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和我的国家(2019年),《我和我的家乡》(2020年),《我和我的父亲》,国庆三部曲,正式跟随2021年国庆节。《我和我的父亲》被称为"永不太无聊的系列",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结构,用四个单元将光影视角聚焦在父母时代的故事上,给烈士流泪,给未来带来希望。根据猫眼的最新数据,《我和我的父亲》自2021年9月30日全国上映以来,票房收入已超过11亿元,成为中国大陆史上第91部票房超过10亿元的电影!

电影《我和我的父亲》最让人吃惊的是,第二部由章子怡执导,章子怡、黄玄主演。虽然这是章子怡的导演处女作,但作为导演并没有第一次的原始感觉,这充分反映了她这么多年的演艺生涯,让她对形象有了非常透彻的把控。
在影片中,母亲对儿子说:你要学会长大!在妈妈不在的时候,你得替妈妈照顾妹妹!
儿子向孔明灯许了个愿,说:妈妈,你不会死的!
这一刻,让我泪流满面!
在这个故事中,章子巍饰演她的母亲,从事一个我们可能从未听说过的职业:火药雕塑家。目前,火箭发射需要助推火药,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暂时无法被机器取代,即依靠"母亲"像"火药雕刻师"一样用人工雕刻出来。这项工作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离开火星,火药会瞬间点燃甚至爆炸,许多研究人员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所的火药雕刻师徐丽萍在2016年春节期间站在讲台上,备受瞩目的2015年"移动中国"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对徐丽萍的获奖感言是:每次持刀,都能听到他们的心跳。你在火药上是微雕的,你无法有所作为。这是千发,战备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主要武器,离不开你。就像你手中的一把刀,二十六岁。你是一个工匠,你是一个伟大的乡村工匠。
许丽萍小时候,母亲就是火药雕刻师,就像电影《我和我的父亲》中的小男孩一样。徐丽萍对母亲的工作感到好奇,想知道母亲的工作是什么。然而,每一次开口,母亲都严厉地拒绝了:"孩子不要问那么多,很危险!"
别让,让母亲不以为徐丽萍从技校毕业,毅然选择了母亲曾经工作的地方,那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所。那一年是1987年,许丽萍19岁。
1989年秋,一台国家重点战略发动机经历了连续两次试验失败,第三次试验,发现发动机表面有裂纹。为了尽快找到嫌疑人,修复表面,专家组决定成立搜救队,钻进发动机燃烧室挖出装满的火药,找出问题根源,修复药物表面缺陷。狭窄的发动机舱只允许一个人爬进去。作为突击队最年轻的队员,徐丽萍爬进发动机燃烧室,半膝半躺的姿势,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地挖火药,不敢有丝松弛。
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火药闻起来又浓又刺鼻,能让人头晕恶心一阵子。因此,每隔10分钟,必须爬出去呼吸,否则长期缺氧,腿软,爬不了,每次只能挖出四五克左右的火药。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我和我的父亲》中,章子一饰演的母亲在挖火药的钥匙上,会显得头晕目眩,身体不稳定。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徐丽萍作为代表的"火药雕刻师"在连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凭借超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进入危险的发动机燃烧室,以蚂蚁啃骨头般的挖出300多公斤推进剂,成功帮助专家组找到了故障, 为国家重点战略导弹发展计划的发展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电影《我和我的父亲》中,试驾一个接一个地失败了。专家组要求在场的"火药雕刻师"进一步缩小发动机火药表面的误差。在场的很多火药雕刻师都露出了难以完成的样子,只有章子怡的母亲举起了手,说她会努力达到不超过0.2毫米的粉末表面误差。据悉,表面精度合格后,直接决定了导弹的精确射程,0.5毫米的精度一直是实心发动机表面所允许的最大误差。而达到粉末表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的奇迹,不是导演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出自伟大工匠徐丽萍之手。
这是中国伟大的工匠!
也许他们的地位不高,连他们的名字都不为我们所熟知,但人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会忘记他们同样的名字:火药雕塑家!
让我们用电影《我和我的父亲》中的那首诗向他们致敬:生命是燃烧的东西,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宇宙是使死亡变得渺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