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作者:我就是个码字的

我们一般称陈佩斯朱世茂为"小产品的祖先",它的开工是1984年春晚的"吃面条"。

不过,这里也必须说明一下,1984年之前,包括春晚83年在内的各种夜晚都有短剧,如严顺凯的《弹钢琴》和王景福的《吃鸡》也是短剧,可以归类为哑剧。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陈佩斯朱世茂的《吃面条》应该被归类为喜剧小品,后来这种表演形式在全国流行起来,成为了一个常规的小品。

1984年春节晚会之前,陈佩斯朱世茂还是第81电影制片厂的演员,怎么会突然跑到春夜去演短剧,这不得不提一个人的功劳,姜坤。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坤就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一、蒋坤的四个身份

1984年春节晚会,蒋坤不仅与李文华进行相声,还继续担任春节晚会的主持人。

除了相声演员和主持人这两个身份,江坤和1983年的春节晚会,就像春节晚会的创意组一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策划"。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创作者负责春晚的整体策划,从主持人、节目到演员,几乎全部,创作团队和导演的最终节目再上报给评审。简单来说,导演是春节晚会的指挥,创作团队相当于工作人员。

除了这三重身份,姜坤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影视演员,没看到他出演的电视剧数量不多,但他确实有当演员的实力。

正是因为后两个身份,所以江坤变成了陈佩斯和朱世茂的伯乐。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二、陈佩斯朱世茂的发现

1984年春节晚会前,陈佩斯和朱世茂在影视圈声名不大,朱世茂出演《牧羊人》,陈佩斯出演《日落街》,1983年朱世茂调到81电影制片厂,陈佩斯成为同事,两人在81工厂活动上表演了一部小品《测试演员》。

其实,"考演员"的表演内容是小品的原本性,当戏剧学校招收演员时,经常让考生"演小品",陈佩斯朱世茂的创作灵感就是从这个开始的。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春节晚会创意团无意中听说八一工厂两位演员陈佩斯和朱世茂有一个很好的节目,于是讨论要让他们到春晚一边去看。正如,江坤虽然不认识陈佩斯,但他曾在1979年与朱世茂合影,与朱世茂成为好朋友,于是他朱世茂和陈佩斯受邀加入春节晚会创意团。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三、小品和串扰的初步合作

陈佩斯和朱世茂到春节晚创意团在体育酒店餐厅立即赢得了一场完整的表演,不仅创意组看起来很开心,围观者等演员和酒店工作人员也都乐在其中,重新聚在一起。

演出刚结束,姜坤立即在创意组发表了个人意见:这个节目很好,去年王景福老师的表演是哑剧小品,今年我们又有一个会说话的小品,这是一个新的。

然而,蒋坤的话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有人说:虽然节目看的是可口可乐,但是没有生活的基础,没有主题,表演太多了。

创作组著名编剧李平定(代表《大战役》)认为演员阵容过于粗犷,不详细,需要重新安排。

李平笛是对的,当时"试演员"的时间很长,达到了半个多小时,更重要的是只有大纲没有文字,全部由陈佩斯朱世茂现场表演,这种情况自然是春节晚会登台的。

因此,蒋坤承担起了将短剧重新编排给陈佩斯朱世茂的责任,这大概是相声和短剧之间的第一次合作。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也许有些人不太理解,相声演员可以给小品指导?

当然,在相声行业除了常见的串扰、群对撞和单调之外,还有一种表演形式叫串扰剧,那就是化妆、戏、表演的串话形式,乍一看是小品,但所用的语言技巧是串扰,所以叫串扰剧。

解放前的相声剧,解放后的赵振轩和李金斗也排了很多队,王刚和赵连佳在春晚上演了相声剧《拔牙》,冯恭后来的一些节目作为小品其实都是相声剧,姜坤后来在国内演了100多部《明春歌》,是一部大型相声剧。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毕竟是姜坤领衔了任务,但朱世茂同意重排,陈佩斯不同意,他推着自己记不住的话,在姜坤苦涩的劝告中,两人终于一起去了姜坤家接受咨询。

姜坤和陈佩斯朱世茂会一起被"试演员"捏出一个"吃面条"来提取,然后他会串话一些包袱技巧,比如"吃呕吐"被揉成"吃面条",最后形成十分钟和准字的作品。

中间还有一小插曲,春晚创意集团著名导演杜伟(蓝天野同父异母兄弟)看完《吃面》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说姜坤这还是一部相声剧,最后调整回来,最后形成了我们看的《吃面条》的小品。

当然,在这部小品最终登上春节晚会舞台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插曲,比如陈佩斯朱世茂在排练中曾三次从体育酒店"逃走",在最后的回顾环节差点被杀,前场陈佩斯朱当毛心没有底等等。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在《吃面条》的过程中,除了两位主演的陈佩斯朱世茂,对这部小品最大的帮助就是当时的春晚总监黄一和春晚创意团的姜坤。

从此,陈佩斯和朱世茂也有了自己的身份,小品演员。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或许有观众会觉得,江坤帮陈佩斯朱世茂把原来30分钟的《试演员》剪成了十多分钟的《吃面条》有些可惜。

别担心,因为小品的其余部分并没有被浪费,到1985年春晚,续集"制作电影"已经成型。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四、姜坤帝与陈佩斯朱世茂

姜坤和陈佩斯朱世茂的合作,并不是这次唯一一个吃面条的人,

1986年春节晚会前夕,赵连佳和贾乃菊创作了一部讽刺小贩小品,与导演黄一和商讨,准备让姜坤饰演其中一个小贩,演员陈玉德饰演工商干部。但姜坤对台词却找不到感觉,他认为应该由陈佩斯朱世茂来演。

最后,陈佩斯朱世茂接手了这同样经典的小品《烤肉串》。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同样在1986年,来自81电影制片厂的陈佩斯,作为中央电台说唱组合的负责人蒋坤立即伸出橄榄枝,将陈佩斯引入中央电台说唱组,随后两人立即合作拍摄了电影《京都舞会人》。四年后,朱世茂也转行,三人在央视说唱组合中重聚。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陈佩斯后来在电视节目中评价蒋坤:他很能干,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对待新朋友毫不分心。

春晚小品《吃面》的幕后故事,姜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

朱世茂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没有江坤,也许他和陈佩斯不会走小品的道路,江坤是他们的好兄弟,好朋友,有这么好的大哥哥,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最后回到本文的标题,为什么说江坤"也"是陈佩斯朱世茂的伯乐,因为江坤也是本山叔叔的伯乐的另一个小工业大佬。

如果说中国小品行业"只有十场打架",江坤一个人去探索七八个之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