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静待各国健儿显身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场地交付竞赛团队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团队380余名中外籍员工经过75天奋战,目前已全部完成赛道造雪、压雪塑形、安全防护、赛道冰状雪制作等工作,今天将场地交付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组委会竞赛团队。

“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

高山滑雪项目被称作“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共建设7条赛道,分别承担高山滑雪滑降、超级大回转、大回转、回转等11个小项的比赛,共计产生11块金牌。7条赛道全长9.2公里,最大垂直落差可达900米。这里是国内第一条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也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比赛场地之一。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包括竞速、竞技赛道及训练道、高山集散广场、媒体转播区、山顶平台出发区,竞速、竞技结束区等。“造雪工作将自上而下,从海拔2198米的出发区开始,由竞速训练道及技术道路的山顶区域开始,逐步向结束区方向推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控京奥山地运行负责人吕泓佑介绍,山地运行团队中外籍员工分两个班次全天24小时持续作业,投入使用造雪设备170台,造雪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造雪量约为120万立方米。

静待各国健儿显身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场地交付竞赛团队

造雪用水实现赛区内循环

造雪水源来自哪儿?如何确保雪质晶莹剔透?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用水主要由临近赛区的延庆区白河堡水库提供,另有佛峪口水库和官厅水库作为备用取水点,水源经赛区外泵站源源不断输送至赛区内海拔1050米塘坝,再通过1050泵站将水抽至海拔1290米的蓄水池,再由另外三座泵站最终将水供至赛区内所有造雪设备,就像跳远运动员“三级跳”一样。为了保证造雪质量,水源经过滤后可达到生活用水级的三类水质标准,这样造出来的雪会更加晶莹剔透。

此外,延庆赛区在建设规划、工程管理、生活利用等各方面都采取了节水措施,一方面,融雪水通过赛区内的沟道汇流收集到一座塘坝内,用于下一个雪季的造雪和平时赛区的绿化养护等,从而形成了造雪用水的内循环,最大限度节约保护水资源。另一方面,赛区内还建设了一座污水处理站。作为冬奥配套的市政工程设施,达标处理后的再生水可以用于道路浇洒、绿化、灌溉、厕所冲洗等,循环用水措施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静待各国健儿显身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场地交付竞赛团队

“冰状雪”赛道分为两种

高山滑雪比赛时选手最高时速能达到130-140公里/小时的滑行速度,如何保证雪道表面平整光滑,确保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处于相对完美状态,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采用的是“冰状雪”赛道,与大众雪场的雪道不同,这种赛道近似于冰面,硬度很高。“冰状雪”赛道又分为竞速赛道和竞技赛道,制作方法也不相同。

竞速赛道的制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先向雪道浇水,之后还要迅速将赛道压平,确保“冰状雪”层厚度一致,这时候雪层会自下而上形成一层冰壳,再去除表面浮雪,雪道看上去就像镜子一样光滑了;竞技赛道使用一种独特的Z字型注水器注水,整个过程不仅要保证雪道中每立方米的雪含水量相同,同时还需要每次移动的距离必须保持相同,从而保证整条雪道均匀注水且硬度相同、雪况一致。

静待各国健儿显身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场地交付竞赛团队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陈强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刘伟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