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缘何成了父母和孩子的“紧箍咒”

01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出自《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大意是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求助齐国,但齐国要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才能帮助赵国。但赵太后偏爱幼子,不肯答应。左师触龙,反其道而行之,讲述了如果赵国危机,长安君如何安身立命,才说服了赵太后。解除了赵国的危机。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缘何成了父母和孩子的“紧箍咒”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在刚刚完结的电视剧《知否》中,这句话多次刷屏,顾家大郎说过,小秦氏等都说过。之前,大热的电视剧《甄嬛传》的最后一集中,已经成为太后的甄嬛也说过。

可以说,这句话是对任何父母的任何行为的最佳解释。其实,这句话的通俗说法就是“都是为了你好”。

但这句话似乎成了父母和孩子的双重魔咒。

02

根本原因就是在于父母和孩子对未来的

不同预期

一旦彼此需求不匹配,父母们所有对孩子的帮助,所有的“为了你好”,反而在孩子们看来,都是“障碍”。

就好像,《知否》中的小秦氏,倾尽自己一生心力,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顾家的第三子承袭爵位。搞得整个家族,家族不睦,彼此仇视,而且桩桩件件都是要人性命的事情。但是,她的儿子,顾老三,只想过平静的日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跟自己的二哥哥和睦相处,一家人能够好好地在一起生活。小秦氏在解释自己所的一切的时候,也说过“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我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呀”。可是,顾老三根本不领情,还要搬出去住。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缘何成了父母和孩子的“紧箍咒”

所以,强加在孩子身上的“父母爱”、“计深远”、“为你好”,一方面让父母们在“为孩子谋划”的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根本停不下自己的脚步。当孩子们不领情的时候,还会非常痛心疾首地“控诉”孩子“不孝”、不懂父母心等等。另一方面,孩子们被父母这种极具控制感的爱紧紧地束缚着,既不想接受父母的安排,又不想让父母太过伤心。

这样一来,父母和孩子站在了对立的两边,不停地消耗着自身的能量,无暇投入到更具有意义的工作当中去。而是将很多的心力和智慧都用在了彼此周旋当中。父母希望,孩子能听自己的话,越多越好;孩子希望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空间和自由度越大越好。

03

那是不是说,父母就不为孩子谋划了呢?当然不是,但这种谋划要“适时而止”。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为孩子“谋划”。这里的“谋划”是指,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独立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

具体来说包括这些内容:

1.0-3岁,尽可能地位孩子提供探索的空间,不要因为怕脏而制止孩子爬上爬下或是禁止孩子用颜料画画。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自己的内心形成更多的“控制感”。当然,可以多带孩子出去旅游、看儿童剧,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记不住就不进行这些活动,要知道人的大脑非常神奇,且有无限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孩子的一生更有助益。

2.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了幼儿园生活。在家里,父母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并且帮助孩子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如自己吃饭,穿脱简单的衣服等等。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3.6-12岁,小学初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探索学习方法。这些都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软技能。

4.12-18岁,初高中阶段的孩子,处于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形成的阶段,在自己生活料理方面已经基本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这个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给与恰当的引导,而不要再事无巨细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当中。担心孩子早恋的父母,可以教给孩子们一些必要的生理方面的防护知识。

5.当孩子们进入大学的校门,Ta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父母要做的就是尽量尊重孩子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事业的选择。这一点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难。因为代际差异的存在,必然导致观念的差别,当孩子要挑战家长一生形成的价值观非常困难。彼此合理、良性的沟通,才是养育子女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缘何成了父母和孩子的“紧箍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