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字趣谈:或(441)

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汉字趣谈:或(441)
汉字趣谈:或(441)

汉字趣谈: 或

"或"(huo4),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或"字有多款不同的写法,构字基本符号是"囗"和"戈","囗"表示"城邑,集居地,方国、族群"等目标地,"戈"表示"兵器、士兵、武装力量"。两形会意用武装力量守卫自己的"城邑"、"方国"、"族群"。

上古时代,方国与方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为争夺领地、抢劫财物,到对方强抢女人而发动战争,战争几乎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只有武装自已,只有用"戈"才有可能守护住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金文的"或"字左边是在"口"的上下加一短横,以表示这一区域,右边是"戈",表示用武装力量守卫这一地域之意。小篆承续金文字形,隶变后楷书写成"或"。

"或"的本义是用武装守卫这一区域。说文解字:"或,邦也。" 《何尊》铭文:"余其宅茲中或。" 意为:在这里(大邑商)建造政治中心,从这里治理中国。("何尊"是1963年在陕西宝鸡市贾村镇岀土,尊内有铭文122字,其中载有周武王在位时决定建造洛邑的内容:"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茲中或,自茲乂(yi4)民。"这是大陆在出土的文物中首次出现的"中国"一词,其意义十分重大。)

"或"也表示疆界,边境。《毛公鼎》铭文:"康能四或(域)。"(对周围诸侯国恩威并施。)

"或"词义改变后假借为代词,表示有的(人、事、物等)。《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或"作副词,表示也许。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作语气词,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那怕是一个五尺高的小孩子到市场去买东西,也没有人欺骗他。即通常所说的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