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各个房车媒体评论区里,经常看到“这车如果这样改(省略100字)一定大卖!”这种留言,说得斩钉截铁,但实际并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

比如这车加个四驱一定大卖,这车加个自动挡一定大卖,加个某某配置一定大卖……类似需求不一而足,你说你提需求就提需求呗,总挂个“一定大卖”是啥逻辑?

想起某个脱口秀里的经典桥段,只要听到那句“你放心不是我跟你吹”,那后面的话就不用听了。这个“一定大卖”跟“你放心不是我跟你吹”是一个道理,让人很难放心。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以车底盘为例,真有厂家按照用户说的改吧,用过一两年甚至两三年的努力,做匹配做标定过各种认证花了足够多的银子,三年以后终于上市售卖了,然后你就会发现当初“一定大卖”的那帮人早就不知道去哪了,市场也不会因为你加了东西而买单,可能千八百万甚至大几千万的投入在用户眼里是理所应当的,是应该免费的,不免费怎么大卖?这冲突的逻辑估计能让造车的人一口老血直接含恨而终了。

所以,车越做越烂,而不是深度开发,是有原因的。开发付出的成本,没有市场买单。底盘市场是如此,上装市场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些年了,房车市场底盘来来回回还是那老三样,为啥?市场不香么?确实不香!因为房车市场各种稀奇古怪的需求太多,本身就是个低频的高客单价的生意,越是在这市场摸爬滚打的厂商,越不会听取普通用户的一丁点建议……

这话说来挺残酷的,估计有些杠精又要拎起键盘冲过来了,但别冲错地方,这里是自媒体频道,有事儿找厂商说去。我这只是就事论事!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厂商不听客户建议,主要源于大家不是站在同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沟通成本过高的情况下,选择不沟通你也不能说他有什么错。无非是把一些自以为是用户但却很难成为用户的意向用户拒之门外而已,这句话说起来挺绕口……

作为自媒体,每天看用户评论是必要功课,张嘴4驱闭嘴自动挡的,基本我就知道这位用户暂时与房车无缘了, 早些年我会简单地去解释为啥这玩意实现不了,后来发现没啥用,这市场不是你跟一个意向用户解释就能说明白的。现在我与用户解释的方法简单粗暴,四驱自动挡看看进口福特,一百多万起,直接价格劝退,特别有效!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咱们国内缺少合适车型,更缺稍微懂点车的人!你看看纯玩四驱越野的人有几个买自行式房车的,不仅仅是因为没合适底盘,因为他知道房车这种东西如果想住着舒服,大水大电各种配套设施往车上一堆,就不用考虑什么越野的事儿,下非铺装路面都容易回不来,这谁说它能越野不是扯呢么。对于纯玩户外越野的,皮卡拉个房箱都是高负重了,他们走的路,普通房车根本没法去。

说简单点,玩房车是玩房车,玩越野是玩越野,虽然都是户外,但确实是两码事!

按照部分用户的想法,是个车都应该配个四驱,当然,这个用户大概率也没下过非铺装路面,更不懂越野车那种玩2天修5天的玩法,就是单纯的觉得这东西应该有……哪能说啥呢,要么他自己醒悟,要么就提高预算从上百万的进口福特4驱开始看起(4驱斯宾特都没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再进来),一直看到大几百玩的锐野德野,然后对着屏幕骂街呗,这玩意真他娘的贵!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很多做房车改装的,其实是挑客户的,如果聊两句发现不是自己的目标群体,他跟你聊都不聊,怕耽误时间。特别是做越野房车改装的,更是有性格,因为他本身可能就是越野玩家,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聊天他也选择确实是个玩越野的懂车的聊,普通用户恕不接待。

这就是房车改装这个市场诡异的地方,本来就小众,还挑客户!

刨开非要四驱越野的客户,单说房车改装,房车上装各种工艺、各种配套,真的是门学问,技术上各家厂子还特别喜欢拉踩,总说自家用的东西多牛,自家技术如何成熟,其他厂家都是垃圾,对行业发展一点正面积极的推动都没有,就是简单粗暴的作坊式营销。厂家不成熟,用户更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拿个广告说辞当真事听的用户也真是太多了!更可怕的还有总想融合几家技术的老车友,总想来个行业大统一,把所有技术融合到一台车上,这种的厂家销售看到要么放弃,要么骗!而且这类所谓老车友真买了车,售后维权各种事太多,大部分厂子避之不及,哪有可能倾听这种用户需求……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现在主流厂家也想明白了,什么用户需求,不理会!非标定制车型,能少接就少接,能不接就不接,就是标标准准做车,新技术新配套等刚进行业的小厂试完再说!小厂卖火了大中型厂子就跟进,合着整个行业技术进步,反而要靠小厂或者个人用户来推动?这也是这个行业的不成熟之处。

至于普通用户需求,这么说吧,很多用户喜欢在网上评论区指点江山,提出一堆合理或者不合理的意见或者建议,但讲真,你写再多字也没用,大部分厂商会选择不听不看,因为没法沟通,沟通成本太高了。真想了解房车的用户,最好的沟通方式是找个靠谱点的房车销售,而不是网上发牢骚,特别是“一定大卖”的用户,真的就不是用户!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最后再劝一下想做个性化定制的读者一句,现在房车管理政策越来越严格,早几年让随便改的时候你没改,现在也别天天画图了,没用的!大部分厂家已经完全不接非标单了,你能改的也就是个家具颜色,地板革颜色,以及一些小的配置。布局什么的基本没几个厂家会给你做改动了,晚了!

真是因为政策限制不能改了么?是,但也不是!政策限制通过拓展公告就能解决,再不济为你一台车上个公告都行,只要你舍得掏钱,有啥不能谈的,都是买卖!但就怕遇到不懂又啥都要的用户,做车的也难受,以后这用户拿到车要么骂街要么马上就把这车扔到二手市场坑下家!这就是用户定制车型不靠谱的地方,每一个想做非标定制单的用户,都觉得他们比厂子更了解这车该怎么改,如果不是“高端定制”给足了预算,对于厂家而言,这样的订单真是不要也罢……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如何能让用户知道什么是合理适度的改装?什么是法律法规允许的改装?什么是稳定的改装?这是一个需要知识普及的过程。

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就在于把大家对一件事物的理解拉到一个层面来,这样才能建立有效的沟通。

而房车厂家,大部分没什么可能把精力浪费在“知识普及”上,在房车媒体越来越向着广告媒体靠拢的当下,这种从正面了解到正确知识的渠道,已经快让房车制造厂商自己给堵死了。让媒体帮着拍视频宣传产品,在房车厂商眼里,房车媒体不过是获客渠道罢了!随着自媒体门槛越来越低,很多厂家也都自己雇人养自己媒体号来紧锣密鼓地宣传,只负责销售而不负责培养市场的短视行为,注定这个市场做不大……

与用户沟通?厂家觉得没必要,因为不是准用户!

普及正确的房车知识?厂家也觉得没必要,因为反正又不是自己用车!

对于大部分厂家而言,用户要啥配置就给他往上堆,要啥布局要得多了就开发,反正就是收割存量市场的游戏罢了。

逼得用户天天去看各种房车旅行自媒体来获取房车知识,希望能从老车友身上寻求到怎么买房车最合理的答案,殊不知很多自媒体博主自己都买错车了,这不是跟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么?还有很多房车旅行媒体博主转身投身房车行业,对行业没啥了解对产品也不熟悉,但也都敢开始明着暗着地开始卖车了……粉丝经济真是好,买对买错反正都不追求啥复购率的,逮着一个算一个吧!这或许是厂家想看到的吧?但,这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房车市场的培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这个行业的厂家几乎没有在培育市场上花过太多心思。对于规模小一点的厂家而言,用户的声音过于喧杂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听,因为没精力,然后就是不断的模仿不断的跟进,做个筋疲力尽的追随者。但对于行业龙头的厂商,不注重市场正向培养,天天不是搞噱头就是搞垄断,甚至也把媒体当成获客渠道,而不是让他们协同传播正确的房车理念与正确的购买房车常识,这种行业龙头,你不做也罢了!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听说过各个厂家搞团购的,拉用户进厂子买车搞得不亦乐乎!但正儿八经把准意向客户拉在一起,不以卖车为目的的纯知识分享会,也就只有21世纪与路程网在自家房车展会上搞过了,而这种真正给纯车友做的正向知识分享,又有几个人会去听呢?

如果每个厂家,能把每年广宣的侧重点稍微转一转,大家真能齐心协力,把更多靠谱一点的房车基础知识作为洒向市场的种子,这市场还能再好一点。

如果真有中间机构,能把“普及房车基础知识”这事做明白,真的做成厂家与用户沟通的桥梁,相信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用户吐槽了,最起码不会像现在这样,畸形市场,你骂你的,我造我的,没有方向的时候找个市场热门的产品抄一抄!

房车厂为啥不听取用户意见?3000个字说明白,太短视不培养市场呗

天天瞎出主意说“一定大卖”的肯定不是准客户,不站在整个市场看待问题的厂商也不是什么好厂商!一团浆糊……

不把“什么是房车”的基础知识普及给普通用户,这行业,终究是个小众买卖!

以上,第一房车深夜吐槽,对房车感兴趣的朋友,点个关注再走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