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晚,由甘肃省甘南县藏族歌舞剧院演出的音乐剧《大马花》在兰州首演。摄影:任磊
新华社兰州5月18日电(记者丁思)"贫穷多深,你看叔叔的脸,镌上镌着皱纹,深浅,雨吹风,只是期待山外的阳光照耀......"17日晚,由甘肃省藏族歌舞剧院演出的音乐剧《大马花》在兰州首演。在舞台上,甘肃省周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晓轩"跑遍了全县19个乡镇的208个村庄,在贫困的山村和田野里留下了无数的足迹。
周渠县是深山沟,是国家级贫困县,是全国"三区三州"的深部贫困地区之一。张晓璇出生于周渠一个普通的藏族家庭,2003年随县第一个文科成绩进入中央国立大学,毕业后定居北京。2008年,当得知周渠受到汶川地震的严重影响时,张晓轩决定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工作。
该剧以中国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赣南藏族自治州周渠县扶贫办公室前副主任张晓轩的生平故事为题材改编。摄影:任磊
她曾担任村干部、副乡镇长、乡镇纪委书记、县扶贫办副主任等职务,常年奋战脱贫攻坚,奔历舟渠19个乡镇,走访8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成为全县扶贫形势的"移动数据库"和"生活词典",用心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2019年10月7日晚,张晓轩在乡下扶贫工作后,在返乡途中,车辆驶入白龙江,遇难。
张晓璇被无数周曲干部和贫困群众亲切地称为"最美的扶贫者"。该剧以全国优秀党员张晓轩为原型,赣南藏族歌舞剧场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排练,以创新的舞台艺术形式,缅怀张晓轩,"爱桑,方华永生"的时代英雄榜样。
该剧以张晓轩为原型,展现基层扶贫乾部形象。摄影:任磊
该剧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达方式,运用了综合、创新的表达形式,创造了歌曲、舞蹈、音乐等舞台形式的收藏。在创作中精心提升了舞蹈的美感,构图、服装、道具、灯光等,将舞台演绎与舞台制作深度融合,音乐以藏族音乐贯穿全剧,舞蹈编排以周歌浓郁民族风格为主的舞蹈。
音乐剧《大马花开》以张晓轩的人生故事为背景,以张晓轩自愿放弃在北京的工作,决心回到深陷贫困的家乡,投入扶贫事业开始,中间的七幕演绎,主要讲述了张晓轩血淋淋的基层前线奔跑, 在抗贫攻坚战中,群众无私奉献,不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宝贵的品质。
该剧编剧兼导演王凡琴表示,从一排开始到最终版,剧本写了13稿,舞美设计了400多幅画面。为了结合国际扇子和赣南特色的音乐剧,在音乐、服饰、舞美等方面的发挥,都充分融合了周曲的地理风格、民族风情、民间音乐,同时又带了大量的国际化、时尚前卫的元素。
"在这个节目中,有许多创新的表达形式。王说,在音乐上,将民间音乐和管弦乐音乐的原始生态相结合,在舞蹈之美中,利用三个坡道,结合升降机,营造出从山峦到深沟的场景,展现了舟崛的地形;
舞台上的歌曲和场景让观众流下了眼泪。"今天我有幸看了这部剧,通过网络查询了小轩的故事,得到了她和我都是校友,我为她感到骄傲,也非常感动。演出结束时,兰州老师白薇对媒体说,"正是跟这些老百姓在背后默默地为我们付出代价,只有这样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完整)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