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毛泽东岸边英国烈士诞辰99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引领群众追寻红色印记

作者:澎湃新闻

记者 岳怀让

电影《长津湖》近来一直处于热潮期,影片的毛泽东之子毛艳英主动要求上前线,最终牺牲片段来打动观众。"长津湖之战"在对抗美朝战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拳打,以免百拳来"。"

据湖南媒体红网近日发表文章,不少湖南人在看完《长津湖》后来到庐山烈士陵牌,追求红色的印记,缅怀革命烈士。为什么?原来,庐山烈士陵墓有一尊毛泽东长子毛延英同志的青铜像,死在反美援助朝鲜的战场上。在《长津湖》电影中,绰号"刘书记"的志愿军司令部毛泽东在长津湖战役正式开战前几天,在试图抢救一张重要的战地图时阵亡。

湖南省庐山市的庐山烈士陵墓收藏了毛泽东六位亲属的青铜雕像,包括杨开辉,毛泽民,毛泽闵,毛泽建,毛燕英和毛楚雄。每逢清明节、烈士节,庐山市干部群众都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铜像上摆放花篮。

"每年都有许多党员干部和师生自发地来到这里缅怀、哀悼和接受传统的革命教育,"庐山市烈士陵管理学院院长胡爱仪今年早些时候对新华社说。

10月24日是英国烈士在毛泽东的海岸诞辰99周年。

在毛泽东岸边英国烈士诞辰99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引领群众追寻红色印记

毛艳英肖像 孙宁宇绘画

毛延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他是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11月25日,他在对朝战争中阵亡。

5月,新华社报道称,他8岁时,母亲杨开辉被捕入狱,毛颖颖被监禁。杨开辉去世后,地下党组织安排毛泽东和他的两个弟弟来到上海。后来,由于地下党组织的破坏,毛延英兄弟走上街头。他当学徒,捡破布,卖报纸,推人力车。

1936年,毛泽东被派往苏联学习。他开始在军校和军事院校学习,然后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冒着枪炮和子弹的雨,搬到了欧洲的战场。1946年,毛泽东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毛泽东"补工大学课"的要求,毛泽东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做宣传工作,当书记。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任工厂党委副书记。他虽然是毛泽东的儿子,但从来没活过这里,相反,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和一般群众融为一体。

1950年,针对美国和朝鲜的战争爆发。新婚的毛泽东要求加入朝鲜战争,并担任俄语翻译和中国民间志愿军司令部秘书。他积极,认真和负责任地工作,并很快熟悉了该机构的业务。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美国空军轰炸机突然飞越志愿军司令部,投下了数十枚凝固汽油弹。毛泽东在作战室里辛勤工作,享年28岁。

毛泽东得知毛泽东的死讯,被迫承受失去儿子的痛苦,缓缓地说:"战争永远是要死的。中国平民志愿军为士兵们献出了如此多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颜英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不是因为是我的儿子,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毛泽东家族第六位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亲人。

在朝鲜平安南路镰仓县的中国志愿烈士陵墓中,墓前矗立着一块1米高的花岗岩,前面刻有"毛泽东岸英烈士墓"字样,"毛延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是毛泽东同志的长子, 中国人民的领袖。

2009年,毛泽东被评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的100件事",并荣获"最美奋斗"称号。在庐山,毛泽东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湘潭市当地历史研究学者何格进动身说:"埋骨为什么是桑树地,生活到处都有青山。作为毛泽东的长子,毛延英用自己的生命来守信,忠于人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毛延英是家乡人民的骄傲,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革命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

责任编辑:蒋晨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