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作者:音教艺术网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邓紫棋在参加综艺时,提起自己的学习音乐经验时说到:“你如果不花十万个小时在里面,这么用功地去训练,不可能把那个事情做得好的。我觉得不只是艺术,任何一个专业,没有人严厉的对你,你就是不会好。”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邓紫棋成长于一个音乐世家。4岁前,跟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外婆共同居住,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开始热爱音乐,喜爱唱歌。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4岁时,随父母移居中国香港。5岁时,开始尝试作曲及填词。邓紫棋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和幼年的学习经历密不可分,她的这段话也是很多音乐工作者的经验缩影,对于琴童们也有着借鉴意义。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时间的积累是进步的基础

一万小时定律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维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或许一些家长并未希望将孩子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陶冶情操,由此便不重视孩子的练琴时间。但不练琴是行不通的,只有真正花时间在乐器上,才能达到练琴的效果。

指挥家余隆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重点是对想象力和精神与心智的培养,让孩子在音乐中找到终身伴侣和慰藉才是重点。”所以,一万小时定律或许不会让孩子成为郎朗,但是时间的积累会让孩子有对音乐的热爱与审美观的提高;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严格要求才是保证练琴效率的根本

很多家长们不重视琴童的练琴效果,听到孩子们达到了老师要求的时间标准便觉得今天孩子的练琴任务完成了。其实时间的积累虽是必要的,但有效练琴才是提升的“捷径”。

家长需要适度地监督孩子练琴,提醒孩子注意上课时老师提出的练琴要点。老师也可以在乐谱上标明本周的练琴目标和重点,更好地让家长了解孩子练琴进度。老师与家长一起对孩子练琴的每一分钟负责,才好让他们更快进步呦;

邓紫棋谈学习音乐经验:不练够时间,休想进步

先动脑再动手

在初学阶段,一定要培养孩子“脑子比手跑得快”的习惯。学琴初期对于手型和乐谱等方面都不太熟练,因此练琴时一定要在开始弹每一个音之前提醒自己回顾老师讲的要点。坐姿是否端正?手型是否标准?有没有注意谱面的升降记号以及节拍?家长们可以将这些问题写在乐谱上,提醒琴童注意。很多小孩学琴时心急,想快速弹出乐曲从而忽视了这些基本的问题,导致后续学习吃力。如果培养出先动脑再动手的好习惯,便可以从初学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为后续的学琴奠定一个良好的练琴习惯!

总而言之,家长们要对孩子的练琴有相对严格的要求,既需要保证时间的积累也要确保练琴的效率与良好的练琴习惯,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各位家长可以在评论区讨论自家琴童是如何“花式练琴”的,如果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转发出去,后续还会再推送音乐类的好文章。我们下篇文章再见啦!

本文由音教艺术网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请多多转发,我们将持续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文章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