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冬奥备战|坚持 磨难不阻前行

对于勇士来说,一切压迫都是前进的动力。体育竞技是运动员对自身潜能发起的挑战,场上的挥汗如雨,场下的千锤百炼,追求跨越身与心的障碍。坚持“难以为继”的坚持,这是属于每个前行者的奇迹,不执着传奇归来,不失意再一次挫折。

从先天心脏畸形到单板滑雪之王

肖恩·怀特

国籍:美国 项目:单板滑雪

冬奥备战|坚持 磨难不阻前行

他是单板滑雪之王,从13岁进入职业赛,如今已经有20多个年头,曾经他也想要“离开”,最终“离开雪地赛场让我不太舒服”。他又回来了,向自己的第四枚冬奥会金牌发起挑战。

肖恩·怀特是天才少年、胜利的代名词,最初,在他腾空的时候一头红色卷发潇洒地飘扬,人们便开始称他“飞翔的番茄”。怀特夺得第一枚冬奥会金牌时,不到20岁。怀特除了在单板滑雪方面有着惊人的成绩,他在滑板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是目前唯一一名在冬季和夏季的X-Games中夺冠的选手。

创下骄人战绩的怀特,却曾是一个能否活到20岁还不确定的“病人”,这也为他的传奇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如果不及时治疗,只有10%的患者能够存活到20岁。因此他在5岁之前就做过两次心脏开胸手术,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可以从事运动“事业”的人。

一直以来,怀特对自己的这段经历不愿提及,“我不想以这样的方式登上报纸头条——‘心脏病患儿赢得金牌’。我只想做自己,就是肖恩·怀特,而不是什么‘奇迹男孩’。”直到第一次奥运会夺冠之后,人们才逐渐了解到他小时候的经历。

“我很庆幸我说了,因为现在有很多家庭会联系我,或者把我视为他们的孩子人生可能性的一种激励。我真的很喜欢自己有这样一个角色。”

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单板滑雪选手、最有才能的滑板选手之一,不仅在几乎每场他参加的单板滑雪比赛中获胜,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技巧、风格和个性已经融合在一起,这使他成为最受尊敬、最优秀的单板滑雪选手之一。

不过即使如“大魔王”一般的怀特,同样遇到过巨大的挫折。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正准备冲击第三块奥运金牌的他,并没有如愿以偿,不断失误最终输掉了比赛。这一刻,这个天才一瞬间跌落神坛,好像又变回了普通人。那个曾经单板滑雪界不可逾越的神话,看起来没有那么无坚不摧了。

2018年平昌冬奥会,32岁的肖恩·怀特“王者归来”,也成为第一位赢得三枚奥运金牌的单板滑雪运动员。为了夺得冠军,他将训练的难度不断升级,一次又一次挑战自我的极限,旧伤添新伤,最严重的一次,整个头都撞上了U型池,受了重伤,缝了60多针。

“北京冬奥是我的第五届奥运会,也是最后一届。”这一次,王者归来还会再次上演吗?

8个月涅槃重生

马克·麦克莫里斯

国籍:加拿大 项目:单板滑雪

冬奥备战|坚持 磨难不阻前行

滑雪界的“颜值担当”马克·麦克莫里斯16岁成为职业单板滑雪运动员。在12年里,他获得了20枚世界极限运动会奖牌、2枚冬奥会铜牌。

满身的伤病是印在他身上的勋章。最严重的一次受伤,他差点丢了性命。但康复之后,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雪场。他说,“身体在愈合,心理也同样在愈合。”

2020年,很多赛事因为疫情取消,但仍旧是麦克莫里斯创造历史的一年。1月,他在挪威收获一金一银,世界极限运动会总奖牌数达到了20枚,超越了单板滑雪之王肖恩·怀特,成为了第一。2012年,也是在挪威,麦克莫里斯拿到了2枚世界极限运动会的金牌,是肖恩·怀特之后第一位取得这一成就的滑雪运动员。

解说们用“王者”“统治”介绍着麦克莫里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没有办法停下来,结果,伤病来了。伤病成为了麦克莫里斯生活的一部分,从伤病中恢复也是。最严重的一次,他的下颚骨折,脾破裂,左臂骨折,骨盆骨折,肋骨断了6根,左肺塌陷。

从ICU到领奖台,麦克莫里斯用8个月时间完成了涅槃重生。2017年11月,他在北京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上获得金牌。3个月之后的平昌冬奥会,他又收获了一枚铜牌。所有人都惊讶他的恢复速度,包括帮助他恢复的体能师。麦克莫里斯说,满身的医疗管渐渐拔掉,这斩断了他很多消极的想法。身体的疼痛渐渐消失,他开始感觉自己焕然一新。

前两次,麦克莫里斯都在冬奥会前受伤,“这一次我最大的目标,是滑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佳水准,并且以健康的状态参加冬奥会。”

战胜22颗钢钉

贾宗洋

国籍:中国 项目:自由式滑雪

冬奥备战|坚持 磨难不阻前行

滑行、起跳、旋转,一连串的动作结束,欢呼声终于在沉默中爆发……1991年出生的贾宗洋,将再次出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前三次征战冬奥会,贾宗洋的成绩稳步提升——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获得第六名;2014年索契冬奥会,获得铜牌;2018年平昌冬奥会,夺得银牌。

“很回味,”0.46分之差,贾宗洋与金牌擦肩而过,而他自己却表示并不遗憾,“非常替自己高兴,能够站在这里,把这个四年里所练到的都能表现出来,我感觉这是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成就感。”

因为伤病,他曾在索契冬奥会后“消失”了三年,颗粒无收,未能摘取任何一枚世界大赛的奖牌。胫骨粉碎性骨折,腓骨断裂,内侧踝关节断裂,这无疑对贾宗洋是一次重大打击。腿上打了两块钢板和22颗钢钉,一年后才陆陆续续取下来,因为当初拧得太紧,至今还有一颗钉子没取下来,也许就这样跟着他一辈子。

那段时间对于贾宗洋来说,是不愿回忆的痛苦经历,每次坐飞机过安检的时候,报警器都会响起,要反复跟人解释腿里那些钢钉的存在。还有周而复始的漫长康复过程。“以前一些老队员去康复,他们说累抱怨什么的,当时不太理解,但当自己真到身临其境的时候才能明白那种痛苦和烦躁。”贾宗洋说那段时间很难熬,是教练和队友给了他信心。

经历过几届冬奥会,对于贾宗洋来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心理上的成熟、训练的态度和学会对身体妥协。“从心理上、训练的态度和认知上,可能变化的会比较多一点。”贾宗洋说,以前像是在一些训练的时候,不管是哪儿疼也好都是会坚持,感觉坚持完就会有提升,后来他明白,并不是这样,有时候越坚持造成损伤越大。

索契的铜牌、平昌的银牌,到了四年后的北京,贾宗洋的梦想是一枚奥运会的金牌,这也是所有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人的共同梦想。

翻过一段艰难的旅程

杰蒂伊·詹斯鲁德

国籍:挪威 项目:高山滑雪

冬奥备战|坚持 磨难不阻前行

人们永远会惊艳奖牌所带来的荣誉,但恰恰容易忽视奖牌背后的伤痛。杰蒂伊·詹斯鲁德是冬奥会的常客,其先后获得索契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速降赛冠军、平昌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速降赛亚军以及平昌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超级大回转季军。在经历了几乎不可能恢复的伤病之后,詹斯鲁德宣布将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能代表挪威参加我的第五届奥运会,感到非常激动。”

这位36岁的老将,此前曾暗示将在赛季结束后退役,但在身体迅速康复后,他又将目标瞄准了下一枚奥运奖牌。

“经历撞车事故后,这是一段相当长的旅程,我度过了6-9个月的康复期,直到今年1月初,当我的内侧副韧带(MCL)正在‘自我康复’,前十字韧带(ACL)明显好转,我把目光放在了奥运会上。我感到幸运的是,我的身体以一种我无法预料的方式愈合了。”詹斯鲁德表示。

一时间,对于詹斯鲁德来说,奥运会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目标。

因为年龄的因素,詹斯鲁德认为大家都在等着他认输,但这同时也激发了他的斗志。“我倾向于去认清现实,但却不是现在。人们很容易认为我已经36岁了,身体也满是伤痕,他们希望我放弃。”

再回归更强大

斯文·范格伦

国籍:瑞典 项目:单板滑雪

冬奥备战|坚持 磨难不阻前行

7岁开始滑雪,12岁就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份赞助,27岁手握7枚世界极限运动会奖牌,斯文·范格伦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单板滑雪天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刻苦的实干家。”

伤病“免疫”接近十五年,却在平昌冬奥会前接连受伤,遗憾错过,他从巅峰停了下来。

这三年,他一直在努力找回状态。2021年阿斯彭世界极限运动会收获一枚银牌之后,他把目标瞄准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斯文与奖牌擦肩而过。回忆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的小失误,斯文坦言,取得第四名或是少了些运气,对自己的表现没有太多遗憾,因为我感觉自己已经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了。2016年8月,斯文在一次常规的跳跃中突然摔了,他的膝盖在着陆时扭动了一下。他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等待伤口愈合,但事实证明他的软骨已经损坏了,需要做手术来修复它。

但他没有想到,那次受伤只是一个开始。在那之后的两年时间,他一直走走停停,跟伤病做着斗争。2017年5月10日,接受肩膀手术。11月7日,脚受伤。12月7日,锁骨受伤。2018年1月18日,锁骨再受伤,斯文不得不再次接受手术。

2018年5月世界极限运动会挪威站,斯文复出,最终排名第9,没能上演王者归来,但再次回归赛场的斯文觉得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我觉得其实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准,比真正赢得奖牌更重要。只要我完成了自己计划中的动作,我依然会很满意。”他慢慢找回状态。2019年年初的世界极限运动会,拿到了一枚铜牌。那个熟悉的斯文渐渐回来了。

遗憾错过了平昌冬奥会,斯文的目标瞄准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我的目标就是来到冬奥会,并且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准,如果可以的话,也希望能登上领奖台。”

让肩膀经受了考验

马特·格雷厄姆

国籍:澳大利亚 项目:自由式滑雪

冬奥备战|坚持 磨难不阻前行

当承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比赛的云顶滑雪公园迎来零下19摄氏度的低温时, 远在南半球30摄氏度高温下的一个游泳池里,澳大利亚名将马特·格雷厄姆正一次次腾空入水,练习滑雪技术,期待能在自己的第三次冬奥之旅上夺得金牌。

这是澳大利亚奥委会介绍的该国选手近期备战冬奥会的情况。作为平昌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的亚军,今年27岁的格雷厄姆一个多月前在训练中不幸锁骨骨折。受伤四天后他接受了手术,“用13颗螺钉固定一块钢板”。感觉恢复良好后,他本月恢复了训练。

“今天我让自己的肩膀经受了一些考验,并且重新腾空,来逐步找回信心。我还过了一遍将在北京表演的技术动作。还好,我没有离开雪地太长时间,今天感觉还不错。”他说。

“我在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就要开始了。现在仍在澳大利亚的夏天里备战,感觉确实怪怪的,但也很令人兴奋。”格雷厄姆表示,上届冬奥会拿到一枚银牌堪称他的生涯亮点。他这一次在北京冬奥会上目标明确,就是再进一步,力争夺金。

“我对自己以及想在北京冬奥会取得的成就,抱有很高期望。这次受伤并不理想,但参加过前几届冬奥会的经验也是我的一个优势。”他说。

格雷厄姆使用的设施在位于布里斯班的澳冬奥训练中心。这个设施是建于游泳池上方、用于滑雪训练的跳台和滑坡。据介绍,选手从高处冲下时,滑行速度最快可达70多公里/小时,腾空后做技术动作,最后落入水中,有助于不断完善空中技巧。

视觉中国 IC photo供图

来源 冬奥会刊

编辑 耿寅昕

流程编辑 刘伟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