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朝大将蒙恬究竟戍边多少年?有哪些历史功绩呢?

作者:梦想视角

若单从史记对于蒙恬的记录来看,其戍边时间长达十余年,而从奠定其历史地位的北击匈奴到被毒杀不到六年!

秦朝大将蒙恬究竟戍边多少年?有哪些历史功绩呢?

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载: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於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於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上郡(今陕西榆林)最早为战国时期魏文侯所置(即公元前446-公元前396年间),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献上郡15县于秦,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被称为秦国第一边郡,一直都有重将守御。

秦朝大将蒙恬究竟戍边多少年?有哪些历史功绩呢?

秦国地图

『亡秦者胡』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谶语了。据说此“胡”乃指一个人,那就是秦始皇之子胡亥,而秦始皇认为是北边的胡人,也就是匈奴。

蒙恬戍边·北击匈奴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 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于是,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击退匈奴七百多里,夺取了匈奴河南(今黄河河套西北)地。

秦朝大将蒙恬究竟戍边多少年?有哪些历史功绩呢?

蒙恬被杀

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载: “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 良久,徐曰: “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恬之罪也。” 乃吞药自杀。”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

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即位后,听信赵高之言,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秦朝大将蒙恬究竟戍边多少年?有哪些历史功绩呢?

蒙恬之功

单就蒙恬的战功来说,有三:

  • 破齐国:前221年(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因破齐有功,得封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
  • 北击匈奴:夺取了匈奴河南(今黄河河套西北)地。
  • 夺河北地:夺取了被匈奴控制的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阳山(今内蒙古狼山)、北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大青山以西地区)等地。

当然,蒙恬的历史地位不仅仅是由战功奠基的,还有如下历史功绩:

  • 蒙恬笔:
《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 “蒙恬造笔。” 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 “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蒙恬在外带兵作战,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始皇,但当时都是用竹签蘸墨书写,很不方便。传说一次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于是毛笔诞生。蒙恬制作的毛笔被称之为蒙恬笔,后世亦尊蒙恬为笔祖。

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但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

  • 蒙恬筝
汉代应劭著《风俗通》载: “仅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但这个记载,被很多史书所质疑,比如在中国的第一部纪传通史的《史记·蒙恬列传》中,并没有蒙恬造筝的记载。所以此说法是存疑的。

  • 精修秦道

蒙恬受始皇帝派遣,修筑天下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

  • 修造长城

蒙恬主持修筑了西起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长达五千多公里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

秦朝大将蒙恬究竟戍边多少年?有哪些历史功绩呢?

长城利用地形,藉着天险,设置要塞,有力地遏制了匈奴的南进,使得匈奴铁蹄望城兴叹,北方百姓安居乐业。

  • 开发西北

收复河套以南地区以后,蒙恬奉始皇帝之命,临黄河筑建了44个县城,其中包括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西南的富平县和今盐池县境内的富平县境内的衍县等县城,迁移内地的百姓到今宁夏、内蒙古等河套地区居住,实行屯田,这使得西北地区,包括宁夏平原地区,第一次得到开发。

因此,蒙恬被称为大陆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结语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蒙恬将军驻守上郡十余年,威震匈奴,受到始皇帝的推崇和信任。大将蒙恬,太子扶苏,秦国的两棵参天大树,生前驻守上郡,倒下长眠绥德。其戍边驱虏、安定边疆的功绩必为后人所敬。

欢迎关注“梦想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