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作者:澎湃新闻

注意:本文有很多话要说

由于毅执导的《南方车站的聚会》,由胡歌、桂伦镁、廖凡、万曦等人主演,入围了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是华语电影的"单一种子"。虽然决赛没有获奖,但仍然收获了不少好评,戛纳杂志2.7分(总分4分)并不低。在戛纳电影节之后,影迷们都期待着影片从12月6日起在全国上映。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南站派对"海报

生于1968年,闫毅男,在电影界以编剧闻名,他参与编剧的《爱到尽头》《洗澡》等作品都有名声。2003年,他成为导演,他的处女作《制服》获得了国际奖项;2007年,他的第二部电影《夜行列车》入围戛纳电影节焦点单元;然后在2014年的柏林电影节上,他凭借《烟花日》获得了金熊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男主角银熊奖。颜毅男的作品少而精致,而他的电影风格在第六代导演中独树一帜,五年后推出的《南站党》,自然受到了关注。

具有宿命论感的黑人电影

《南站派对》依然是一个犯罪主题,他也是一个男人,一个情人。

那是2009年在武汉城村。周泽农(胡歌饰)是一个汽车盗窃团伙的小头目,在一场帮派对帮派的利益分配斗争中,他的哥哥被残忍地切断了,他也差点丧命。在逃跑中,他把警察误认为是一个敌对团伙,开枪打死了一名警察。警方发出奖励通知,举报周泽农的人有权获得30万的奖励。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胡歌 饰 周泽农

周泽农的人在30万元左右。周泽农希望他五年的妻子杨淑君(万曦饰)报告他获得了赏金,他终于可以为妻子和孩子做这件事了。周泽农让前哥华华(池道饰)帮忙找妻子的下落。没想到,华华自己也玩了算盘,他让游泳运动员刘爱爱(桂纶镁饰品)引诱周泽农进入警察陷阱,答应做某事,给刘爱爱2万元。帮派势力也想杀周泽农——毕竟他知道的帮派秘密太多了,他们也发现了华华,华华还是以刘爱为诱饵。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桂伦镁 饰 刘爱爱

在刘爱的压迫下,在各方的压迫下,在不得不充当华华的傀儡的同时,她也想独自吞下30万元,但在引诱周泽农的过程中,她和周泽农也有一种暧昧的感情,而周泽农的妻子却藏有感情......

虽然这是一部犯罪故事,但并不是我们平时想象的那种犯罪悬疑片——情节强烈、节奏强烈、悬念强,最终主题指向正义胜过邪恶,惩罚邪恶,等等。《南站派对》更多的是关于一部黑人电影。颜毅男是黑人电影的忠实信徒,早期的"制服""夜行列车",是他的黑人电影习惯,最后在"日烟"中融合,而现在的"南方站党"则是黑人风格的强化和延续。

黑人电影不是一个容易定义的概念,正如美国著名影评人詹姆斯·纳雷莫(James Naremo)所说,"识别黑人电影总是比定义黑人电影更容易。到目前为止,评论家们似乎在争论黑人电影是一种类型还是只是一种风格。本文倾向于认为,黑色电影是一种成熟的电影类型,它有自己的一套故事体系和审美风格。

黑色电影首先是指好莱坞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初,以私家侦探、警察、蛇蝎美女为主角元素,主观叙事、非线性时间、结局不完善、不道德英雄为叙事特征,视觉风格颓废而压抑,反映了犯罪片悲观宿命论的色彩。例子包括马耳他之鹰(1941),双重补偿(1944),洛拉的秘密历史(1944),邮递员总是响两次(1946)。

黑人电影的兴起,首先是由于当时"黑色小说"在美国出版市场的普及。黑色小说是一部犯罪惊悚片,但它充满了忧郁的情绪和浪漫的孤独,比如雷蒙德·钱德勒的著名小说《漫长的告别》。当时,许多黑人电影都是根据黑人小说改编的。但从根本上说,这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的盛行有关,以及悲观主义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社会障碍。这就是为什么虽然黑色电影有惊悚片、犯罪、悬疑、刑事调查、暴力、情色等元素,但它并没有诉诸叙事快感,而是向观众传达一种心理上的负面情绪。

因此,黑色电影的核心象征是电影中无处不在的绝望感和宿命论。英雄就像被扔进这个世界,他可能无意中犯了一个错误,却无处可救赎,无法挣脱。面对强大的命运,人只是一头被困的野兽。

当黑人电影成为一种成熟的类型时,类似的主题和风格继续出现。许多黑人电影的典型特征都出现在颜毅的《日烟》和《南站聚会》中。例如,它们都有诸如谋杀,暴力,血腥,欲望,夜晚,霓虹灯,阴影,雨等元素;在两部电影中,吉伦镁的角色都偏向于"蛇蝎美女",而廖凡只是扮演警察的角色,对应着"侦探"。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在《日煙》中,吉伦镁也扮演着与《蛇蝎美女》类似的角色。

当然,至关重要的是,两部电影都利用耸人听闻的色彩,聚焦于陷入命运漩涡的破碎角色。

"南站派对",在这次逃生狩猎中,周泽农是猎物,刘爱爱不是猎人,她就是受不了诱饵。周泽农和刘爱爱早已落入命运的陷阱。他们是在社会底层挣扎的零人,就像破碎的建筑物将被拆除或遗弃,在裂缝中生存,或自毁,或冒险。当然,他们不是无辜的,按照三视党的判断,周泽农简直是令人发指,但在这次对他的追捕中,人类的自私、背叛、怯懦也是畅通无阻的,而这样的狩猎,也许在周泽农偷车杀人之前,已经开始了。

在黑色电影中,没有什么是绝对对错的,导演无意做那些懂得最基本的常识判断的人,电影更关心的是那些模糊、暧昧、灰色的命运区,最后发出了长长的叹息。

"在不连贯的暴力中有一种梦的味道。

除了主题层面,黑色电影在视听层面也是自成一体的。在《出租车司机》编剧保罗·施拉德(Paul Schrader)的《黑色电影笔记》(Black Movie Notes)中,他总结了黑人电影的一些常见技巧,并进行了简要总结:

1、大部分场景都是由夜灯设置的。

2、宁愿用斜杠和竖线,也不愿使用水平线...斜杠旨在拆分屏幕并使其不安和不稳定。光线以奇怪的形状射入黑色胶片的杂乱房间 - 锯齿状的四边形,钝的三角形,垂直的狭缝 - 并且怀疑窗户是用刀切割的。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斜杠切开了屏幕,而演员只露出半张脸,营造出一种不安的感觉。

3、为演员和现场提供相同的照明强度。演员往往隐藏在城市夜景的真实画面中,更明显的是,他说话的时候脸上总是被遮住。

4、构图张力优先于身体动作。典型的黑色电影宁愿使用摄像机在演员周围移动镜头,也不愿让演员的身体动作控制场景。

5、近乎弗洛伊德式的对水的执着。空旷的黑色街道几乎总是在晚上随着新的雨水而发光,雨水和戏剧性的量也随之增长。除了小巷,码头和码头是最受欢迎的聚会场所。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电影中经常下雨

6、偏爱浪漫叙事。

7、经常使用复杂的时机来增强绝望感和时间流逝感。

在这七种技术中,前五种是视听技术,这足以看出审美风格对黑人电影的重要性。不难发现,无论是黑暗的场景、躁动的光线,是影中演员的脸,还是雨夜空荡荡的街道,黑色电影的审美风格传达了一种与电影主题宿命论相称的信息,它所创造的整体视觉效果是死的, 寒冷和忧郁。

在《日烟》中,燕仪男性的形象风格已经成熟。故事发生在一个白雪皑皑的东北小镇,寒冷空旷的街道,拥挤的公共汽车和低矮破旧的建筑物,给人一种寒冷和沮丧的视觉感觉。除了夜景,大部分白天的景物都是低角度照明,有一种灰暗的气氛。影片中对尸体和溜冰鞋的杀戮是残酷的;各行各业的男人,吴志真,都是情色的;从面条上吃的人眼球是怪诞的;白天的烟花太棒了。

到了"南站党",颜毅男进一步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故事发生在武汉,破碎的桶楼、被迫的小巷、猩红色的光芒在漆黑的夜晚,包括这不断的雨,都是男性营造氛围的工具。

《南站派对》是85%的夜剧,就像电影的前25分钟一样。但片中的夜景并不是单一渲染黑暗的气氛,夜晚在男性镜头下带有一种等级感。这要归功于霓虹灯,阴影和声音的独特使用。

这部电影充满了超亮的霓虹灯元素,无论是霓虹灯,电动汽车的霓虹灯,广场舞鞋的霓虹灯,还是玩具的霓虹灯......他们耀眼的光线和破旧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所以他们的红色是"悲伤的红色",黄色是"黄色";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电影中有很多霓虹灯元素

还有阴影。很多时候,当他在展现人物的状态时,他不是通过镜头的现实主义本质来呈现的,而是通过他对齐的阴影来呈现的。有时阴影只是一种视觉上的改变,有时是一种情感的烘烤,人物的恐慌、恐慌、失落都放在了剪影上,再加上音效的辅助,让观众充分想象到的恐慌。

影片中一个震撼的影子,是周泽农和警察,敌人在黑暗中在桶楼里追逐,人物不在画面中,镜头瞄准的是月光照亮的楼梯角落,周泽农的影子跑上楼梯,墙上的身影不断"就位"奔跑,身影越来越大, 喘着粗气越来越多,紧张充斥着整个屏幕。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这是一个有利于视觉效果的阴影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这是一个有气氛的影子

在南站使用声音也是一个很好的用途。在这样一场高度紧张的狩猎中,危机无处不在,影片的人物和观众,心思难,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哪扇门会打开,会有敌人跑出来,不知道远处的巨大声音是不是子弹的声音。每一次,都会响起一声巨响,不仅吓到电影中的人物,也让观众紧张起来。就像市中心市场里那两个爆米花的声音,就像一扇铁门在黑暗中突然被推开的声音。

观众在电影中看到暴力并不难,但它在视觉上是美丽的,很少有导演能做到。《南站派对》既有令人毛骨悚然的纯粹暴力场面,比如周泽农的哥哥在摩托车上被叉车砍断,也有非常暴力的美学,比如透明的雨伞穿过肚皮,雨伞张开,透明的雨伞上散落着鲜血。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可怕的叉车切割头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雨伞刺穿腹部和等离子喷雾

高水平想象力的另一个元素是动物。其中一场追逐发生在动物园里,角色们在动物的凝视下在恐怖和蒙太奇中逃离,营造出一种恐慌的气氛,并与角色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动物的眼睛和英雄逃脱蒙太奇处理

由两位法国影评人雷蒙德·博尔德(Raymond Boulder)和艾蒂安·肖默顿(Etienne Chaumerton)出版的《美国黑人电影全景》(Panorama of American Black Films)用五个词来形容黑人电影,"梦幻"、怪诞(离奇)、色情、矛盾和残忍,并得出结论,黑人电影"在这些不连贯的暴力中尝到了梦的味道"。《南方车站的聚会》非常适合梦境的味道,在这个梦境中,人物在这个光与土、想象、紧张压抑的梦境中无根飘扬,恐惧而不安,要么寻求死亡,要么偷窃。

演员表演的强烈风格化或限制

强烈的风格化使得《南站聚会》看起来像是另一种,也许它的市场前景也不那么乐观。但仍然鼓励观众看一看。汉语电影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比如颜毅男性如此强烈的风格化,或多或少与德国表现主义的形象风格相得益彰,这是非常罕见的。把燕仪男性放在电影史上可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就华语电影而言,这是独一无二的。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易逸男性的形象风格独一无二

诚然,当然,这部风格化的电影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即导演的风格会占上风吗?毕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除了风格,还有叙事、表演等等。

就像碧娟的《地球上的最后一夜》一样。当bicegy风格成为电影最大的标签时,大多数观众无法理解故事的内容以及演员在做什么。观众们也担心,《日烟》之后的《南方站派对》,会像《路边野餐》之后的《地球最后的夜晚》一样,制作资金更充足、更丰富、更精致,但少了那种粗糙的生命力?

坦白说,《南站派对》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影片的男性风格依然势不可挡。例如,电影中的大多数角色都是扁平的;因为刘艾身处冲突的漩涡中,她是片中为数不多的(或唯一一个)有更多发挥空间的角色之一。

让我们具体来看看胡歌饰演的周泽农。这个角色很复杂,比如为什么他五年没见到妻子和孩子,为什么他想把赏金留给妻子和孩子,而不是逃跑。但在电影中,这是画面的一部分。在厦门的一次特别放映采访中,胡歌谈到了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这个角色已经五年没有回家了,他觉得自己不会给妻子和孩子一个美好的生活。我把他想象成一个绝望的人,生活在边缘的底部,直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值三千美元,并给了他新的支持。"但在电影中,观众没有看到它,角色行为的动机也不清楚。

这并不是说胡歌演得不好,而是对男性对风格的尊重,导致他的叙事选择,更倾向于可能不那么叙事化而是程式化的桥段,同时消除那些必要的铺路,这也限制了演员的表演空间。著名导演谢飞在《豆瓣》上给电影《三星》打了个电话,他说,"导演拍黑色犯罪片的技巧非常好,但少数主要角色都是瘦弱、空虚、血腥、杀戮、色情虽然很多,但都加不了电影的分量。"

但对于胡锦涛来说,《南站派对》依然是一大突破。胡歌年轻时成名,"贤建琦"曾被称为"古装偶像剧中的第一人"。2015年,随着《伪装者》和《榜单》的相继成功,胡歌再次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但在2016年之后,胡锦涛没有接拍任何电视节目。在当时戛纳接受于晨报采访时,胡厚崑表示,他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情绪低谷,"大概感觉自己处在事业瓶颈之中,但我不想重复了,因为一旦你塑造了某种类型的成功角色,或者某种感觉,那么来到你的戏几乎一样, 或类似的东西。"

《南站派对》:非常男性

胡歌很好地呈现了角色的状态

胡歌没有趁热,多拍多自我重复,他想挑战自己,想有新的突破。《南站集结》是他走向大银幕、蜕变的好机会。观众依然能感觉到胡歌进入了周泽农的状态,无论是瘦弱的身体、棕黑色的脸,还是警觉或疲惫的眼睛,都是一幅复杂的死神站立的形象。

唯一可惜的是,影片只展现了角色的状态,并没有给演员足够的空间去展现角色复杂的内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