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何玲這個人

作者:等你FM

何玲這個人

文 | 趙一偉(女)

何玲這個人

年尾,文聯請吃飯。受寵若驚。飯桌上,其他人互相招呼着、談笑着,看來他們都是老相識了。我偷偷四下觀望,幾乎沒有熟悉的面孔。雖然面帶微笑傾聽着别人的談話,其實内心裡卻很是尴尬和落寞。

坐得時間久了,發現鄰座一位小姐姐也基本沒說什麼話,隻是不慌不忙地夾着菜,表情沉靜。這種氣定神閑的模樣讓我暗生羨慕,不由主動搭讪,問起了她的作品。“上期《正陽文學》刊登了我的《浪漫的胳膊》”,她輕描淡寫地說。我心中暗自驚了一個詫,不由瞪大了眼睛,“你就是木的暖?那文字鄉土的味道,樸實老辣的風格,我還以為出自一個男人的手!”小姐姐停下筷子,目光轉向我,呵呵地笑了。

何玲這個人

這是我與何玲小姐姐第一次見面,沒想到我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此後才知道,何玲小姐姐不但在大刊上發過作品,而且還出了一本詩集,在小城已小有名氣了。而我,不過是個剛入道的新人,一個無名小卒。

不久後的一天,接到何玲小姐姐的電話,說是讓我幫忙陪客。我連聲諾諾。到了才知道,是圈内的一個詩人新出了一本詩集,她設宴表示慶賀。我到的時候,看見她一副主人公的架勢,正與人談笑風生,從先前的婉約派一下子改為豪放派。我定一定神,再重新開始認識她。曲終人散,我們的談話卻是扯也扯不斷。于是,她送我一程,我再送她一程,最後我們幹脆到她家繼續聊。原來我們兩家隻隔着一條河,我每天到公園散步都打她家門前過。

何玲這個人

一日午後,我與何玲小姐姐接到同一個邀約,飯店就在公園旁邊。時間尚早,我們便先逛了一圈公園。細雨霏霏中,我們邊走邊聊,隻感覺那日的柳絲特别輕柔,那日的荷花搖曳得特别有風情……

賓主落座,才發現酒席上隻有我們兩個女性。酒過三巡,斯文的文人變得不再斯文,開始講起了半葷半素的段子。于是,狹小的空間裡、煙霧缭繞中,男人們的笑聲開始放浪……當我注意到何玲小姐姐時,隻見她停杯投箸,一臉冰霜。看那姿勢,想必已經定格很久了。

回程,何玲小姐姐坐在後座上幾乎沒有說話。到了她家門口的橋頭,我停車。她從後座下來,立在我面前。我立馬感覺氣氛有點逼仄。

“這些男人說那些亂七八糟的話,就是對女性的不尊重!”

“就是!”我附和道。

“把他删了,再也不參加他的聚會了!”

天很晚了,就此作别。

剛到家,何玲小姐姐的資訊到了,一張截圖——“×××,我把你删了,再也不參加你的聚會了……”

删了就偷偷地删了呗,還明言相告。這讓我腦中突然浮現出古代兩軍對壘時的一句對白:來将何人?報上名來!

隻可憐那東道主,剛請完客就被人删了,想必此時正一臉懵逼吧!

這件事傳為佳話,講一回讓人笑一回。何玲小姐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她說自己是一個大俗人。我看她卻是一個純潔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活得真真切切的人。她的觸角經曆歲月的磨砺依然敏銳,她的内心經曆風霜的洗禮依然純淨,她的雙眸閱盡生活的斑駁依然清澈……

何玲這個人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ㅡ END ㅡ

相關連結:

向内走——一種自我聲音的糾纏

詩神指引淩晨的走向

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

時光旅人 妙香遠溢

作者簡介:趙一偉,特校教師。喜歡用文字梳理生活,希望用文字散播陽光。作品散見于《百花園》《渤海風》《奔流》《中國教師》《文化研究》《大河報》《駐馬店日報》《天中晚報》等報刊雜志及網絡平台上。《後娘也是媽》《兩封錄取通知書》《燈》,連續三年(2019、2020、2021)獲全國“書香三八”優秀獎,《溫度的第一次》獲中國·文安“尚法杯”法治小小說征文大賽優秀獎,《尋找一隻眼睛》獲“南泥灣杯”全國小小說征文大賽二等獎。

關注頭條号“等你FM”,更多精彩每天等你來。

本文為"等你FM"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