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我和我的父親"的深入分析:你知道一個叫做"火藥雕塑家"的職業嗎?

繼我和我的國家(2019年),《我和我的家鄉》(2020年),《我和我的父親》,國慶三部曲,正式跟随2021年國慶節。《我和我的父親》被稱為"永不太無聊的系列",延續了《我和我的祖國》的故事結構,用四個單元将光影視角聚焦在父母時代的故事上,給烈士流淚,給未來帶來希望。根據貓眼的最新資料,《我和我的父親》自2021年9月30日全國上映以來,票房收入已超過11億元,成為中國大陸史上第91部票房超過10億元的電影!

對"我和我的父親"的深入分析:你知道一個叫做"火藥雕塑家"的職業嗎?

電影《我和我的父親》最讓人吃驚的是,第二部由章子怡執導,章子怡、黃玄主演。雖然這是章子怡的導演處女作,但作為導演并沒有第一次的原始感覺,這充分反映了她這麼多年的演藝生涯,讓她對形象有了非常透徹的把控。

在影片中,母親對兒子說:你要學會長大!在媽媽不在的時候,你得替媽媽照顧妹妹!

兒子向孔明燈許了個願,說:媽媽,你不會死的!

這一刻,讓我淚流滿面!

對"我和我的父親"的深入分析:你知道一個叫做"火藥雕塑家"的職業嗎?

在這個故事中,章子巍飾演她的母親,從事一個我們可能從未聽說過的職業:火藥雕塑家。目前,火箭發射需要助推火藥,仍然是一個世界性的技術難題,暫時無法被機器取代,即依靠"母親"像"火藥雕刻師"一樣用人工雕刻出來。這項工作極其危險,稍有不慎就可能離開火星,火藥會瞬間點燃甚至爆炸,許多研究人員是以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對"我和我的父親"的深入分析:你知道一個叫做"火藥雕塑家"的職業嗎?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所的火藥雕刻師徐麗萍在2016年春節期間站在講台上,備受矚目的2015年"移動中國"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感動中國評選委員會對徐麗萍的獲獎感言是:每次持刀,都能聽到他們的心跳。你在火藥上是微雕的,你無法有所作為。這是千發,戰備飛彈,載人航天,每一件主要武器,離不開你。就像你手中的一把刀,二十六歲。你是一個工匠,你是一個偉大的鄉村工匠。

許麗萍小時候,母親就是火藥雕刻師,就像電影《我和我的父親》中的小男孩一樣。徐麗萍對母親的工作感到好奇,想知道母親的工作是什麼。然而,每一次開口,母親都嚴厲地拒絕了:"孩子不要問那麼多,很危險!"

别讓,讓母親不以為徐麗萍從技校畢業,毅然選擇了母親曾經工作的地方,那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所。那一年是1987年,許麗萍19歲。

對"我和我的父親"的深入分析:你知道一個叫做"火藥雕塑家"的職業嗎?

1989年秋,一台國家重點戰略發動機經曆了連續兩次試驗失敗,第三次試驗,發現發動機表面有裂紋。為了盡快找到嫌疑人,修複表面,專家組決定成立搜救隊,鑽進發動機燃燒室挖出裝滿的火藥,找出問題根源,修複藥物表面缺陷。狹窄的發動機艙隻允許一個人爬進去。作為突擊隊最年輕的隊員,徐麗萍爬進發動機燃燒室,半膝半躺的姿勢,用小鏟子一點一點地挖火藥,不敢有絲松弛。

發動機燃燒室中的火藥聞起來又濃又刺鼻,能讓人頭暈惡心一陣子。是以,每隔10分鐘,必須爬出去呼吸,否則長期缺氧,腿軟,爬不了,每次隻能挖出四五克左右的火藥。這也是為什麼在電影《我和我的父親》中,章子一飾演的母親在挖火藥的鑰匙上,會顯得頭暈目眩,身體不穩定。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徐麗萍作為代表的"火藥雕刻師"在連續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憑借超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進入危險的發動機燃燒室,以螞蟻啃骨頭般的挖出300多公斤推進劑,成功幫助專家組找到了故障, 為國家重點戰略飛彈發展計劃的發展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

對"我和我的父親"的深入分析:你知道一個叫做"火藥雕塑家"的職業嗎?

在電影《我和我的父親》中,試駕一個接一個地失敗了。專家組要求在場的"火藥雕刻師"進一步縮小發動機火藥表面的誤差。在場的很多火藥雕刻師都露出了難以完成的樣子,隻有章子怡的母親舉起了手,說她會努力達到不超過0.2毫米的粉末表面誤差。據悉,表面精度合格後,直接決定了飛彈的精确射程,0.5毫米的精度一直是實心發動機表面所允許的最大誤差。而達到粉末表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的奇迹,不是導演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出自偉大工匠徐麗萍之手。

這是中國偉大的工匠!

也許他們的地位不高,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為我們所熟知,但人們在民族複興的道路上不會忘記他們同樣的名字:火藥雕塑家!

讓我們用電影《我和我的父親》中的那首詩向他們緻敬:生命是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宇宙是使死亡變得渺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