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依山而建“穿越古今” 动静之间体验速度与激情

每到岁末年初,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常是一片银装素裹。从技术楼三层的玻璃幕墙远远望去,洁白的赛道跟随山势蜿蜒起伏,赛道前方的靶场静静伏卧地面,一动一静掩映于白雪之中,美不胜收。

在场馆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团队人员不仅要兼顾滑雪和射击的运动特点,同时也要统筹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两个奥运的赛事需求。在经过将近5年的建设完善之后,最终呈现出目前国内最好的冬季两项赛场。

如今,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着赛时上演精彩的“雪中狩猎”。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依山而建“穿越古今” 动静之间体验速度与激情

设计/王丹丹

(一)在这里滑行,经历一场从现代到古代的穿越

冬季两项是一项古老的雪上竞赛项目,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越野滑雪和射击两个项目结合在一起,考验运动员“动静转换”的能力。

由于包含滑雪和射击两个环节,冬季两项赛场的选址尤为关键。其中,越野滑雪对坡度和曲线精度有极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一片开阔的场地来满足靶场和处罚圈的建设。

据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介绍,2015年,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的专家们在河北、北京一带经过无数次的踏勘,才在张家口崇礼区的古杨树东北侧山谷找到一处既有山地地形、又有平坦地势的场地。

东西狭长,赛道分布在山谷的南北两侧,分别为竞赛赛道、训练赛道以及冬残奥会竞赛赛道,中间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是核心区,分布着靶场、处罚圈、起终点区以及技术楼。

虽然没有参与最初的踏勘踩点,但陈国徽十分理解其中的不易。“早期踏勘交通不便,尤其到了山区,山路也不好走,很多时候为了收集数据和影像资料,专家们要爬到关键的踏勘点位,十分辛苦。”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依山而建“穿越古今” 动静之间体验速度与激情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

在选址过程中,专家们欣喜地发现古杨树山谷正好处于古长城的掩映之下。随着2020年古杨树场馆群的建成,从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向西望去,冬奥标志性建筑“雪如意”屹立山巅,东侧古长城遗址横卧山峦。这两处地标的点缀,使得本就具备天然优势的地理位置显得更加得天独厚。运动员从核心区出发后,穿过蜿蜒曲折的赛道,进入靶场进行射击,将在一派北国风光中竞夺奥运荣誉。

“‘雪如意’是现代地标,长城遗址是古代地标,那么运动员从出发到最远的运动赛道,恰恰是经历了一次从现代地标到古代地标的穿越。” 2008年陈国徽曾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如今成为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者,见证并参与到“双奥”之中,他的奥运情怀更加深厚,他希望国内外运动员都能在这里感受中华文化,享受奥运精神。

(二)赛道为古树转弯,自然环境与人工巧思的鼓瑟和鸣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依山而建,群山之间树木葱茏。为了最大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工作人员们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下足了工夫。

为了保护树木而“微调”赛道,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是常有的事儿。

据陈国徽介绍,在建设中发现有13棵桦树与赛道重合,为了保护这些树木,赛道设计方案一变再变,最终把树的位置变成了一条拍摄雪道;还有一次,为了保留靶场北侧山体上的一棵大树,特意把赛道改成了弯道。

看似“微调”,但赛道之下的布线、造雪、照明等工作也需要相应调整。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竞赛赛道总长8.7公里,建设体量本就庞大,工作人员常常需要在极寒天气下完成施工任务。

除保护树木外,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同样重视对山体的保护。

在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道远端有5个景观湖。“这5个景观湖并不是原始的自然湖泊,而是我们通过对赛道的地形考量以及造雪用水的评估,设计的5个可以储水的人工湖泊。”

一般而言,每个雪场都会规划蓄水池,通过搜集天然降水和雪融水用于人工造雪。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依山而建“穿越古今” 动静之间体验速度与激情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

考虑到蓄水池的施工过程会对山体造成破坏,设计团队没有把蓄水池规划在山坡上,而是以山谷两侧的赛道为区隔,将一个大型蓄水池分割成若干个小的蓄水池,这就形成了穿插于赛道之间的景观湖泊,既满足了造雪需求,保护了山体环境,也为群山环绕的场馆增添了灵动之美。

在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巧妙融合下,这座场馆将呈现出林海穿行、山间狩猎的独特魅力。

(三)无障碍服务细致入微,助力畅行“冬两”

由于承担着冬残奥会的比赛任务,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无障碍设施处处体现着温暖与关怀。

冬残奥运动员分为坐姿、站姿和视觉障碍运动员3种。在规划之初,场馆就考虑了无障碍建设的内容,包括出入口、电梯、坡道、卫生间、更衣间和无障碍标识系统等方面。

据古杨树场馆群无障碍设施经理梁晓东介绍,为达到无障碍标准,工作人员会带着轮椅一个个去测试体验,包括门的宽度、扶手的高度、镜子安装的角度等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此外,也会邀请一些残疾人运动员和无障碍专家前来体验。

古杨树场馆群无障碍设施的亮点之一,是位于此处的“C”字形漫步大道 ——“冰玉环”。

“冰玉环”是一座连接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山地转播中心与技术官员酒店的高架人行通道,能够为来往于古杨树场馆群主入口和各个竞赛场馆之间的观众提供便捷。

据梁晓东介绍,“冰玉环”设计之初有五座电梯,观众可以乘电梯到达“冰玉环”,并进入各个场馆,是能够满足赛时需求的。但为了分解电梯的运量,更好地为有需求的人服务,后来又在玉环路的一座电梯旁边修建了一条110米长的无障碍通道。建成后的坡道不仅作为无障碍通道使用,还可以作为应急通道。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依山而建“穿越古今” 动静之间体验速度与激情

古杨树场馆群无障碍设施经理梁晓东

如今,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已经非常完善。运动员赛道、热身区都设置了相应的无障碍设施。观众可以通过无障碍坡道从“冰玉环”到达场馆,或者乘坐无障碍电梯到达看台区。技术楼每层都有至少一个无障碍卫生间。

“我们要创造一个尊重、包容、实用的无障碍环境,让每一个有需求的人畅行无阻。”梁晓东说。

(四)可持续场馆,静待专业人士与游客的到来

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到了赛后利用的问题。

场馆内的临时建筑,如安保综合区、运动员综合区等采用了可持续材料,赛后可以随时拆卸,进行循环利用。赛道利用方面,在满足体育专项训练和赛事需求的同时,场馆还将打造培训、冰雪体验和娱乐项目。

“京张高铁实现了北京市内、北京市延庆区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贯通,赛后我们会开展户外项目来增强这里的娱乐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陈国徽对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后发展充满期待。

文/李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