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昨天是小年,腊月二十三,今天仍是小年,腊月二十四。传统的中国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都有过小年的习俗,至于过小年的形式和内容,自然是各有不同。说到过年,是大年还是小年,是年,但凡能与雪沾点边,那自然会甚好。一句瑞雪兆丰年,更是令生活中的人感想颇多,期许颇多。

恰好,前几天刚刚下了场雪,真如鹅毛飘落,在地上厚实地铺了一层白,极是应景,兆丰年的盼头很值得这么探一探头。其实,早在冬至那天便迎来了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来得适时正好。不像以往的两年,总是一直巴望雪的飞舞,却是一望无际未见雪影。后来,即便瑟瑟地等到几片雪花的抖落,落下的雪花很快便融化在大地暖暖的怀中,没一会儿便无雪迹可寻。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雪中的巴黎》(Parijs in de sneeuw)

【类别】布面油画【规格】72×88cm【年代】1894年【作者】保罗·高更

今年的雪,来得从容,大方,给人带来不小的惊喜,措不及防的劲头,竟成了意料中的意外。看来面对美好的渴想,人的期待是以非线性思维的路数来兑现的,成就有着自身的暂缓期,暂缓的这段时日,或许是美好在考量期许人的坚贞。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绘制的这幅《雪中的巴黎》(Parijs in de sneeuw)很适合在当下推荐一下。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雪中的巴黎》的创作时间,有点如同高更当时人生所处的成就暂缓期。他满怀热情和兴奋,从塔希提岛带回他创作的作品,用色艳丽,原始,狂野,充满异域风情。很快就得到艺术品商人保罗·杜兰德-鲁埃尔(Paul Durand-Ruel)的赞助,风风光光举办了个人展览,超四分之一的变现量,使他获得丰厚的进项。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那期间,高更暂居在巴黎的蒙帕纳斯区,蒙帕纳斯(Montparnasse)有帕纳斯山之意,据说帕纳斯山是古希腊神话中缪斯(Muses)的居处,缪斯是爱与美的化身,艺术灵感的来源。源于此的蒙帕纳斯,果然以其美妙传说和饱满的艺术气韵,吸引了当时众多的艺术家和诗人在此聚居。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会不会是突降的一场雪,阻碍了高更参加沙龙,继承遗产,理清与画商的关系,以及与家庭的关系的脚步,使得有了难得的闲时,从居住的二楼,临窗迎着雪,绘成了这幅《雪中的巴黎》。看样子雪应该是停了,楼宇间的夹道上有两个人物造型,处于画面的左下角,背向的状态增加了画面延展的动感。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盘根错节的树枝显出倔强的生命力,几乎要爬满画的全幅,反而屋顶和窗檐的白雪,呈现出微不足道的势态,轻轻地落下,悄悄地融化。这样的雪是裹挟不了高更匆匆的脚步,他得再去一趟布列塔尼,还将重返塔希提。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高更捕捉色彩,运用色彩的能力,有过人的天赋,只是,造型功底略显不足。随着趋于平面装饰效果的绘画成为一种时尚,透视被平铺,造型被弱化,景泰蓝式分隔风格的运用,反而使其弱点成了特点。画面中雪的净白,空气的清透,在高更运用的缤纷的环境色块中体现得特别显著,空间节奏上给人的是轻松和舒展。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背景中的店面有“UFS OCCASION”的字样,可能是“Neufs Occasions”的拼写,新的和二手的字义。是一家典当行,还是马车器具用品店,并无确实的答案,可以确定的是此时高更正面临人生选择的窗口。高更将签名落在屋檐阴影遮盖的另一处屋顶的雪上,这一举动使得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幅雪景画,似乎并不那么云淡风轻。

画传丨瑞雪兆丰年,一年又一年,高更的雪景弥漫这份原始渴想期盼

最终,高更将这幅画赠送给了梵高的弟媳约翰娜·梵高-邦格,那时距离梵高和提奥离世的日子至少已有三四年的时间。她还在尽心竭力地为了梵高兄弟未尽的艺术之路著书发声奔走。现今这幅作品一直在梵高博物馆的珍藏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