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岁男童严重缺氧命悬一线 只因一颗坚果

" 叮 …… 叮 ……" 近日凌晨,儿童耳鼻喉科值班手机响起,划破夜的宁静。

" 快点下来,120 急诊转运送来一个 6 岁小孩,吃东西卡住了,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到 90%!" 电话那头,传来医务部值班人员急促的声音。血氧饱和度不到 90%,意味着小孩已严重缺氧,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6岁男童严重缺氧命悬一线 只因一颗坚果

儿童耳鼻喉科医生王顺成匆忙赶到急诊,只见小孩躺在急诊床上吸着氧气,呼吸费力,面色有点苍白,嘴唇发紫,还不时地发出 " 咳 " 的声音。王医生见情况不妙,立即联系上级医生并通知手术室准备急诊手术。

详细询问病史才得知,小孩晚上 11 点的时候,吃了一些巴坦木,也就是俗称的薄壳杏仁,跟姐姐追打、跑跳了一阵后,躺在床上突然呕吐起来,同时出现呛咳。当时小孩口唇发绀、面色青紫,意识模糊,家属慌忙之中使用了抠喉催吐,把手指头也咬伤了,过了一会,孩子终于醒过来了,但还是呼吸费力。

家属几近崩溃,立即抱着孩子到临近医院就医,由于孩子病情危急,医生建议立即转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那里设有专门的儿童耳鼻喉科。

儿童耳鼻喉科团队立即给孩子施行了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术中看到,患儿的右侧主支气管及左侧的部分支气管被异物堵住,血氧饱和度也极不稳定,在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下,钟建文主任医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快速将异物取出,孩子转危为安。

6岁男童严重缺氧命悬一线 只因一颗坚果

在大陆,气管、支气管异物占 0-14 岁儿童意外伤害的 7.9%-18.1%,约 80% 的患儿好发年龄在 1-3 岁。异物的发生有明显的性别、城乡和季节分布特征,男性多于女性,农村远高于城市,冬春季节多于夏秋季节。常见的异物有花生米、瓜子、豆类等。据不完全统计,大陆每年因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近 3000 名,然而面对小儿气道异物,不少家长仍然存在误区。医生建议,从以下方面做好预防,减少患儿意外伤害。

家长应注意做好家庭教育,教孩子从小养成口内不含物的习惯;当口含食物时,不要引逗儿童哭笑;发生呕吐时,应把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咽部有异物时设法诱导其吐出,不可用手指挖取;小于 3 岁儿童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小件物品应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年幼儿童需在监护下玩耍。

一旦孩子不慎发生异物吸入,应迅速送至有条件取气管异物的医院。途中注意尽量减少各种刺激,避免患儿哭闹、咳嗽,保持安静。

6岁男童严重缺氧命悬一线 只因一颗坚果

万一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时,可针对不同年龄段,选择适合的紧急处理方式。上腹部拍挤法适用于 l 岁以上的儿童,注意操作的力度,可反复 5 -10 次。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有导致腹腔和胸腔脏器损伤的风险。拍背法适用于 1 岁以下的婴儿。注意头低于躯体,可重复多次。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 通讯员 仇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