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2004年12月15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三,台北街头一如往日,上班族行色匆匆,游客指着不远处的101大楼拍照留念。位于石牌路的台北荣民总医院外聚集了各路记者,他们等着要播报一个大新闻。

医院的一间病房内,一位呼吸困难、满脸倦意的老人,她用深邃的目光环视整个房间,想要再看一眼陪伴在身边的亲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到了灯枯油尽的时候,医生也回天乏术。

她注视着医生,似乎用尽全身力气问道:

“我死了以后,可以不可以和我的先生葬在一起?”

面对老人突如其来的问题,医生有些尴尬,这个问题分明超出了医学范畴,身后事怎么能是主治医生所决定,再说了这位老人葬在何处也是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医生无助地看向老人家属,而家属们则难过地落泪,他们知道老人对于丈夫的爱是刻骨铭心的、至死不渝的、难以割舍的。

就在这一天,老人永远地离开了,各大报纸争先报道,蒋经国的夫人蒋方良因肺部肿瘤导致呼吸衰竭离世,享年88岁。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经国和蒋方良

蒋方良离世的消息开始传播,台湾许多年轻人一头雾水,蒋方良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似乎有些陌生,如果不提蒋经国压根不知道她是谁。事实上,蒋方良是一个沉默寡言、不问政事、深居简出的女人,在声名赫赫的蒋家,她一直游离在聚光灯以外。

蒋方良,原名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是白俄罗斯人,于1916年出生在苏联叶卡捷琳堡,这是一个用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来命名的城市。

芬娜的祖上是贵族,不过等她出生后俄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族也从金字塔的中部跌到了底部。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相继离世,只能和姐姐安娜相依为命,在大时代面前,姐妹俩的命运犹如浮萍。

1932年芬娜被安排在位于西伯利亚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在以男人为主力的重型机械厂,芬娜的出现让许多人眼前一亮。她年轻貌美,虽然命运多舛却依然能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工友们公认的“厂花”。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方良

设想一下,如果芬娜到了结婚的年龄,以她的家庭出身,应该会和厂里面的某个工友结婚、生子,然后接受卫国战争的洗礼,抚平战争创伤,在苏联广袤的土地上度过余生,湮没在时代的浪潮里。

历史没有如果,芬娜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男人。

1925年蒋经国在经过蒋介石同意后,远赴苏联留学,他先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在那里度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后,突然听到了有关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消息。蒋经国受到父亲的牵连,被贬到西伯利亚当列兵,后来进入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工作。

苦闷和忧郁占据了蒋经国的内心世界,一系列的遭遇让他不得不去适应。蒋经国和芬娜的相遇有多个版本,在他的回忆录里则讲述了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让两人的相遇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芬娜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突然窜出一个醉汉挡住了她的去路,行为有些失态,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芬娜惊慌失措。在楼下散步的蒋经国正好目睹了这一幕,他大喊了一声,企图制止住醉汉的进一步行动。醉汉看着瘦小的蒋经国,很不屑地朝他挥动了拳头,蒋经国灵活地躲开。两人很快扭打在了一起,人高马大的醉汉占据了上风,打斗声引起了其他工友的注意,在多人的努力下才将醉汉制服。

芬娜看着受伤的蒋经国有些难为情,眼前的英雄是为了救自己才受的伤,别看他个头不高身体瘦弱,却敢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出手相助,这让芬娜很是感动。在得知英雄名叫尼古拉后,芬娜深深地记住了这个名字,原本在两条平行线上的人,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

芬娜是个善良的姑娘,她为蒋经国缝补衣服、打扫卫生,她的这些举动蒋经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与此同时蒋经国了解了芬娜的悲惨遭遇后,展现出极大的同情。几番接触下两颗滚烫的心越靠越近,发现彼此是对方生命中的另一半,一段真挚的爱情就此开始。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时间悄然流逝,蒋经国感觉到芬娜带给她的不仅仅是美好的爱情,更是身在异国他乡逆境中的心灵慰藉。经过几年的相知相爱,两人到了结婚的年龄,芬娜渴望和蒋经国走入婚姻的殿堂,但蒋经国表示自己必须要写信征求父亲的同意,在忐忑不安中他们等来了蒋介石的回信,信上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中苏联姻为外交史上之美事,汝勿再多顾虑,余为汝得佳妇贺。

蒋介石竟然同意两人的跨国婚姻,而且催促他们赶紧结婚,如此开明的态度让蒋经国大喜过望。

1935年3月15日,西伯利亚的寒流还未完全散去,在对彼此的庄严承诺中,在工友们的祝福声中,蒋经国和芬娜喜结连理,一同走进婚姻的殿堂。在芬娜看来,两人的婚姻会和其他人一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地一起度过余生,她还不清楚蒋经国的真实身份,不了解政治因素介入婚姻的后果。

同一年的12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取名爱伦,即后来的蒋孝文。幸福而甜蜜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这个小家又面临了新的困境。由于蒋介石在国内的举动,身在苏联的蒋经国再次受到牵连,不再担任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副厂长的职务,赋闲在家,一家三口生活的重担完全落在了芬娜的肩上,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年之久,蒋经国对于这段经历刻骨铭心。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经国一家三口

西安事变爆发后,对日统一战线形成,两党的关系出现缓和,斯大林同意蒋经国回国。听到这一消息向来忧郁的蒋经国喜上眉梢,他带着妻儿离开了生活了十二年的苏联。1937年4月,蒋经国一家三口辗转几地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蒋经国提出要带着芬娜、爱伦见父亲,蒋介石则让他们先到杭州拜见宋美龄,蒋经国只能照做。蒋经国一家三口来到了杭州澄庐别墅,在这里他们见到了宋美龄,这也是平生第一次见面。毕竟不是亲生母亲,蒋经国同宋美龄的问候显得不是特别热情、亲切,芬娜则被这位年轻婆婆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所吸引。

来到异国他乡,相对于芬娜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她必须要适应这里的食物,待人接物之礼,复杂的人际关系。拜见了宋美龄,对于父子相见蒋介石有些不大情愿。在苏联期间蒋经国曾发表过痛斥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文章,引起国内外轰动,后来又揭露了蒋介石粗暴地对待自己母亲毛福梅的行径,两人的父子关系一度紧张。

此时的蒋介石正在老家奉化溪口料理同父异母哥哥蒋介卿的后事,蒋介石在西安被扣押后,生死难料,正在溪口看戏的蒋介卿听到消息后当即中风倒地,他是害怕蒋家出现大的变故,没过几天就离开了人世。等到第二年蒋介石的身体休养差不多了,才回到溪口厚葬了兄长。

蒋介石对于儿子公然和他对立的问题耿耿于怀,同在溪口的冯玉祥和阎锡山见状,替蒋经国开脱,说他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不得已说了一些逆耳的话,父子哪有不相见的道理。一番说辞也正好让蒋介石有了台阶下,他让人给蒋经国传话,让他们到溪口来见面,但芬娜必须穿着中国传统服饰。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介石一家合影

蒋经国给芬娜讲了一些中国的传统礼节,又教了她几句简单的汉语,希望能在严父面前过了关。芬娜穿着旗袍别别扭扭地跟在了蒋经国后面,一看见蒋介石,她立马感受到了公公的威严以及易怒的脾气。

蒋介石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接受儿子的跪拜,父子俩冰释前嫌,而一旁的芬娜呆呆地站立在原地不知所措,这一举动让遵从传统礼节的蒋介石大为光火,他怒斥芬娜的不懂事、没教养。芬娜虽然听不懂蒋介石在说什么,但从他愤怒的神情上能感受到对于自己的不满意。蒋经国见状连忙向父亲解释,芬娜刚到中国,对于一些礼节问题不是很清楚,希望父亲不要见怪,他又将芬娜的善良、坚强以及她对于自己在逆境中的帮助说给父亲听,蒋介石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态,表示对于儿媳的失礼举动可以原谅。

既然到了中国,就要入乡随俗,蒋介石觉得芬娜必须要有个中国名字,这样以后能更好地融入蒋家的大家庭。蒋经国顺水推舟,便请父亲为芬娜起个名字,蒋介石沉思了一会,说道:

“就叫方娘吧,寓意方正贤良的娘子。”

蒋介石对于给别人起名字是内行,侍妾姚冶诚、妻子陈洁如的名字都是他给起的。

不过芬娜由于发音的问题,一直无法准确地发出“娘”的音,方娘从她嘴里出来就成了方良,那干脆就叫方良吧,蒋方良的这个名字则一直用到了她离世。

见完了宋美龄、蒋介石,还有一个人是必须要见的,而这个人也是让蒋经国魂牵梦绕,她就是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当蒋方良在丰镐房第一眼看到毛福梅时,从她慈祥的笑容里就能感受到这位婆婆相较于宋美龄对他们的感情更真实,而毛福梅也并没有因为儿媳是外国人就心有不满,相反她把所有的热情、亲切一股脑儿地抛给了蒋方良。

毛福梅提出虽然儿子和儿媳在苏联已经结了婚,但在她看来只有在老家举行婚礼才算圆满。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身穿旗袍头戴凤冠的蒋方良,在蒋经国表妹竺培英的指引下,坐上了八抬大轿,风风光光地从溪口街上穿过,停在了丰镐房大门口。蒋方良按照传统礼节,和蒋经国一道向正堂中太师椅上的蒋介石、毛福梅叩拜。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经国和蒋方良结婚照

进了蒋家门就是蒋家媳,改了中国名字只是第一步,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蒋介石让蒋经国在溪口读书反省,蒋方良趁着这个机会在这里学习地道的宁波话,跟着婆婆学做中国菜,她每当想起蒋介石横眉怒目的样子就感到恐惧,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再收到蒋介石的责骂。

蒋介石为了培养蒋经国,把他安排在了江西赣南工作,周围人都明白这是要有意锻炼他,以便将来担任更高的职位。蒋经国在担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的时候,章亚若担任他的秘书,而两人不同寻常的关系也引起了周围人的议论。章亚若丈夫不慎落水而亡,留下母子三人,她跑到赣州应聘文员,得以进入公署工作。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蒋经国把章亚若安排在家里担任家庭教师,教蒋方良中文和戏曲,教蒋孝文、蒋孝章英文。蒋方良做梦也不会想到,整天和她在一起的这个女人,竟然和自己的丈夫有着微妙的关系。

随着抗战形势的严峻,国民党政府机关西迁重庆,蒋方良曾专程到重庆看望蒋介石和宋美龄,她一口流利的宁波话让蒋介石大吃一惊,甚至比自己说的都要地道,又为蒋介石做了一桌子宁波菜,使得蒋介石尝到了家乡的味道。一时间,蒋介石和宋美龄改变了对这个洋媳妇的看法,越来越喜欢。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经国一家合影

回到赣州的蒋方良还是听到了有关丈夫感情方面的传闻,她质问蒋经国,没想到遭到了他的训斥,两人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过后原本就不怎么说话的蒋方良变得更沉默。

蒋经国为了给章亚若争取名分,他跑到重庆面见蒋介石,不料被蒋介石严厉训斥。蒋经国在赣南整顿社会风气,自己却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这不是在败坏蒋家的声誉嘛,蒋介石怎么能答应。再者蒋方良已经逐渐融入了蒋家的大家庭,她温柔贤良、不问政事的性格也被大家所喜欢,如果蒋经国和蒋方良离婚再娶章亚若,这不是自毁前程吗?

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蒋经国和章亚若珠胎暗结,章亚若于1942年3月1日在桂林产下一对双胞胎儿子,蒋经国喜出望外,不料半年后章亚若却在广西省立医院离奇死亡。随着章亚若的离世,蒋经国的心算是暂时收了回来。

1949年蒋方良跟随蒋经国到了台湾,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蒋经国所担任的职务并不高,也有足够的时间陪同家人,蒋方良感觉到那个曾经深爱着她的尼古拉又回来了。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经国家庭聚会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蒋经国职务的升迁,工作量的增加,两人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几个儿子相继成家,女儿蒋孝章为了婚姻出走美国,蒋方良能做的就是收拾家务,和蒋经国几个下属的太太打牌聊天,聊天也仅仅是泛泛之谈,不会深入交谈触及内心。

有一天蒋经国下班回到家,一句

“我不想听到别人说“院长”夫人经常打牌”

,让蒋方良失去了消遣的乐趣,她变得越来越沉默,两人共进晚餐有时候只是默默吃饭,从头到尾不说一句话。

有一次蒋方良出席艺术品展览活动,第二天报纸刊登了这则消息,并以“蒋夫人”来称呼她。蒋方良知道后立即打电话给报社,要求他们以后不要报道自己,更不能以“蒋夫人”来称呼,在她看来“蒋夫人”只属于宋美龄一个人。为了不给丈夫造成影响,除了必要的出席活动,其他时间蒋方良就一直待在家里。长期的压抑让蒋方良患上了精神疾病,甚至做出了反常举动,最后通过药物治疗才得以恢复。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方良晚年

蒋方良曾赴美看望宋美龄,看着眼前这位善良的儿媳,宋美龄动情地说:

“你何苦这样压抑自己?”

蒋方良淡淡地回答:

“习惯了”。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突发疾病,被送往台北荣民总医院后医治无效去世。对于丈夫的突然离世,蒋方良毫无心理准备,她悲痛不已,曾经在西伯利亚的时光还历历在目,虽然艰苦却充满甜蜜,如今却要和爱人阴阳相隔。

丈夫的离世对蒋方良来说是个沉痛打击,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这种打击便接二连三击中了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1989年4月14日,长子蒋孝文因咽喉癌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享年54岁。

1991年7月1日,次子蒋孝武因慢性胰腺炎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享年46岁。

1996年12月22日,三子蒋孝勇因患癌症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享年48岁。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先是送走了相濡以沫的爱人,又接连送走了自己深爱的三个儿子,丧夫又丧子的极度悲痛谁又能理解,台北荣民总医院,一个让她有着锥心之痛的地方,她对那里有了深深的恐惧。

对于母亲一生的经历,蒋孝勇生前曾这样说:

“我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

蒋经国去世后,蒋方良一直居住在位于台北市圆山附近的七海寓所,陪伴她多年的佣人阿宝姐晚年回到了大陆定居,蒋方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有时候对着丈夫、儿子们的遗像一看就是半天,生活也变得拮据。自从1937年离开苏联,直到蒋方良离世,她再也没能回到故土看一眼,那里有她尘封的记忆,有她贫穷却快乐的时光。

蒋经国夫人,蒋家最卑微的女人,宋美龄:你何苦压抑自己

图:蒋方良葬礼

嫁入蒋家几十年,她如同当初一样深爱着丈夫,为了大家庭的声誉,她不得不选择隐忍,为了丈夫的前程,她甘愿摒弃自己的兴趣,甘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孤寂地走完一生,临终前却问医生自己能不能和丈夫葬在一起。蒋家后人为了完成她的心愿,将她的骨灰存放在了桃园大溪陵寝的蒋经国棺椁旁,等着有朝一日一同葬在溪口老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