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谁说热带人民就不能参与冬奥会?|B面冬奥

谁说热带人民就不能参与冬奥会?|B面冬奥

四个从来没有体验过零下25度是什么感受的牙买加小伙,在没有冰雪的环境中训练了三个月,然后代表国家踏上了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奥运会的征程——这群来自热带国家的运动员不仅成为牙买加的第一支冬奥队,而且是第一支参加冬奥会的全黑人队伍。

谁说热带人民就不能参与冬奥会?|B面冬奥

▲1988年代表牙买加参赛雪车项目的运动员。

他们参加的项目是四人雪车,一辆雪车的平均重量为170至225公斤,在起步时必须依靠运动员在很短的距离内快速推动雪车前行。所以很多短跑运动员会跨项到这个运动,短跑著称的牙买加运动员也是这个思路。

在那届比赛中,牙买加队并没能上演一个underdog逆袭的故事。由于训练期太短,加上对赛道不熟悉,高速行进中的雪车在转弯时失控,牙买加选手的第一次冬奥之旅最后以翻车告终。

谁说热带人民就不能参与冬奥会?|B面冬奥

▲牙买加选手的第一次冬奥之旅最后以翻车告终。

不过热带选手能够参加冬奥会依然轰动一时,当时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都在为他们欢呼加油。1993年迪斯尼还将其改编成了电影《冰上轻驰》。

谁说热带人民就不能参与冬奥会?|B面冬奥

▲电影《冰上轻驰》。

如今登陆冬奥会赛场上的热带国家不断增加。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加勒比海的岛国海地和中东的沙特阿拉伯将首次参加冬奥会,后者的参赛也标志着海湾国家首次派出代表国参加冬奥会。而四年前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则有厄瓜多尔、厄立特里亚、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和新加坡等五个热带国家首次出现在奥运赛场。

气候条件是阻挠热带国家选手参与冬季项目训练的一大障碍,因此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大多都是在国外出生,或者在外接受过训练。不过还是有一些运动员不得不克服当地的条件,在旱地进行训练。

比如在疫情期间,身在牙买加的雪车队成员Shanwayne Stephens和Nimroy Turgott就想了个办法——推着一辆Mini Cooper在街道上前行,这成了他们训练的一部分。

谁说热带人民就不能参与冬奥会?|B面冬奥

“我们想向世界展示,牙买加仍然可以在冬季运动中竞争,虽然我们是加勒比地区的一个岛屿,”Turgott告诉Insider,“但是我们想向世界展示我们的能力。”

今年牙买加将派出包括9名运动员在内的20人代表团,参加四人雪车、男子双人雪车、女子单人雪车、男子高山滑雪等4个竞赛项目,这也是牙买加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冬奥会。其中被人津津乐道梦回1988的四人雪车则是牙买加时隔24年再次获得参赛资格。

谁说热带人民就不能参与冬奥会?|B面冬奥

2018年首次参加冬奥会的尼日利亚同样参与的是雪车项目,这个赤道国家由此成为了第一个参加该项目的非洲国家。不过几位参赛队员并不出生在尼日利亚,属于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了解到非洲国家几乎没有派队参与过雪车和雪橇项目,这些田径好手们开始转型,将视线投向了冬季运动。

谁说热带人民就不能参与冬奥会?|B面冬奥

▲平昌冬奥会前夕,尼日利亚选手Seun Adigunand和Ngozi Onwumere 模拟雪车在休斯顿的一个田径场上训练,她们都由短跑选手转型而来。

就雪车和雪橇这几项竞速项目而言,虽然和短跑能力强相关没错,但运动员中途跨项转型并没有那么容易。钢架雪车的时速动辄超过130km/h,对运动员来说,可谓是要克服极大的内心恐惧。任何不合理的动作不仅会导致速度下降,还有可能酿成事故。比如大陆短跑运动员张培萌曾在百米项目中跑出10秒整的佳绩,转项钢架雪车项目后,在2019年的一次训练中发生翻车,一度失去意识。

跨项选手的突破也在发生。今年1月在德国举行的雪车和钢架雪车欧洲杯上,曾于2018年奥运会代表尼日利亚参赛的Simidele Adeagbo成为第一个赢得国际钢架雪车冠军的非洲人,无论男女。当时赛会甚至没有为颁奖仪式准备尼日利亚国旗和国歌,好在Adeagbo自带了国旗。

但是,即使今年黑人参赛人数增加,冬季运动的高成本仍然是阻碍非洲和中南美运动员参加滑雪或雪橇等冬季运动的一个因素。比如一架雪车的成本约为5万美元。对于牙买加和非洲等国来说,这样的金额可能会让人望而却步。2014年,牙买加依靠粉丝的捐款凑齐了索契奥运会参赛所需的8万美元资金。尼日利亚女子雪车运动员塞温·阿迪贡(Seun Adigun)也曾于平昌冬奥会前夕在 GoFundMe 网站上发起众筹,寻求7.5万美元的资助。

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热带国家赢得过冬奥会奖牌。

这次会有突破吗?

声明:本文由懒熊体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