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天增岁月人增寿

文|蒙山樵夫

青未了|天增岁月人增寿

今天是2022年1月26日,农历辛丑年腊月二十四日。老家人忙年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今年除夕日是辛丑年腊月二十九,老家人有句话“忙得没年三十了”。进入腊月尾,家家户户紧张地忙起年来了。准备过年的菜品,串门走亲戚。我在老家过年,有两位兄长忙乎,我得以抽出余暇,弄几篇过年的小文,烘托一下过年的气氛。也算为忙年发挥自己的特长吧。

青未了|天增岁月人增寿

在漫长的农耕时期,忙碌了一年的中国人,春耕夏种秋收冬藏。所有的农事活动皆已完成,到了这个月份,开始准备新年的活动了。典籍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给谁“报功”呢?当然是报给天地神灵、列祖列宗。自上古时起,人们就有在腊月参拜神灵祭祀祖先的传统。一年来,五谷丰登,添丁添口,人口平安。老家人在过年这样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当然要感恩天地,当然要报之列祖列宗。每到除夕日,老家人在把中堂轴子挂起来,写满本族已经“归位”的列祖列宗牌位,供桌摆满鸡鱼肉馔,到族林上将祖宗们“请”到家,跟后世子孙一块过年。本族老幼,拜年时需先给中堂轴的祖宗们拜年。过完初一。到初二再把祖宗送走。这是老家流传千百年的庄重的祭拜仪式。

青未了|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节最带有中国气象的是贴春联。老家常贴的一幅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岁岁年年,曾经的少年熬成白叟老翁,曾经的少女熬成苍颜老婆。岁月累积,是一部丰厚的历史;年岁累加,是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念及此,我方体悟中国对联哲理之深邃,此即为“天增岁月人增寿”也。纳福祈寿,是中国人的美好的愿望。每每为老人祝寿,常常挂一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可以想见,中国人的想象。即使如苏子一般豁达如仙,也是祝福胞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列宗列宗留下的传统,中国人知恩感恩报恩。感念上天的福佑,感念大地的馈赠,感念国家安定,感念国泰民安。于是,把这一切的情感集中在这腊月里,宰猪宰羊,准备牺牲玉帛,祭拜天地诸神,祭拜列祖列宗。即使是草民百姓,也须将自家养的猪羊,宰杀后祭祀神灵。这种对天地的敬畏,绵延几千年。即使是九五之尊的天之子的帝王,也是建造天坛、地坛、社稷坛,这是对天地的礼敬,对祖先的感恩。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中,人生天地间。对皇天后土的敬畏,自古而然。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无不照亮人之内心。天地敬畏的理念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以致于年轻人结婚,还要“拜天地”。中国人的词汇里,尊崇天地,对接现代文明,其实就是尊崇自然。那种对天地对自然毫无礼敬之心的人,往往被人斥为“无法无天”,其结果就是“遭天谴”。进一步的解释就是“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青未了|天增岁月人增寿

这腊月里,虽是岁寒之极,确是中国人最为热闹的时节。即使到今天21世纪,各单位也是紧锣密鼓进行一年的收官。各种检查各种汇总,过去一年的总结,新的一年的规划蓝图,都会在这时候完成。国人好像瞬间加快了步伐,加快了节奏,为的是为这重大的节日“年”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这“新故交接”,确实是重要的时刻。人们往往选择这个时节,为来年祈祷,为家人祈福。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这节日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增岁月人增寿”,不仅仅是祈福于人,也是祈福于国。海内外的中国人无不感恩国泰民安,没有国家强盛,哪有百姓安居乐业?“春满乾坤福满门”,当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样的美好季节,未来可期,幸福可待,奋斗有梦想,努力有蓝图。这对联真是涵盖了古今中国人共通的价值追求和情感认同。

青未了|天增岁月人增寿

当日历翻到正月初一这一天的时候,新的壬寅虎年就来了。我们追思过去的岁月,展望美好的未来。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千古绝对,引发我们不尽的联想。我双手合十,躬身祈祷:祝福祖国国泰民安,祈祷母亲健康长寿,祈愿所有的亲人友人心随所愿事事吉祥。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里,每一个中国人都随时代“一起向未来”;每一个中国家庭,都随节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作者简介:

青未了|天增岁月人增寿

陈凯,笔名蒙山樵夫,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平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中国乡村作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高中语文教学教研30年后,重新拿起笔接续少年时代的文学梦想。为家乡代言,替亲人立传。自建一片文字园地,留下渐行渐远的乡愁与乡村时代的风貌。

壹点号蒙山樵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