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对于一个文博爱好者来说,新年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答案或许五花八门,但对小编来说,有一个选择一直没有变过:

走最少的路,看最多的镇之宝!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遍布天南海北的镇馆之宝们

不过,镇馆之宝之所以是镇馆之宝,正是因为它们的贵重、稀少。往往跑一两个地方,也只能看到其中几件,甚至还有一些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在岗”。

想要一次性看到其中的大部分,真的可能吗?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答案当然是——可以!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绝对让你一饱眼福,不虚此行!

01

从《国家宝藏》到故宫大展

如果你是《国家宝藏》的终极粉丝,你一定还记得《国家宝藏》第三季最后的震撼。

来自全国近三十所参展博物馆的馆长们齐聚一堂,带着自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大家揭开《国家宝藏》文物特展的面纱。

如今,这个吊足了我们胃口的年度大战终于亮相故宫。

由故宫博物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何以中国”展,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近30家博物馆,每个博物馆都亮出了自己的看家宝物。

来自三星堆的青铜太阳轮、来自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简、来自良渚文化的玉琮……还有长信宫灯、金瓯永固杯、藏文《四部医典》等等。总之,原本分散在中国各地的130余件/套珍贵文物,暂时安家故宫文华殿。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展览现场 图源:微故宫

这些文物上起石器时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铜器、金银器、书画、古籍善本、印章等类别(受展厅环境限制,大部分纸质和丝织类文物为复制品)。

尤其值得说的是,展厅中的绝对“C位”,分别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浙江省博的玉琮和故宫的馆藏玉龙。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图源:故宫博物院

除了这些在《国家宝藏》三季中亮相的文物,还有一些博物馆,即使还没来得及上节目,也参加了本次特展。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来自安徽博物院的鄂君启金节和来自福建博物院的波斯孔雀蓝瓶

另外,视频最后出现的,由全国30个重要考古遗址的土壤汇成的“何以中国”厚土立方,也会参加此次展览,在故宫文华殿惊喜亮相!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文明如水 汇聚成“何以中国”的答案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图源:中国文物报

即使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河南、陕西部分博物馆的文物未能在开幕时展出,也会在将来,视情况在展期内补充参展。

02

展览剧透

这次的故宫大展,将中华文明比作源远流长的河流,以“源”“流”“汇”三个单元为主线。又在三个单元下各设三节,合为“九章”。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第一单元“源”,分为“天地之间”“生作在兹”“启蒙奠基”三节。展望中华文明兴起时的点点星火。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第二单元“流”,分为“血脉相依”“合舟共济”“休戚与共”三节。着眼于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文明的交流融合。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第三单元“汇”,分为“民本邦宁”“格物维新”“汇流澄鉴”三节。聚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中国智慧。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看了名单,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呢?

03

精彩文物抢先看

什么是中国?

这是《国家宝藏》用三季的时间一直在试图解答的问题。而这次的《何以中国》大展,算得上是三季以来,《国家宝藏》交上的一幅答卷。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国家宝藏》前两季海报

所有这些汇聚到展览中的文物,都是悠远的中华历史的代表,是属于中国的历史。

在此,我们也选择一些其中的精品文物,进行简要的介绍。

皿方罍

湖南省博物馆藏 商代

皿方罍是中国商代晚期铸造的青铜方罍,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

皿方罍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被称为“方罍之王”。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七璜组玉佩

河南博物院藏 西周

七璜联珠组玉佩由七件大小递增的玉璜由上到下,由小到大依次递增,各璜之间以左右对称的双排两行玛瑙与琉璃串珠连缀而成。

据考证,这组玉佩是西周虢国国君所用,是西周用玉礼制的真实体现。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图源:乐玩日志

杜虎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战国

杜虎符为战国时期至秦朝的文物,是大陆最早的兵符。

一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相合,即为“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孔子见老子画像石

山东博物馆藏 汉代

山东博物馆收藏的孔子见老子画像石,长方形,由多幅图组成,采用减地线刻技法,图像构图注重平面化表达,轮廓清晰,造型简洁,线条生动有力。

孔子见老子的画像石,镌刻了两位伟大先贤的友好会面,孔子面见老子,儒家遇见道家。也记录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的思想碰撞。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甲骨

殷墟博物馆藏 商代

甲骨,是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其上篆刻的文字是大陆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直接揭示着商代的存在。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图源:新华网

青铜太阳轮

三星堆博物馆藏 商代

青铜太阳轮,出土于三星堆,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被认为是古蜀先民太阳崇拜的见证。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青铜长剑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秦代

相比于前代,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硬度较高,剑身狭窄而长,穿刺能力较强。是大陆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军事实力的代表之一。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图源:行走的博物馆

鄂君启金节

安徽博物院藏 战国

战国时期青铜器,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商业、地理、符节制度、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以及楚王与封君的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实物。

“金节”用铜铸成,文字错金。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这种“车节”和“舟节”,迄今为止仅此一见,因而极为珍贵。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图源:合拍君

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馆藏 战国

又称商鞅量,是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代表着秦国的一升容积,是国家一级文物。

商鞅方升是中国度量衡史不可不提的标志性器物,是秦国统一度量衡的证据,也是战国至秦汉容量、长度单位量值赖以比较的标准。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云梦睡虎地秦简

湖北省博物馆藏 战国-秦

云梦秦简,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

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玉琮

浙江省博物馆藏 新石器时代

1986年出土于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重要特色。

玉被用来制作礼器,在祭祀的时候使用,以祈福避祸。这件玉琮重达6.5千克,是已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誉为“琮王”。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何尊

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西周

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

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唐三彩陶双鱼瓶

南京博物院藏 唐

双鱼瓶由黄、绿、白等多种色釉混合而成,宛若天边的晚霞绚丽多彩。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瓷器或者一个器物上出现了多种颜色,就会称为“多彩”或者“三彩”。“三彩”只是个虚数,唐三彩打破了唐代单色釉装饰瓷器的技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彩瓷。

双鱼相连寓意“连年有余”,与新年的气氛再合适不过。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花树状金步摇

辽宁省博物馆藏 晋代

步摇,历史久远,早在战国时期,就曾有“步摇”文字记录。

辽宁省内出土的“三燕”步摇饰品国内最多,依稀可见昔日女子摇曳多姿的风韵。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唐僧取经图瓷枕

广东省博物馆藏 元

“唐僧取经瓷枕”是磁州窑的代表作品。出现于元代,即《西游记》成书之前。

枕上画的唐僧取经故事,是留存到现在的有关唐僧取经题材的早期图像之一,与《西游记》中的形象尚有不同之处,是研究大陆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的成书过程的珍贵资料。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牛虎铜案

云南省博物馆藏 战国

案又称“俎”,是中国古代一种放置肉祭品的礼器。牛虎案就是用来放献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最重要的献祭。

牛虎铜案是云南的国宝级文物,也是神秘古滇国在世间的又一次亮相。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驿使图画像砖

甘肃省博物馆 魏晋

这幅《驿使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对后世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驿使图画像砖生动再现了距今1600多年前中国邮驿的情形,被认为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如今,它也是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波斯孔雀蓝釉陶瓶

福建博物院藏 五代十国

“波斯孔雀蓝釉陶瓶”是大陆最早发现的孔雀蓝釉类器物,与古代西亚波斯地区的伊斯兰式陶瓶相似度极高。

学界认为,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陶瓶很可能是通过海外贸易来到福州,印证了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鹿王本生图(复制)

敦煌研究院 北魏

《鹿王本生图》是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时期的壁画,是大陆古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童年回忆“九色鹿”的由来。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临摹版本

辽鹿衔草纹鎏金银马饰

内蒙古博物院藏 辽

鹿衔草纹鎏金银马饰具由多个部件组成,虽然是少数民族的马饰,却与唐代马具如出一辙。

是契丹民族鞍马文化、手工艺制作的代表,也是文化交流的实证。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长信宫灯

河北博物院藏 汉代

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长信宫灯分为头、身、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可以任意拆卸。

灯上刻有“长信尚浴”“阳信家”等铭文9处共65字。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灯中首屈一指。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颜氏家庙碑拓片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唐

《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 ,作者是颜真卿,被称作“中国楷书之丰碑”。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颜氏家庙碑,本次展出的是拓片

藏文《四部医典》

布达拉宫藏 唐

《四部医典》是一部集藏医药医疗实践和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学术权威工具书,被誉为藏医药百科全书,为藏医药学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根本的一套理论体系。

2018年6月,《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商周十供

孔子博物馆藏 商/周

商周十供,亦称“商周十器”,计有:木工鼎、册卣、牺尊、亚尊、伯彝、蟠夔敦、宝簠、饕餮甗、夔凤豆、四足鬲。

原为宫廷所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是乾隆皇帝御赐孔庙的传世瑰宝,也是传统礼制的代表之一。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金瓯永固杯

故宫博物院 清

制作金瓯永固杯,是大清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造宝计划。其制作时间之长,工序之繁、艺技之精,动用人工之广,帝王重视程度之高,在中国造宝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

也正是因此,它堪称清代镇国之宝,是大陆传统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巅峰。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南宋天文图碑拓片

苏州碑刻博物馆藏 南宋

南宋时期的石刻,碑分星图与图说两部分,星图根据元丰年间的星象观测结果绘制,几乎囊括了宋以前中国所有天文知识。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图源:苏州碑刻博物馆

微缩明式家具

苏州博物馆藏 明

1966年,明代内阁首辅王锡爵的夫妻合葬墓重现人世,墓内发现五件微缩明式家具,其中包括了拔步床、小木桌、小木椅、衣架以及脸盆架。

微缩明式家具以线条为主,并以一定的比例缩小,比例十分准确,将明式家具简约大方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是明代文人理想和审美的承载,也是我们研究明代家具的重要实物史料。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汉代

1995年出土于民丰县尼雅遗址。以红、黄、蓝、白、绿五色丝线绣制而成,上面绣有孔雀、仙鹤、辟邪、虎等这些祥禽瑞兽,上方和下方分别用汉隶书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字样。

彩锦的形式和内容体现了五行学说,是汉代五行哲学思想兴盛在艺术创作中的典型体现。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后蜀残石经

四川博物院藏 五代十国

蜀石经通称“广政石经”。五代十国时后蜀始刻,前后历时近200年。又名孟蜀石经、广政石经、石室十三经。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只刊刻了七部儒家石经,后蜀石经是这些石经中字数最多、刊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也因此被学者誉为“冠天下而垂无穷”。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 观展小贴士 -

2022年故宫开年大展《何以中国》来了!30+博物馆镇馆之宝一网打尽!

展览名称:何以中国

展览时间:2022年1月26日—2022年5月6日

展览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

展览简介: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视作一条大河,将文明的起源、传承、发展比拟于河水的源、流、汇。以“源”“流”“汇”三个单元,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阐发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概括而鲜明地呈示华夏大地何以中国。

开放时间:

旺季(4.1-10.31)8:30-17:00(16:10停止入馆)

淡季(11.1-次年3.31)8:30-16:30(15:40停止入馆)

除法定节假日外,全年实行周一全天闭馆的措施

(春节假期,故宫于正月初一到初三开馆3天,除夕当天、正月初四到初六闭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