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作者:我就是個碼字的

我們一般稱陳佩斯朱世茂為"小産品的祖先",它的開工是1984年春晚的"吃面條"。

不過,這裡也必須說明一下,1984年之前,包括春晚83年在内的各種夜晚都有短劇,如嚴順凱的《彈鋼琴》和王景福的《吃雞》也是短劇,可以歸類為啞劇。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陳佩斯朱世茂的《吃面條》應該被歸類為喜劇獨幕喜劇,後來這種表演形式在全國流行起來,成為了一個正常的獨幕喜劇。

1984年春節晚會之前,陳佩斯朱世茂還是第81電影制片廠的演員,怎麼會突然跑到春夜去演短劇,這不得不提一個人的功勞,姜坤。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江坤就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一、蔣坤的四個身份

1984年春節晚會,蔣坤不僅與李文華進行相聲,還繼續擔任春節晚會的主持人。

除了相聲演員和主持人這兩個身份,江坤和1983年的春節晚會,就像春節晚會的創意組一樣,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策劃"。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創作者負責春晚的整體策劃,從主持人、節目到演員,幾乎全部,創作團隊和導演的最終節目再上報給評審。簡單來說,導演是春節晚會的指揮,創作團隊相當于從業人員。

除了這三重身份,姜坤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影視演員,沒看到他出演的電視劇數量不多,但他确實有當演員的實力。

正是因為後兩個身份,是以江坤變成了陳佩斯和朱世茂的伯樂。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二、陳佩斯朱世茂的發現

1984年春節晚會前,陳佩斯和朱世茂在影視圈聲名不大,朱世茂出演《牧羊人》,陳佩斯出演《日落街》,1983年朱世茂調到81電影制片廠,陳佩斯成為同僚,兩人在81工廠活動上表演了一部獨幕喜劇《測試演員》。

其實,"考演員"的表演内容是獨幕喜劇的原本性,當戲劇學校招收演員時,經常讓考生"演獨幕喜劇",陳佩斯朱世茂的創作靈感就是從這個開始的。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春節晚會創意團無意中聽說八一工廠兩位演員陳佩斯和朱世茂有一個很好的節目,于是讨論要讓他們到春晚一邊去看。正如,江坤雖然不認識陳佩斯,但他曾在1979年與朱世茂合影,與朱世茂成為好朋友,于是他朱世茂和陳佩斯受邀加入春節晚會創意團。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三、獨幕喜劇和串擾的初步合作

陳佩斯和朱世茂到春節晚創意團在體育酒店餐廳立即赢得了一場完整的表演,不僅創意組看起來很開心,圍觀者等演員和酒店從業人員也都樂在其中,重新聚在一起。

演出剛結束,姜坤立即在創意組發表了個人意見:這個節目很好,去年王景福老師的表演是啞劇獨幕喜劇,今年我們又有一個會說話的獨幕喜劇,這是一個新的。

然而,蔣坤的話并沒有引起大家的共鳴,有人說:雖然節目看的是可口可樂,但是沒有生活的基礎,沒有主題,表演太多了。

創作組著名編劇李平定(代表《大戰役》)認為演員陣容過于粗犷,不詳細,需要重新安排。

李平笛是對的,當時"試演員"的時間很長,達到了半個多小時,更重要的是隻有大綱沒有文字,全部由陳佩斯朱世茂現場表演,這種情況自然是春節晚會登台的。

是以,蔣坤承擔起了将短劇重新編排給陳佩斯朱世茂的責任,這大概是相聲和短劇之間的第一次合作。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也許有些人不太了解,相聲演員可以給獨幕喜劇指導?

當然,在相聲行業除了常見的串擾、群對撞和單調之外,還有一種表演形式叫串擾劇,那就是化妝、戲、表演的串話形式,乍一看是獨幕喜劇,但所用的語言技巧是串擾,是以叫串擾劇。

解放前的相聲劇,解放後的趙振軒和李金鬥也排了很多隊,王剛和趙連佳在春晚上演了相聲劇《拔牙》,馮恭後來的一些節目作為獨幕喜劇其實都是相聲劇,姜坤後來在國内演了100多部《明春歌》,是一部大型相聲劇。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畢竟是姜坤領銜了任務,但朱世茂同意重排,陳佩斯不同意,他推着自己記不住的話,在姜坤苦澀的勸告中,兩人終于一起去了姜坤家接受咨詢。

姜坤和陳佩斯朱世茂會一起被"試演員"捏出一個"吃面條"來提取,然後他會串話一些包袱技巧,比如"吃嘔吐"被揉成"吃面條",最後形成十分鐘和準字的作品。

中間還有一小插曲,春晚創意集團著名導演杜偉(藍天野同父異母兄弟)看完《吃面》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說姜坤這還是一部相聲劇,最後調整回來,最後形成了我們看的《吃面條》的獨幕喜劇。

當然,在這部獨幕喜劇最終登上春節晚會舞台的過程中,也有不少插曲,比如陳佩斯朱世茂在排練中曾三次從體育酒店"逃走",在最後的回顧環節差點被殺,前場陳佩斯朱當毛心沒有底等等。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在《吃面條》的過程中,除了兩位主演的陳佩斯朱世茂,對這部獨幕喜劇最大的幫助就是當時的春晚總監黃一和春晚創意團的姜坤。

從此,陳佩斯和朱世茂也有了自己的身份,獨幕喜劇演員。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或許有觀衆會覺得,江坤幫陳佩斯朱世茂把原來30分鐘的《試演員》剪成了十多分鐘的《吃面條》有些可惜。

别擔心,因為獨幕喜劇的其餘部分并沒有被浪費,到1985年春晚,續集"制作電影"已經成型。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四、姜坤帝與陳佩斯朱世茂

姜坤和陳佩斯朱世茂的合作,并不是這次唯一一個吃面條的人,

1986年春節晚會前夕,趙連佳和賈乃菊創作了一部諷刺小販獨幕喜劇,與導演黃一和商讨,準備讓姜坤飾演其中一個小販,演員陳玉德飾演工商幹部。但姜坤對台詞卻找不到感覺,他認為應該由陳佩斯朱世茂來演。

最後,陳佩斯朱世茂接手了這同樣經典的獨幕喜劇《烤肉串》。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同樣在1986年,來自81電影制片廠的陳佩斯,作為中央電台說唱組合的負責人蔣坤立即伸出橄榄枝,将陳佩斯引入中央電台說唱組,随後兩人立即合作拍攝了電影《京都舞會人》。四年後,朱世茂也轉行,三人在央視說唱組合中重聚。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陳佩斯後來在電視節目中評價蔣坤:他很能幹,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對待新朋友毫不分心。

春晚獨幕喜劇《吃面》的幕後故事,姜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

朱世茂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如果沒有江坤,也許他和陳佩斯不會走獨幕喜劇的道路,江坤是他們的好兄弟,好朋友,有這麼好的大哥哥,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最後回到本文的标題,為什麼說江坤"也"是陳佩斯朱世茂的伯樂,因為江坤也是本山叔叔的伯樂的另一個小工業大佬。

如果說中國獨幕喜劇行業"隻有十場打架",江坤一個人去探索七八個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