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月记》李征的悲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如果要评选出人一生中必读的书籍,《山月记》一定会榜上有名。

《山月记》这本书是日本作家中岛敦的短篇小说集,独家收录十篇名作。每一篇文章都能让人掩面深思。每一篇文章都能让读者觉得自己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有着共同的处境和心境。

《山月记》是这本书中的第一篇小说,讲述了陇西人氏李征因不屑厕身与稗官野史之流,想要以诗,故辞官回乡。数年之后,又因衣食之计,再次东下,做了一个地方小官,不得不屈膝受命昔年自己所不齿的人,为此,李征的自尊心遭受了重大创伤,最后发疯在汝水河畔。

《山月记》于1941年创作,到如今已80余年,仍经久不衰。并被入选为日本高中国语教科书中。

全书虽收录了10篇小说,但每篇并不深奥难懂其中各色的人生经历,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李征的一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山月记》李征的悲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人的一生中,必须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少年李征,学问渊博且文才出众,但又正直孤傲、洁身自好,不屑于稗官野史之流为伍。

李征一直想要以诗扬名于世,故辞官会乡,闭门绝交,潜心作诗。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以诗成名,谈何容易?

没有经济来源,甚至连妻儿的衣食生计都成问题。此时的李征,也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数年之后,为了生存,李征不得不放弃以诗成名,再次东下,做了个地方小官,屈膝受命于从前自己所不齿的一班蠢物。以诗成名的梦想也变得越来越远,甚至快要消失不见。双重压力下,李征最终发疯在汝水河畔。

人这一生中,必须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如果李征和自己和解,那他也不会最后落得这般下场。

李征把自己捆邦住了,他把自己牢牢的和”以诗成名”捆邦在了一起。

“以诗成名”这4字就像一个笼子,他被困在了这个由他自己打造的笼子里,走不出来了,造就了他悲剧般的一生。

生语中的我们有时候何尝也不是这样,站在由自己亲手打造的笼子里面,向外边的人的伸手救求,可是钥匙一直在自己手里,你不能走出来,完全是因为你不想。

只要下定决心想走出来,对笼子里的人来说,轻而易举。

一旦踏入“地狱”,过去都将绝迹。

李征变成老虎的首次,就把一只兔子吃了。一见到兔子,体内的人性就踪迹全无了。等到恢复人性后,才发现自己的嘴边已沾满兔血。

关于一些丧尽天良的事,一旦做了,便会万劫不复。

随着光阴流逝,李征恢复人性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过去,他还会为了自己变成而惊诧不已,现在,却为了自己曾经是一个人而纳闷。

现实生活中,很多坏人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坏人。只是,坏事做得多了、坏人当得久,便忘记了自己的过去、忘记了自己的本心。

善良的人性逐渐被丑陋、残忍的兽性淹没,如同旧宫基石,渐渐地被泥沙所淹没一般。许多年过去后,有人来到这里,只看到一片荒沙根本想象不出来这里曾经有过一座豪华又美丽的宫殿。

无论是野兽还是人类,原本都是别种物体,最初还记得自己是什么,尔后便渐渐忘却,认定自己从来就是如此模样了。
《山月记》李征的悲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怯弱的自尊心喝妄自尊大的羞耻心可以毁掉一个人

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李征遭此厄运,并非没有原因。

由于心中妄自尊大的羞耻心作怪,使他尽量避免与人交往。想要以诗成名,却又不进师访友,与之相互切磋琢磨。而心中那怯弱的自尊心又让他不屑于与凡夫俗子为伍。于是渐渐地脱离凡尘,远离世人,使羞恨日益助长那怯弱的自尊心和妄自尊大的羞耻心,最终毁了自己,害苦了妻儿,伤害了友人。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出门,就可以看到珠光宝气的贵妇、清爽干练的白领,或者满脸胶原蛋白的青春少女。再回过头看看自己,没有华丽的衣服、美丽的外表、丰富的知识,和他人一对比,一无是处。于是自尊心和羞耻心作祟,使人终日宅在家中,不运动、不护肤、不反省。过去了好多时候,自己还是那一副模样,于是不敢出门逛街,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像丑小鸭一样失色。

因为羞耻心不敢承认自己的不足且加以改正;因为怯弱的自尊心,不想虚心求教并刻苦用功。久而久之,终将变成了这个社会的最底层,到内心有非常不甘心。

没有成功之前,你的面子一文不值

《山月记》李征的悲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我决意什么也不再想,想也无济于事,无非把时间拉长罢了。
——村上春树

一个人只凭空想,没有行动和体验,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块儿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