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深圳放宽市场准入,涉及深港澳保险、医疗、交通、通信等领域

深圳放宽市场准入,涉及深港澳保险、医疗、交通、通信等领域

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下称《意见》),推出科技、金融、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其他共六大领域24条放宽市场准入的特别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蒋毅在当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密切关注每一条特别措施实施中的进展成效和存在问题,会同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推动,各部门与深圳市加强上下联动,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就曾明确提出,要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互联

深港澳市场互联互通

深圳继续发挥大湾区建设的引擎作用

在深港澳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意见》涵盖了金融、医疗、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市场互通政策。

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覃伟中表示,这些相关政策将有助于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引擎作用,进一步强化深港澳更紧密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方面发挥更突出作用。

具体来看,在金融投资领域,《意见》指出,在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方面,要推动深圳与港澳地区建立有关资金互通、市场互联机制,试点在深圳公立医院开通港澳保险直接结算服务并允许报销使用境外药品。

下放深圳受理港澳服务提供者来深办医审批权限,进一步优化港澳独资、合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审批流程。支持在深圳开业的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

在交通运输领域,放宽航空领域准入限制。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空域管理试点,加强粤港澳三地低空飞行管理协同。探索粤港澳三地空域管理和空管运行协同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大湾区空域使用效益。

支持深港澳三地通信运营商创新通信产品,降低漫游通信资费。

创新

多领域成立专门业务中心

统一归集信息,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意见》在多个细分领域,支持成立专门的业务中心,统一归集信息,对接多项市场标准,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在先进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领域,《意见》提出,支持深圳组建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积极鼓励、引导全球知名基础电子元器件和芯片公司及上下游企业依托中心开展销售、采购、品牌展示、软体方案研发、应用设计、售后服务、人员培训等。

研究设立数据要素交易场所,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信息权益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技术标准。在优化先进技术应用市场准入环境方面,设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

在医药健康领域,《意见》提出,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建立深圳电子处方中心,并对接互联网医院、深圳医疗机构处方系统、各类处方药销售平台、广东省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支付结算机构、商业类保险机构,实现处方相关信息统一归集及处方药购买、信息安全认证、医保结算等事项“一网通办”。

放宽

多主体准入市场

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意见》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多个细分领域鼓励多主体参与,创新商业模式,提升市场效率,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意见》指出,支持引导电网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电池制造及运营、交通、地产、物业等相关领域企业按照市场化方式组建投资建设运营公司,鼓励创新方式开展各类业务合作,提高充换电业务运营效率。

在医药健康领域,允许采信符合标准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报告。推广真实世界数据应用,重点覆盖临床急需、罕见病治疗、AI医疗算法、精准医疗、中医药等领域的临床评价,进一步加快新产品上市进程。

在教育文化领域,允许内资企业或中国公民等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支持深圳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深圳建设国际化网络直播电商服务平台。

此外,在其他重点领域方面,《意见》还在珠宝玉石、通信、检验检测、城市更新、养老托育等行业提出了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的鼓励政策。

综合:南都记者 王诗琪 实习生 罗紫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