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何玲这个人

作者:等你FM

何玲这个人

文 | 赵一伟(女)

何玲这个人

年尾,文联请吃饭。受宠若惊。饭桌上,其他人互相招呼着、谈笑着,看来他们都是老相识了。我偷偷四下观望,几乎没有熟悉的面孔。虽然面带微笑倾听着别人的谈话,其实内心里却很是尴尬和落寞。

坐得时间久了,发现邻座一位小姐姐也基本没说什么话,只是不慌不忙地夹着菜,表情沉静。这种气定神闲的模样让我暗生羡慕,不由主动搭讪,问起了她的作品。“上期《正阳文学》刊登了我的《浪漫的胳膊》”,她轻描淡写地说。我心中暗自惊了一个诧,不由瞪大了眼睛,“你就是木的暖?那文字乡土的味道,朴实老辣的风格,我还以为出自一个男人的手!”小姐姐停下筷子,目光转向我,呵呵地笑了。

何玲这个人

这是我与何玲小姐姐第一次见面,没想到我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此后才知道,何玲小姐姐不但在大刊上发过作品,而且还出了一本诗集,在小城已小有名气了。而我,不过是个刚入道的新人,一个无名小卒。

不久后的一天,接到何玲小姐姐的电话,说是让我帮忙陪客。我连声诺诺。到了才知道,是圈内的一个诗人新出了一本诗集,她设宴表示庆贺。我到的时候,看见她一副主人公的架势,正与人谈笑风生,从先前的婉约派一下子改为豪放派。我定一定神,再重新开始认识她。曲终人散,我们的谈话却是扯也扯不断。于是,她送我一程,我再送她一程,最后我们干脆到她家继续聊。原来我们两家只隔着一条河,我每天到公园散步都打她家门前过。

何玲这个人

一日午后,我与何玲小姐姐接到同一个邀约,饭店就在公园旁边。时间尚早,我们便先逛了一圈公园。细雨霏霏中,我们边走边聊,只感觉那日的柳丝特别轻柔,那日的荷花摇曳得特别有风情……

宾主落座,才发现酒席上只有我们两个女性。酒过三巡,斯文的文人变得不再斯文,开始讲起了半荤半素的段子。于是,狭小的空间里、烟雾缭绕中,男人们的笑声开始放浪……当我注意到何玲小姐姐时,只见她停杯投箸,一脸冰霜。看那姿势,想必已经定格很久了。

回程,何玲小姐姐坐在后座上几乎没有说话。到了她家门口的桥头,我停车。她从后座下来,立在我面前。我立马感觉气氛有点逼仄。

“这些男人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就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就是!”我附和道。

“把他删了,再也不参加他的聚会了!”

天很晚了,就此作别。

刚到家,何玲小姐姐的信息到了,一张截图——“×××,我把你删了,再也不参加你的聚会了……”

删了就偷偷地删了呗,还明言相告。这让我脑中突然浮现出古代两军对垒时的一句对白:来将何人?报上名来!

只可怜那东道主,刚请完客就被人删了,想必此时正一脸懵逼吧!

这件事传为佳话,讲一回让人笑一回。何玲小姐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说自己是一个大俗人。我看她却是一个纯洁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活得真真切切的人。她的触角经历岁月的磨砺依然敏锐,她的内心经历风霜的洗礼依然纯净,她的双眸阅尽生活的斑驳依然清澈……

何玲这个人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ㅡ END ㅡ

相关链接:

向内走——一种自我声音的纠缠

诗神指引凌晨的走向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时光旅人 妙香远溢

作者简介:赵一伟,特校教师。喜欢用文字梳理生活,希望用文字散播阳光。作品散见于《百花园》《渤海风》《奔流》《中国教师》《文化研究》《大河报》《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上。《后娘也是妈》《两封录取通知书》《灯》,连续三年(2019、2020、2021)获全国“书香三八”优秀奖,《温度的第一次》获中国·文安“尚法杯”法治小小说征文大赛优秀奖,《寻找一只眼睛》获“南泥湾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大赛二等奖。

关注头条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来。

本文为"等你FM"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