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明解放了农奴,却在一次街头袭击中丧生,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如此被人憎恨

亚历山大二世的性格矛盾,在自由派和保守派政策之间摇摆不定,他的许多改革措施和个人悲剧都对后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最重要的改革是1861年解放了俄罗斯农奴。他在根深蒂固的政党中度过了四年,保守派和贵族坚持反对,因为他们不想失去数千万免费劳动力。但亚历山大坚持认为:"最好从上到下禁止农奴制,而不是等待它自下而上地被推翻。"

明明解放了农奴,却在一次街头袭击中丧生,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如此被人憎恨

亚历山大二世的肖像,创作于1855年

1861年2月19日颁布了农奴解放法令,沙皇大放异彩,2300万农奴获释。这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他们可以自由移动,结婚生子,并在未经主人许可的情况下拥有自己的土地。亚历山大的措施为他赢得了"沙皇的解放者"的称号,但最终结果与残酷的农奴制一样可怕。国家把钱借给失去劳动的土地所有者,地主把钱分给农奴,这样他们就可以买地。然而,由于还款条件苛刻,许多自由农奴最终陷入贫困;虽然起初每个人都为农奴的解放鼓掌,但自由主义者很快就开始批评政策的弊病,而保守派和贵族则对失去权力和财政保障感到不满。

明明解放了农奴,却在一次街头袭击中丧生,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如此被人憎恨

一幅描绘农奴在1861年学习解放系统的画作

亚历山大二世的外交政策同样摇摆不定,令人费解。1867年,由于担心英国入侵,他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并于1872年加入了三帝国联盟,与德国和奥匈帝国结盟。他对邻居的态度也是反复无常的。1863年,亚历山大授予属于俄罗斯的芬兰大公更多的自治权:它可以建立自己的议会,发行货币,并促进芬兰语的使用。另一方面,波兰仍然是俄罗斯方面的一根刺,波兰民族主义者经常公开起义,反对征服尼古拉斯一世.1863年1月华沙爆发武装斗争,当时游击队炸毁了桥梁,切断了电报线并杀死了数十名俄罗斯官员。俄国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镇压叛乱,惩罚严厉:数千人被处决或流放到西伯利亚,波兰失去了最后的独立点,甚至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波兰语。

俄罗斯最大的外交失误是与奥斯曼帝国的短暂战斗。1876年,当奥斯曼帝国控制的保加利亚奋起反抗土耳其并被镇压时,俄罗斯公众对东正教的困境感到愤怒。这种强烈的宗教诉求最终说服了亚历山大,他于1877年4月向奥斯曼帝国宣战。俄罗斯在战争中的胜利,在付出了20万伤亡的代价后,将保加利亚人从土耳其人手中解放出来,在随后的和平谈判中已经结束。在柏林会议上,欧洲列强担心俄罗斯的胜利会让它在巴尔干地区立足,于是联手迫使亚历山大二世接受限制俄罗斯扩大势力范围的条款。

明明解放了农奴,却在一次街头袭击中丧生,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如此被人憎恨

亚历山大二世 1878年左右

随着战争接近尾声,反对亚历山大统治的呼声越来越高。保罗一世和尼古拉一世都倾向于与外界保持距离,但亚历山大二世愿意亲近人民。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他会和一个副手一起在圣彼得堡的夏日花园散步。1866年4月,年轻学生德米特里·卡拉科佐夫试图暗杀沙皇。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沙皇推动自由主义改革却产生了相反的效果。亚历山大感到困惑:他一次又一次地屈服,以换取仇恨和嘲笑。保守派对此深恶痛绝,而自由派则想要自治和更开放的社会。在恐怖主义的威胁下,亚历山大开始恢复旧制度:"Ochlana"秘密警察压制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言行,审查机构对报纸实施严格控制,自由派顾问和部长发现自己被保守派取代,一个新的军事法庭开始起诉可疑的持不同政见者。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只会加剧社会的负面情绪。愤怒的学生、工人和潜在的革命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决心诉诸武力推翻现有的秩序。

1881 年 3 月 1 日星期日下午,他悠闲地坐在他的装甲车厢里,这辆车厢正沿着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运河行驶,这时人民党成员尼古拉·雷萨科夫冲了出去,向空中投掷炸弹。一道火光闪过,马车被炸得四分五裂,受惊的马匹跑开了,受伤的皇家卫队倒在了白雪皑皑的路堤上。令人驚訝的是,沙皇毫髮無傷地從馬車上站起來,卻被嚇壞了。受伤的军官对他喊道:"感谢上帝,你还活着!""

明明解放了农奴,却在一次街头袭击中丧生,为什么亚历山大二世如此被人憎恨

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这时,人群大喊:"谢天谢地,现在还为时过早!学生伊格纳蒂·格里涅维奇冲了出去,向沙皇的脚下投下了第二枚炸弹。街道的窗户被打碎,人行道被炸成碎片,人们发出了痛苦的呼喊声。烟雾消散了,只见亚历山大二世靠在栏杆上,一条腿在膝盖以下,另一条血模糊不清。亚历山大的脸和腹部的许多伤口渗出鲜血,他周围的雪变成了深红色。他用力低声说:"回王宫去......我要死在宫殿里。"

抬着沙皇的雪橇回到冬宫,他的亲戚也赶到现场。一个小时,他们痛苦地看着忙碌的医生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进行救援。亚历山大的眼睛茫然地望着前方,直到最后他沾满鲜血的手猛地一甩。

(资料来源:俄罗斯帝国的兴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