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么执着就没有那么艺术了
文/陈德鸿

岭南画家陈德鸿
陈德鸿艺术简介
1979年生于广东湛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作品入选广东省首届新青年艺术大展、入选广东省第四届中国画展,被广州美术学院等机构收藏。在广州美术学院本科读书期间,陈德鸿直接受教于李劲堃、张彦、周彦生等老师,并得到了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陈新华、刘书民、林丰俗等老师的释心指导。陈德鸿大学毕业后的十几年中,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等多个城市展览多达30多场,是广东省具有实力与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其策力于岭南画派的传承与创新,作品追求传统与时代同行,其作品意境独特、功力深厚、构图新颖,在笔法上受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与西方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派等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
陈德鸿国画作品
我一直追求原始美、淳朴美,作品充满个性。我醉于写生,觉得大自然都有诗意,存在于我神秘的心灵角落里,而我正是从这种神秘中感觉出诗意中的画意。这也是我走上自己独立的艺术道路。
我的画不是再现自然,我所有的作品都来源于我对传统笔墨的理解与对大自然的感悟。我在大自然那里找到了自己期望的东西,茂密的植物、千年大树,永远蔚蓝的天空与简朴的生活。
我的世界是孤独的,正是这些无形无形的孤独让我能保持清澈的头脑,看待自己的艺术与生活,时时保持更好的心态。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的。
叔本华讲: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独,这是根本的,同时也是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的孤独和精神的孤独互相对应,那反倒对他大有好处。
艺术存在着不可理喻的关系,这是人的最内在部分,是埋藏在深处的一种自我再现,这成了一种深刻的意义,一个远行的初心成了真正的苦心!情愈深,性愈烈,情愈真,艺愈孤,这是艺术人生写照!经历多了就会笑看沧桑,也说明了理解越高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