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磨蹭、拖拉、沒時間觀念?五個小妙招從根本解決問題|孩子教育

您的孩子有拖沓磨蹭的表現嗎?據大陸統計資料顯示,75%的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對于孩子而言,拖延是家常便飯。無論是作業上的拖延還是生活中的拖延,家長們對孩子們的磨磨蹭蹭煞費苦心,但總是收效甚微,甚至還遭到孩子們的抵觸。長期的拖延不僅導緻孩子學習成績下降,還會影響孩子們的習慣形成。

本期節目邀請到了山東省家庭宣講團專家、山東省福山第一中學一級教師衣翠鳳與我們共同探讨如何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相關問題。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的影響

美國兒童教育專家說:時間管理能力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學習效率決定學習成績。而拖拉磨蹭的孩子,正是缺少時間管理能力。懂得時間管理的孩子總能把學習安排好,自願主動地把作業做完,還有時間培養興趣愛好,學習效率高的驚人。反觀不會時間管理的孩子,不僅做事慢,浪費時間,而且自制力很差,容易情緒低落、受挫。這樣一加一減之中,時間長了,差距自然會拉大。

按照孩子成長規律,國小時期建立起來的習慣将會在初二及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明顯地顯現出來。拖拉磨蹭習慣一旦養成,除了會影響學習,還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工作和生活。這些孩子自制力和規劃能力都比較差,長大以後不懂得規劃,将會失去生活目标。明明是一件可以去享受,值得去努力的事情,卻在拖拉之後變得很槽糕。負面的感覺和具體的事情連在一起,最終負面情緒會無法剝離。多次拖拉磨蹭之後,更會讓孩子封閉自己,缺乏創造力,越來越不自信,對事物缺乏興趣,對要做的事情輕易放棄,處處落後于人。

孩子有拖延症

家長應如何引導?

1. 培養專注力

好奇心是每個人的天性,不僅孩子,大人也容易受外界新鮮事物的誘惑和影響。當做一件事情時,如果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注意力就很容易發生轉移,當孩子回過神來,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做事的效率自然低下。是以,家長應該盡量排除外界環境的幹擾,給孩子一個安靜舒适的學習環境。

2. 讓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價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财富,它買不着、借不到、留不住、回不來。你要磨蹭它就會悄悄溜掉,隻有珍惜它、抓緊它,才會“延長”它。

3. 讓拖延付出“代價”

家長一方面希望孩子改掉拖延的壞毛病,一方面又忍不住出手幫助孩子,縱容孩子。其實,某些時候,讓孩子吃吃“苦頭”也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後果承擔法。孩子承擔了後果之後,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自己加快速度。

4. 讓孩子體驗到“快”的好處

隻有孩子發自内心地覺得做事快,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起來。生活中,當孩子積極的完成了作業之後,家長總是更為積極地為孩子搜刮來更多的試卷、習題、練習冊,美其名曰“熟能生巧”。殊不知,在孩子看來,做事情快非但沒有為自己赢來更多的自由時間支配,而是更多的任務加身,試問他又怎麼會繼續快馬加鞭提高速度呢?是以,将孩子提速之後赢得的時間真正交由他支配,他才會積極主動地“快”。

5. 讓孩子學會制定計劃

有拖延症的孩子一般不太會制定計劃,他們普遍認為制定計劃并沒有什麼用。而事實上,計劃會讓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井井有條。為什麼拖延症患者會那麼質疑計劃的有效性,因為他們往往會認為把日程表排滿就是個好計劃,但其實會制定計劃的人一定會有效地安排學習和休閑的時間,而不是一味的隻知道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