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磨蹭、拖拉、没时间观念?五个小妙招从根本解决问题|孩子教育

您的孩子有拖沓磨蹭的表现吗?据大陆统计数据显示,7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对于孩子而言,拖延是家常便饭。无论是作业上的拖延还是生活中的拖延,家长们对孩子们的磨磨蹭蹭煞费苦心,但总是收效甚微,甚至还遭到孩子们的抵触。长期的拖延不仅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还会影响孩子们的习惯形成。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山东省家庭宣讲团专家、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一级教师衣翠凤与我们共同探讨如何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相关问题。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影响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说:时间管理能力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学习效率决定学习成绩。而拖拉磨蹭的孩子,正是缺少时间管理能力。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总能把学习安排好,自愿主动地把作业做完,还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学习效率高的惊人。反观不会时间管理的孩子,不仅做事慢,浪费时间,而且自制力很差,容易情绪低落、受挫。这样一加一减之中,时间长了,差距自然会拉大。

按照孩子成长规律,小学时期建立起来的习惯将会在初二及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明显地显现出来。拖拉磨蹭习惯一旦养成,除了会影响学习,还直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这些孩子自制力和规划能力都比较差,长大以后不懂得规划,将会失去生活目标。明明是一件可以去享受,值得去努力的事情,却在拖拉之后变得很槽糕。负面的感觉和具体的事情连在一起,最终负面情绪会无法剥离。多次拖拉磨蹭之后,更会让孩子封闭自己,缺乏创造力,越来越不自信,对事物缺乏兴趣,对要做的事情轻易放弃,处处落后于人。

孩子有拖延症

家长应如何引导?

1. 培养专注力

好奇心是每个人的天性,不仅孩子,大人也容易受外界新鲜事物的诱惑和影响。当做一件事情时,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就很容易发生转移,当孩子回过神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做事的效率自然低下。所以,家长应该尽量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给孩子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2. 让孩子认识到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它买不着、借不到、留不住、回不来。你要磨蹭它就会悄悄溜掉,只有珍惜它、抓紧它,才会“延长”它。

3. 让拖延付出“代价”

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拖延的坏毛病,一方面又忍不住出手帮助孩子,纵容孩子。其实,某些时候,让孩子吃吃“苦头”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后果承担法。孩子承担了后果之后,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4. 让孩子体验到“快”的好处

只有孩子发自内心地觉得做事快,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起来。生活中,当孩子积极的完成了作业之后,家长总是更为积极地为孩子搜刮来更多的试卷、习题、练习册,美其名曰“熟能生巧”。殊不知,在孩子看来,做事情快非但没有为自己赢来更多的自由时间支配,而是更多的任务加身,试问他又怎么会继续快马加鞭提高速度呢?所以,将孩子提速之后赢得的时间真正交由他支配,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快”。

5. 让孩子学会制定计划

有拖延症的孩子一般不太会制定计划,他们普遍认为制定计划并没有什么用。而事实上,计划会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井井有条。为什么拖延症患者会那么质疑计划的有效性,因为他们往往会认为把日程表排满就是个好计划,但其实会制定计划的人一定会有效地安排学习和休闲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学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