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电动车续航多远才满意?中国仅需“415公里”

德勤在2021年对25个国家的26000多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以探讨关于影响汽车行业的各种关键问题的意见,包括先进技术的发展、电动车购买意愿、出行方式变革等等。这些调查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电动车续航多远才满意?中国仅需“415公里”

在全球大多数市场上,大多数消费者不愿意为先进技术支付更多的费用,因为他们已经被市场“惯坏了”,觉得新车理所当然就应该标配新技术,但却不应该涨价。

分国家和地区来看,中国市场消费者更能接受为新技术额外花费一笔费用。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在“安全性”、“车联网”、“娱乐信息”、“自动驾驶”、“多元化动力总成”各项中,都最舍得花钱。其中,更多的人愿意为“安全性”、“自动驾驶”和“多元化动力”花费额外费用。

另外,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德国消费者最“不注重”安全性配置。有70%的受访者不愿为安全性技术花费超过500美元。不仅如此,德国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也“不感冒”,有69%的受访者不愿为这类技术额外花费超过500美元。

从另一方面讲,这或许也代表着更多的德国人有着对操控传统机械汽车的渴望。

整体而言,德国、美国、日本这些传统汽车强国对新技术的买单意愿普遍低于中国、印度、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

报告指出,消费者对电气化车辆的兴趣集中在对更低的燃料成本、环保意识和更好地驾驶体验上。然而,续航和和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电动车普及的障碍。

报告指出,世界各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几乎都将“减排和环境因素”作为他们购买电动化车辆的“首要”或“第二重要”的因素。

除了中国消费者之外,其他主要汽车市场消费者还将“可节省加油钱”作为购买电动化车辆的靠前因素。这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实际上并不那么在意电动化车辆省下来的“油钱”。

尤其值得一提是,仅有中国消费者将“提升驾驶体验”作为他们购买电动化车辆的“第二重要”因素。这与传统燃油车在拥堵路况下的糟糕顿挫体验有关。也从侧面说明了为什么中国车企喜欢着重宣传电动车“极致驾控”。

在“下一辆车购买哪种动力类型车”的调查中,该报告得出结论“韩国、中国、德国”选择下一辆车为纯电动车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23%、17%和15%。

报告指出,中国、德国、美国都有超过20%的受访者认为“续航里程焦虑”是最大因素。日本、韩国、印度消费者认为“充电基础设施缺乏”是阻碍纯电动车购买的最大因素。

由此延伸,另一项有趣的调查是“各国消费者认为单次充电续航达到多少才满意?”

美国消费者要求最高,期望值是518英里(约合834公里)。其次是韩国,期望值达到397英里(约合639公里)。而在上一个调查中对续航里程“十分看重”的中国消费者,却仅需258英里(415公里)的续航就感到满意。

中国车企或许可以从这项调查中获得一个启示——没有必要再为了提升续航而堆砌电池容量了。

潇湘晨报记者毛传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