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炳文
不少人已经收拾行囊准备返回故乡,也有一些人准备就地过年,而在潍坊寒亭的彩灯工人现在还在全国各地,忙着布置彩灯展,指导维护,有的刚刚出发。这是他们最忙碌的时节,为了给大家在春节期间带来更多欢乐祥和的传统氛围,有的就在彩灯展地过春节。

1月24日,彩灯装车 准备运往外地
一些人在灯展地过年
1月13日晚,潍坊市寒亭区制作的一组彩灯灯组在北京博大公园亮相并成功试灯。此次灯组共包括14个,其中一个长15米高7米,另有7个冰墩墩 6个雪融融,分别代表冬奥会和残奥会,每组上面都有吉祥物。
据潍坊天顺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刚介绍,除了在冬奥会上的灯组,他们还有31个不同地区的花灯展览订单,目前规模较大的还有三处地方(上海、广东、浙江),须由公司专业人员现场安装并接受验收。他1月25日赶往河北邢台,那里有一处规模较大的灯会,在那里指导并布置,最快也要四五天,回来时,就要到年根了。为了春节期间大家能观看到传统的彩灯,三四名专业人员就要留在当地过年。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潍坊鲁奇花灯董事长王永训介绍,他们公司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灯彩生产厂家,有9支队伍15人左右在外地忙碌着。远的有新疆、海南等,能回来过年的也就一半,另一半得元宵节后农历正月十六七回来。
据潍坊翔元彩灯的杨庆成介绍,从两个月前开始忙着备货发货,有些货还没赶出来,发货要忙到腊月二十八。公司在唐山、阜阳、盘锦、邯郸等5个地方有布展,20多人的师傅就在当地过年,守着灯展,负责指导维护。
湖北恩施互动灯组
冬天做花灯 春天做风筝
这几个做彩灯的公司都在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旅游开发区内,与风筝都有不解之缘。
翔元彩灯的杨庆成,从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班,2014年就开始创业扎风筝,后来做花灯。这几年来,基本形成了冬天做花灯、春天做风筝的模式,手艺人也能一年忙不停。
国际风筝工艺大师王永训从1992年开始扎风筝,后来开店,1998年时,有公司要办花灯并评比,其中一人设计的很好但自己做不了造型,就想到了他。他就帮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后来,寒亭及附近一些地方搞花车巡游、花灯,他也参与很多。1999年,他就能独立做花灯了,在潍坊十笏园、济南趵突泉、泉城广场做过花灯,现在储存着600-800组,规模比较宏大。他们公司也是年前忙花灯,年后忙风筝。
上海嘉定玫瑰小镇蘑菇森林
彩灯,又叫灯彩,又叫“花灯”,已有近二千年历史,明代山东临清、潍坊、济宁、曲阜尤为著名。现在分布区域主以济南、潍坊、青岛、淄博较多。
潍县灯彩的主要区域分布在潍坊市区。中国民俗风情第一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的发祥地、山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杨家埠,是潍县灯彩的主要制作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自然环境,为灯彩扎制技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肥沃的土壤。杨家埠灯彩以“民俗文化”为媒,灯彩设计上结合木版年画和潍坊风筝的特色元素,在杨家埠灯彩中能同时了解民俗文化、城市发展、道德礼仪,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潍县灯彩扎制技艺与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风筝一道,在明清时期发展繁荣起来,从第一代传承人杨进宝开始,经过十六代的发展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艺术特色,成为了当地影响甚广的民间艺术。
目前,潍县灯彩扎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主要有第十五代张效东、第十六代王永训等。
飞在天上是风筝 放在地上是花灯
原来过春节就两件大事:看春晚和放鞭炮。现在不少地方不放鞭炮了,没有那么热闹了,有些地方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观花灯逛庙会品美食,里面有非遗展演,就很热闹了。
灯会一般有两个小高峰,正月初一到初六,正月十五十六。
王永训认为,花灯,是风筝的衍生品,在潍坊寒亭,民间艺人将二者进行结合了,放在地上是花灯,飞在天上是风筝;天上放风筝,地上布花灯。例如龙头风筝,里面加上灯就是花灯。
潍县传统花灯, 宫灯,是中国特有的特种手工花灯艺品。宫灯的制作十分复杂,主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上品宫灯还嵌有翠玉或白玉。
记者发现,潍坊寒亭的彩灯,除了传统的虎、鱼等外,融入了新的创作主题,有的融入了动漫元素,有的融入了萌宠元素,以吸引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