙,他还想垂死挣扎。高斌紧抱不放,二人一起跌入了城壕内。

这时候,明军士兵奋勇向前,将喜宁和瓦剌人火洛火孙拿获。

景泰帝得知消息,大喜过望,赏赐了有功人员。

太上皇朱祁镇听到了喜讯,更是喜极而泣:“两国干戈不断,百姓受苦,这都是喜宁所害。今日抓获了他,边界安宁,我南归也有望了。”

喜宁被押赴京城,景泰帝朱祁钰命令将其押送西市,凌迟处死。行刑进行了三日,北京城的百姓如同过年一样,欢欣鼓舞,纷纷来看这个奸臣的下场。

喜宁得到了他应有的结局,@懂你的情感说认为,还是那句话,做啥也别做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