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在山西太原的西南侧,有一片晋阳古城遗址,是大陆的重要历史考古基地之一。

而在晋阳古城附近的太山上,有一座龙泉寺,2008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佛塔地宫,轰动了社会各界。

地宫之中,出土了一套唐代的金棺银椁,工艺精美复杂,上面的各种装饰繁复而又美轮美奂,令人惊叹不已,有着极为宝贵的历史考古价值。

为此,太原电视台在2008年时,直播了开棺现场,考古人员们凭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手法,层层打开了这个金棺银椁,让封存了1300多年的宝藏重现人间,但在最后一层金棺上,竟缠着一个用丝绸打的蝴蝶结。

为了不损害这个从唐代完整保存至今的蝴蝶结,考古人员只能遗憾的暂时放弃了打开金棺,而直到最近,科学的进步终于让我们能安全地移开这个蝴蝶结,打开金棺。

而在金棺中,又藏着怎样的宝物呢?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发现龙泉寺地宫

山西在古代称为晋,西边和南边都是涛涛黄河,东边是巍峨的太行山,而北边的长城外就是草原和戈壁大漠,是大陆农耕地区和游牧地区的交界处。

这样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山西是历代军事必争之地,留下了璀璨的历史印记,而山西太原因为是大唐李家的发家之地,在唐朝尤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今天太原所在的位置,在唐朝时有一座晋阳古城,与长安、洛阳并称三都,这也是山西太原一带唐朝历史文化遗迹密集的原因,而太山龙泉寺就离晋阳古城遗址仅有三公里。

龙泉寺原名昊天观,始建于唐景云元年,初为道教所在,后毁于战火,直到百年后才重建。

因附近是龙山,寺里有山泉,故也称之为龙泉寺。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龙泉寺周围历史遗迹众多,著名的就有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童子寺、燃灯石塔、高欢避暑宫遗址、开化寺遗址、蒙山大佛、连理塔等,被统一划为太原西山一脉的宗教祭祀区。

到了现代,龙泉寺一直被保护得很好,谁也没想到,它的地底下还埋藏着一个神秘的宝藏。

2008年5月8日,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太山龙泉寺的管理人员,为了预防火灾,准备在寺庙挖掘一个消防蓄水池。

没想到,挖掘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长条石,而在这个长条石下,隐隐能感觉到下面是空的,似乎是个地宫。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龙泉寺本就是历史古迹,这个下面很有可能就是墓葬或其他遗迹,大家立刻停止了挖掘,通知了考古部门。

考古人员清理完周边残留的尘土碎石,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地宫,这才发现,原来这处遗址是一座塔座的地基。

历经多年,地基之上的塔身已经损坏殆尽,毫无踪影了,只留下这块长条形的石板塔基,而在这下面,是一个构造复杂、保存完整的小型地宫。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地宫处于塔基的正中位置,坐北朝南,一条短甬道通向一扇用长条石浇筑的宫门,宫门精致复杂,有完整的门槛、门扇、门框等结构,门口两边还各站着一尊力士像。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地底的两尊力士的嘴唇,颜色依然是鲜红的。

这更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地宫之门就有如此不同寻常,里面收藏的,又是怎样的宝物呢?

打开地宫之门,只见小小的空间内,从地面到墙壁全部都由石板和石条共同堆砌而成,正中间的位置有着一块长方形的石函,地上还找到了一枚唐朝时期开元通宝的钱币。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所谓石函,就是用石头制成的匣子,一般都是古代存放重要典籍物品所用。

在龙泉寺地宫中发现的石函,是长方形的,长约80厘米,上面刻有的铭文,是被称为供养人的佛教信徒名单。

从地上的钱币和石函上的铭文推断,这座地宫和佛塔,都是唐代的佛教信徒们修建的。

那么,在这个石函之中,又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五层金银棺椁

要打开如此重要而又神秘的石函文物,山西太原文物局的考古人员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他们专门在晋祠博物馆举行了开棺仪式。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而太原电视台,经过多方争取,以“古城之谜:晋阳古城宗教祭祀区太山龙泉寺建筑基址考古发掘”为题,直播了这场考古盛宴,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因为考古现场一般不对外开放,这次开棺除了太原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外,没有其他任何记者在场,连通往工作室的路上,都到处都站着警察,以防万一。

石棺所在的房间里,装有不锈钢的防盗门,窗子上也有着一排排防盗栏,还挂着密不透风的窗帘,一丝阳光也照射不进来,这样才能保护文物不被强光照射。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房间里,还摆满了装有惰性气体和各种药水的储物箱,温度也被控制在10度左右,确保石棺中的文物一旦暴露在空气中,能够不被风化腐蚀。

据当时进入现场的摄影记者回忆,他们上午七点多就带了现场,直到八点以后经过检查后,才允许进入工作室摆放机位,为直播做准备。

而他们所有人,都被要求穿上白大褂,带上鞋套,摄像机的灯光也被调成冷光源,以防对文物造成损坏。

石棺已经在地宫中沉睡千年,要想不损害其中文物而将其打开,难度非常大,谁也无法保证做到万无一失,即使顺利打开,石棺中也有可能空无一物。

针对这些情况,太原市电视台也考虑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了三套直播预案,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家屏息静气地等待着石棺的开启。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打开石棺后,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大量散落的木片,当把这些木片慢慢清理整齐后,大致可以看出原来这应该是一层木椁。

显然这个石棺是一层套一层的结构,石头里面的是木制棺椁,木椁表面上还有着各种造型精美的铜制构件,历经多年,不耐腐蚀的木椁已经解体了。

在清理完木椁片之后,一座精巧的鎏金铜椁浮现出来,而它的光泽依然耀眼夺目。

这座鎏金铜椁长约21厘米、宽约10.5厘米、高约13厘米,正好是大约有一个成年男人的巴掌大小,在不大的空间上,却镶嵌着繁复精美的构件。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整个铜椁在一个鎏金铜质的须弥底座上,周围璧上的图案,都是用大约0.2毫米厚的铜片先雕好再嵌上去的,工艺十分复杂。

而这些图案,除了中国传说中的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一双佛足,而铜椁上的门两边,也刻有两尊如守护神般栩栩如生的菩萨。

光是这座鎏金铜椁本身,就是一件极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了,而它也只是用来装东西的器皿,这其中的宝物更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完铜椁的周边后,时钟已经指向了十点五十分,终于到了打开铜椁门的时刻。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当推开铜椁盖的时候,突然有一片东西掉落出来,周围的考古人员和电视台的记者们,都不禁发了“啊”的叫声,担心文物是否损害脱落了。

还好掉出来只是一片用铜打造的青龙图案,是附在铜椁外围的构件。

虚惊一场后,铜椁里的秘密终于呈现在大家眼前,这次是一个更小更精致的银制的棺椁了。

银椁只有外面的铜椁一半左右大小,长约13厘米、宽约6厘米、高约7厘米,上面雕刻图案和花纹,倒跟铜椁十分接近。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但比铜椁更珍贵的是,银椁上面还镶嵌有各种宝石,像红玛瑙、石英石和绿松石等,历经千年,依然晶莹剔透。

最令人惊叹的,还是在银椁门上,雕刻着一只仙鹤,而仙鹤的头顶上,还镶嵌着一颗比米粒还小的红宝石,这样精致的宝物,在中国考古史上也是罕见的。

银椁依然不是最终的宝物,它里面还是别有乾坤,可如何打开银椁呢,这让考古学家们都有些犯难了。

原来在这个小巧的银椁上,绑着一条绸带,从底部一直绑到表面,直接打开银椁肯定会损害到绸带,而这绸带本身,也是有着保护价值的历史文物。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在地宫中密封保存了上千年的绸带,一旦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风化,时间已经迫在眉睫了。

现场的专家们仔细观察了绸带后,很快找到了一处腐蚀面,从这里入手,将绸带完整地从银椁上移除,转移到已经准备好的真空储物箱之中。

松了一口气的大家,将注意力集中到银椁本身,此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上午,看起来最终的秘密就要揭晓了。

可等打开银椁时,大家不禁都傻眼了,原来在银椁之中,最后还有着一个金棺,而这个金棺上面,也缠着一条绸带,还打着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至此,地宫石函中的棺椁构造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石、木、铜、银、金五层的棺椁层层嵌套,打开金棺就能真相大白了。

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看似简单的最后一步却无法逾越。

金棺上的绸带与棺身之间的缝隙要更小,也没有可供入手的腐蚀处,移除银椁上面绸带的方法,在金棺上都无法使用。

为了保护金棺上的蝴蝶结绸带,在技术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只能先把金棺连同绸带封存保护起来,留待以后再开启了。

虽然没有打开最后的金棺,但这场开棺直播为我们留下的铜、银、金三个棺椁,依然极具价值,太山龙泉寺出土的这副金棺银椁,也被视为国宝级的历史文物。

而金棺的打开,要留待12年以后了。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金棺中的舍利子

在唐朝同时期出土的其他棺椁类文物中,要么没有丝绸缠绕,要么附在上面的丝绸早已腐烂,像龙泉寺如此完整的丝带缠绕金棺,还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唐代蝴蝶结一旦解开就无法复原,国家文物局又专门指示,要求打开金棺时,不能解开蝴蝶结,而且不能切断缠绕金棺的整条丝带。

保管金棺的太原文物部门,也一直在寻求不损坏绸带和蝴蝶结也能打开金棺的方法,和国际考古专家们组织了多次研讨交流。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来自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十余位专家,都曾被邀请来到太原,为打开金棺出谋划策,全世界的考古专家们也无不绞尽脑汁。

最终,太原文物管理部门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合作,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在2020年重新开启了金棺。

唐代遗留下来的丝绸,到今天已经过了1300多年,原本柔韧的材质已经变得酥脆,稍微遇到点外力就会变成碎片,这也是移除绸带最大的难点。

而这次,考古学家们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先用化学方法增加丝带本身的弹性,让它回复到一千多年前的状态。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然后,考古学家们再用精细的仪器设备,慢慢移动恢复柔韧性的丝带,将它从金棺相对更窄的那头脱出来。

就这样,在科技的帮助和精密的操作下,美丽的唐朝丝绸蝴蝶结,就在不影响色泽和原有形态的前提下,离开了原本紧紧缠绕着的金棺。

当初在龙泉寺发掘出地宫的工作人员、八年前直播报道的太原电视台记者,还有一直为打开金棺而殚精竭虑的考古专家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雀跃不已,龙泉金棺的历史谜题眼看就要解开了。

终于到了金棺里的宝物重见天日的那天,打开金棺,里面是两层编织精美的麻质锦囊,而在锦囊中,是23粒光滑圆润的珠子。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这些珠子,是珍贵的宝石吗?这一次,专家们很快有了答案。

这23粒珠子,就是佛家中至高无上的舍利子,是由高僧去世后,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也是佛教徒供奉的圣物。

原来,龙泉寺地宫是在唐朝初期,为供奉一位高僧的舍利子而建造的佛塔遗址,其中的五层金银棺椁,就是专为保存圣物舍利子而打造的。

历经1300年,藏在地下的金棺,躲过了战火和灾难,在考古学家们的精心呵护下,将所藏有的宝物完整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今的金棺,连同23粒佛舍利子,和8年前打开的银椁、铜椁一起,都由太原的文物部门保存,共同诉说着千年前的盛唐风华。

龙泉寺出土1300多年金棺,被一蝴蝶结难住,专家打开后发现了啥

参考文献:

《盛唐五重宝函重现人间》,《科学之友》,2008年10月

《太山龙泉寺地宫出土文物的历史意义》,《科学之友》,2013年11月

《唐代丝绸“蝴蝶结”打开,太山龙泉寺金棺中发现23粒佛舍利》,《山西晚报》,2020年6月24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