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人,出生在沙皇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她12岁。
她在苏联完成了学业,但她的许多观点与"主流"不一致。
20岁时,她获得了出国的梦想签证,第二年她来到美国,在那里她与祖国分离。
在美国,她写了很多有思想的作品,在文学界独树一帜。
她花了一生的时间为一个自由系统而哭泣,并留下了一句名言:
她是安·兰德。
1、烧掉女孩的日记
1905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一对姓"罗森鲍姆"的犹太夫妇生下了一个名叫爱丽丝·季诺维也芙娜·罗森鲍姆的女儿。她是未来的安·兰德。
虽然罗森鲍姆夫妇是犹太人,但他们不相信犹太教,并且通常拒绝各种理论。
这种世界观对安·兰德有很大的影响。
安·兰德的家人订阅了一本面向男性读者的小说杂志,年轻的安·兰德很早就经常阅读。
年轻时,她喜欢故事中的一名印度军官:他通过个人努力在神秘的印第安山谷中做出了非凡的功绩。
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贯穿了安·兰德的一生。
圣彼得堡处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大动荡的最前沿。
安·兰德的父亲是一家药店老板,但他经营多年的药房被新的布尔什维克政权没收了。
这个家庭试图逃离革命的风暴,并把家搬到了克里米亚,那里还没有受到红色风暴的影响。
在此期间,安·兰德开始写日记,其中许多是关于苏联 - 俄罗斯呕吐物的。
不幸的是,好时光并不长,四年后,苏联和俄罗斯占领了克里米亚。
16岁的安·兰德(Ann Rand)不得不烧掉她的日记。
但她憎恶那些不能自由表达的社会。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并被圣彼得堡的一所大学录取。
在安兰德大学期间,新兴的苏联得到了加强。她开始寻找机会试图离开这个国家。
2.如果美国受到战争的威胁,我会用我的肉体保护它
大学毕业后不久,安·兰德(Ann Rand)设法获得了前往美国的探亲签证,1926年初,21岁的她第一次离开美国,乘船抵达美国。
船只停靠在纽约港口,安·兰德(Ann Rand)看到纽约各地的摩天大楼时,抬头望向这座城市。
"我想放弃世界上最壮观的日落,永远告别我的祖国,只是为了看看纽约市的摩天大楼。
从那时起,她在美国扎根。
她以前没有学过英语,但她在短时间内学会了这门语言,并开始写作。
她正式改名为安·兰德(Ann Rand),这是英语国家更常见的名字。
安·兰德(Ann Rand)来到好莱坞写剧本,有时还担任演员。
在好莱坞工作时,她遇到了一位年轻的演员弗兰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他深深地爱上了他,并追求着他。
两人于1929年结婚,这段婚姻持续了50年,直到奥康纳于1979年去世,享年82岁。
在大萧条时期,安·兰德没有失去工作。她没有"贾小姐"或"文学"的架子,主动申请一些"低端作品",如抄写员、群众演员等。虽然生活不容易,但食物和衣服也不用担心。
作为一名剧作家,安·兰德取得了一些成就。
她在1930年代初写了《红色棋子》,并被环球影业收购。
1934年,安·兰德完成了在百老汇演出的《1月16日之夜》。
这是一部试演剧,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观众在节目中被选为陪审员,因此这部剧有两种可能的结局。这种方法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
除了写剧本,安·兰德还写了小说,包括《源头》和《阿特拉斯耸耸肩》。
这些小说一开始,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后来却赢得了不少赞誉和荣誉,仍然经常卖出去。
安·兰德(Ann Rand)对个人主义的美国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她将美国视为自己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西点军校发表讲话时说:"如果美国受到战争的威胁,我会用我的肉体保护它!""
安·兰德反对法西斯主义,但经常公开批评罗斯福的许多政策。
由于担心"新政"会结束大萧条,也会留下国家干预过多的后遗症。
当时,这种观点有点超前。在文化世界中,安·兰德(Ann Rand)是另一种选择。
然而,1970年代的"滞胀"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安·兰德的一些观点并不令人担忧,甚至没有洞察力。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中年和老年人的安·兰德(Ann Rand)在美国形成了自己的社区。社区中的铁粉将安·兰德视为精神导师,并声称自己是她的弟子。
安·兰德和他最信任的弟子布兰登都是老师和恋人。
但布兰登爱上了兰德的另一位支持者。
当布兰登向兰德解释真相时,兰德无法接受,双方分手了。此后不久,兰德公司社区也分裂了。
负责保护美国自由的安·兰德(Ann Rand)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和许多文学作品。但她的一些行为是武断的,包括不容忍门徒,粉丝,挑战她的权威。
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
3、阿特拉斯耸耸肩
安·兰德的杰作是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
这本书想象了一个由自私和精明的商人、科学家、艺术家和其他社会精英组成的外星世界。
在这里,支撑一切的不是道德,而是金钱,金钱被视为崇拜的偶像,自由交换和公平正义的象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创造者和思想家。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张纸醉金粉,充满了个人主义的铜味,是邪恶的,堕落的。
总有一天,这些自私的"财富阶层"会罢工并离开。
结果,土地被公众接管,并实现了"尽一切努力,按需"的制度。
起初人们很开心,觉得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才能;
但很快,"磨外工"成为社会常态,没有人愿意做越来越多的工作。
因为懒惰的人处于"按需不匹配"的机制中,也不必担心食物和衣服。而脚踏实地的人,即使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在"杀富必穷"面前的税收,他们得到的也很少。
一个排斥资本、财富和自身利益的社会陷入了困境......
在这部小说中,安·兰德详细阐述了他的哲学:
以自身利益为导向的自由贸易是创造财富的唯一途径。
相反,那些鼓吹"钱是恶"的人应该小心谨慎,因为他们很可能试图以道德为幌子窃取公共福利。
一个人不应该为别人而活,也不应该要求别人为自己而活。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这样的生活规范,比所有其他类型的道德都高调。
1957年出版的《阿特拉斯耸耸肩》第一版迅速成为畅销书,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价值观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即使是那些反对她的人也不能忽视她。
在他的晚年,反对当时的总统吉米·卡特的安·兰德支持候选人里根。
里根于1980年底当选总统。这时,安·兰德(Ann Rand)在周围发言,为里根的"小政府"政策挥舞着旗帜。
1981年,安·兰德(Ann Rand)在一次演讲后感到不适。当她回到家时,她病不起。
次年(1982年),安·兰德去世,享年77岁。
安兰的其他作品,包括另一部小说《源头》(The Source),也是自那以后一直存在的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