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到中年,更容易读懂《我们仨》

人到中年,更容易读懂《我们仨》

01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的著作,2003年出版,至今仍然畅销不衰。

我手里的版本是2016年6月印刷,版权页显示印数已经超250万册,可见此书的火热程度。

书并不是大部头,一共才9万多字。

但说实话,这本书有些地方我看不太懂,所以很多地方重复看了几遍。

为此,还查阅了不少资料。

下面我简单地说说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同大家一起探讨。

02

书共分为三部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真正的回忆录,自钱钟书和杨绛赴英留学始,到钱钟书和钱瑗去世止,娓娓道来,文风朴实。

这一部分当然都能看懂,难懂的是前两部。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非常短,只有一页多一点,写杨绛做了一个梦:

她梦到和钱钟书散步,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忽然钱钟书不见了,只剩下她自己,特别无助和凄惶。醒来后,杨绛埋怨钱钟书不等自己。钱回答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我还不够老,没有做过类似的梦。但我非常理解这样的梦,人老了,潜意识里总会担心那一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不知道自己到时候会如何面对,于是这些思维的片段转化为梦境,这很正常。

这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半实半虚,杨绛可能真的经常做类似的梦,从写作手法上来讲,她又用梦这一形式引出了下文——钱钟书让她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人到中年,更容易读懂《我们仨》

03

这个“长达万里的梦”,不是生别,而是死离。

所以第二部是“我们仨失散了”。

这一部也不是很长,但最难懂。

第一章“走上古驿道”,写一家三口正在打打闹闹享受天伦之乐,忽然来了一个没头没脑的电话,让钱钟书次日去开会,“不带包,不带笔记本,明天上午有车接”,不许请假,更不许别人替。

而钱钟书一走,就没有再回来,只是抓时间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家里自己在“古驿道”,只限至亲去那里办手续。

杨绛和钱瑗去办了手续,知道了钱钟书的号头,住进了有着好多奇怪规矩的客栈。

第二章是“古驿道上相聚”,在古驿道边的河里,她们找到了钱钟书那艘标有“311”号码的小船。

在那里,一家三口又相聚在一起。

杨绛遵守着“太阳落到前舱,立即回客栈”的规矩,每天白天来船上看钱钟书,晚上回客栈。

钱瑗由于学校有课,只能星期天过来。

在晚上,杨绛会变成一个梦,飘荡于自己的家、小船和钱瑗的婆家之间。

由于河里的船每天都会变位置,所以杨绛也每天都会换一个新的客栈。

第三章“古驿道上相失”,写钱瑗也生病住院,作者仍然是白天去小船上,晚上化身为梦,梦境所及,除了自己的家、小船、钱瑗的婆家,又多了钱瑗在西山脚下的那所医院。

这一部应该是虚写,用了古驿道、小船、河流、客栈、梦境、家等等多个意象,没有写一个死字,但又明明白白让读者知道,写的是钱瑗和钱钟书先后去世。

人到中年,更容易读懂《我们仨》

04

想要读懂第二部,应该先了解一下钱钟书和钱瑗的病。

1993年3月,钱钟书动了一次大手术,取出了输尿管中的肿瘤,并割去一肾。

1994年7月,他又因为发高烧住院,检查发现膀胱癌。

次月手术成功,但肾功能急性衰竭,自此病情反复,一直住院。

1996年1月,钱瑗患脊椎癌住院,1997年3月病故。

得知钱瑗去世后,对钱钟书打击甚大,1998年12月,钱钟书去世。

《我们仨》第二部说的就是钱钟书父女从生病到去世的过程。

我觉得,一开始那段钱钟书和女儿打闹的描写,并不是当时正在发生的场景。

这是一家三口数十年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概括了一家人、一辈子简单而温馨的日常,就像是一个电影镜头。

结果,一个突然的电话,打断了这个美好的回忆。

根据通行的解释,电话中说的“开会”指的是钱钟书住院。

这次住院是1994年7月那次,刚刚经过了1993年的大手术,所以杨绛说钱钟书还病着,想请假。

当然,生病住院这种事,不用拿笔记本,也不许请假,旁人更不能代替。

所谓古驿道,是离别之路,是从生到死的路。

船,指的是钱钟书的病房,311就是房间号,船每天都漂移,是指钱钟书一天天走向生命的终点。

所以,船也是钱钟书的生命之舟,那艘船“没有舵,也没有桨”,因为人在时间的河流里,根本无法掌控航向和航速。

客栈,指的是真实的家,这一点杨绛在第二部的末尾均有明示:“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在第三部的最后,作者也这样写道: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从1994年7月钱钟书再次住院到1998年底钱钟书去世,杨绛每天都去看望,上午去,下午(“太阳照在前舱”的时候)回。

钱瑗生病后,杨绛会每晚和她通电话,每星期去看她。

对于钱瑗的病,杨绛了解一些真实的信息,但也并不是全都知道,因为钱瑗本人对自己的病并不知情,反馈给杨绛的当然也不会准确,另外,其他人对杨绛也有所隐瞒。

身为母亲,对于女儿的病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想象。

这些,都会化成梦境。

而梦,是没有逻辑的,梦里的故事,本身就不全都是现实,我们很难去一一对应。

人到中年,更容易读懂《我们仨》

05

可以想象,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目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仅有的两个最亲最近的人一点一点离自己而去是怎样的哀伤。

难以想象,杨绛独自坐在那个曾经充满三个人欢声笑语的家里,静静回忆三个人相濡以沫的六十年光阴时的心境。

无论多么伉俪情深,无论多么家人和睦,无论多么健康长寿,最终都会输给时光。

我们每个人,都是古驿道上的旅人,步履或紧或慢,都在不可回头地奔向那个终点。

当我们年龄稍长,经历过人生永久的离别,才会真的感受到什么叫人生如梦。

天底下的每一个家庭,终将都会成为一部魂牵梦萦、缠绵悱恻的《我们仨》。

前两天和朋友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时,他忽然说,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现在还会一直梦到自己过世的父亲。

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因为,我也是一样。

亲人去世之后,我们在潜意识里并不愿意承认那是一个事实,他们也会出现在自己的梦里。

而我们自己,也希望能够化身为梦,不愿意醒来。

有时候,真的希望过去的一切只是一个梦,一觉醒来,亲人都在,自己还很年轻。

但人生毕竟不是梦,一切幸福的或痛苦的过往,都是真实地发生过。并且,永不再来。

作者百年人生,学贯中西,名满天下,到头来最宝贵、最值得回忆的,无非两个字:亲情。

而我们普通读者在嗟吁之余,能够悟出的无非是一件事:珍惜当下。

明珠絮语,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