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作者:稼轩书生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从安徽大学艺术学研究生毕业后,丁健仍旧坚持着非遗剪纸的创作、传承和公益推广工作。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打下的底子,让他在多年的艺术创作中,都秉持着对非遗传承的初心和使命。

丁健学中国画出身,从小就对剪纸有着浓厚的兴趣,大二那年,经人引荐认识了一位淮南的一位剪纸非遗传承人。丁健自告奋勇将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神舟飞天》送给老师,希望能够获得难得的拜师学艺的机会,却屡屡碰壁。之后,他锲而不舍地用一封情真意切的求学信,终于打动了这位传承人,得以拜入师父门下,不断地精进自己的剪纸技术。

Part 01

扎根第二故乡 · 讲好合肥故事

“对我来说,文字不足以直观地表达我对合肥的热爱”。因读研究生而与合肥结缘的丁健,把合肥视为第二故乡,毕业后一直留在合肥,致力于用剪纸艺术展现合肥的美。

2019年,丁健创作的一幅《礼赞七十年,合肥好画卷》惊艳亮相。这幅剪纸作品耗时一年,总长15米、宽0.75米,整个长卷分为天鹅湖、芜湖路、蜀山、滨湖四个板块,不仅有巢湖、天鹅湖、大蜀山等大好河山,还有渡江战役纪念馆、古逍遥津、合肥南站、中国科技大学等人文地标。“希望可以用剪纸的艺术方式,表达我对合肥变化的深切感触。”丁健说,合肥的发展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几十年来变化的一个缩影,需要有人去发现、去记录。《礼赞七十年,合肥好画卷》获得蜀山区团区委“献礼70年,创意蜀你行”首届青少年文创大赛星创奖,更是受邀参加2019年安徽省壁画展,荣获优秀奖。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新华社专访——作品《礼赞七十年,合肥好画卷》)

“合肥是蓝色,拥有魅力的科技蓝;合肥是红色,光荣奋斗的革命红;合肥是古色,拥有历史底蕴的历史古;合肥是绿色,一片盎然的生态绿。”

在丁健创作的另一幅“美丽合肥”剪纸作品中,合肥市地标性建筑包公园清风阁、合肥大剧院、中科大先研院、市政务中心等尽皆跃然纸上,与传统的剪纸图纹组成了一副美丽的图案。合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标志性建筑、丰富的人文生活,在丁健的剪刀下跃然纸上。当传统文化与科技之城碰撞融合,这些剪纸作品集合所有的亮点,展现了合肥独特的美。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合肥新闻频道采访)

Part 02

传播传统文化 · 剪出中华好声音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平日里,丁健常常来到安徽大学的校园里,为俄罗斯籍、乌克兰籍等留学生传授剪纸、中国画、书法等传统艺术,让外国留学生在合肥不仅能接受中国式高等教育,更能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剪纸作品和教学受到俄罗斯媒体及网站的关注报道。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2017年,丁健的工作室设计的作品《吉祥中国》亮相新加坡,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丁健带着专门创作的近3米长的中国风剪纸,惊艳了众多的外国观众。在当下的加速时代,非遗艺术创作者为跨文化传播出一份力,也是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一点贡献。

在做好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民族内部的传承更是至关重要。

带着精湛的剪纸技艺,丁健深入基层,在多个领域助力社会发展。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多次参加淮南市残疾人剪纸技能培训公益教学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参加长丰县“凝聚巾帼力量,助推脱贫攻坚”剪纸培训、多次为肥东县响导乡留守儿童开展送衣物、学剪纸、贴福字年俗活动、参与设立“凌云助学金”建设自助贫困学子,为妇女儿童提供帮助。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2018年的春节为省立儿童医院无法回家过年的患病儿童,展开送温暖、送祝福、学剪纸的年俗活动。2019年春节,参与“巧手送安康,春回福气到”非遗过大年活动。

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他用剪刀做“武器”,创作系列剪纸《皖医出征》、《平安归来》、《皖鄂同心》。以剪纸致敬战“疫”一线奋斗者,作品获得市文联的认可,受到省文联的收录传播。

如今,为顺应时代潮流,让非遗传统也能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丁健将目光转向了自媒体,今日头条、抖音等都是丁健较为看好的平台。此前,今日头条、抖音和有戏安徽联合发起“众志成城艺起来”艺术名家网络教学公益活动,丁健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每日运用抖音平台开展线上剪纸公益培训活动,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学习剪纸这项寓教于乐的传统技艺。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非遗传承者——青年非遗工作者的“妙剪生花”

爱上合肥本地原创精彩内容分享,吃喝玩乐购,福利资讯一网打尽!相爱的人总会在这里相遇!32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