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作者:桃染墨痕

自古以来不管是奋战沙场的英雄还是叱咤商业的精英好像大多都是七尺男儿,鲜少有女英雄或者是女企业家。

但有这么一个人她颠覆传统的观念,跻身全球富豪榜。从一穷二白的小女孩成长为年收入70亿的精英企业家!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她一身整齐的西装,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任谁也看不出这个女人当年是连学都上不起的穷丫头!她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是如何做到年入70亿的?

一无所有

1957年的一天,广东韶关一个普通的家庭迎来新的小生命。父亲希望她像小草一样顽强又生机勃勃,就为她取名张茵。

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万事万物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人们的收入也微薄。而张茵一家的所有收入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全家人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然而,厄运总是喜欢降临到穷人身上。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张茵15岁那年,她的父亲身患恶疾离开人世。

作为家里的长女张茵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她离开学校,四处寻找工作的机会。

但她年纪太小,根本没有适合她的岗位。张茵并没有因此放弃,她每天都会到一些门店或者是小公司里去帮老员工们打杂,顺便学点东西。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张茵也靠着这几年的摸爬打滚成为职场兢兢业业的会计。她还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得到深圳一家公司的会计职位。

在那个年代会计可是一份好工作——工作轻松不说,薪资待遇也非常不错。谁家要是出了一个会计,能被街坊邻居吹上好几年。对没有读过几年书的张茵来说,这绝对是最好的工作。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谁知,入职三个月后,张茵毅然决然地辞去这份工作。

原来,刚入职没多久时,公司就派张茵到香港出差——出差期间她发现香港大街上的垃圾桶里堆满废弃的纸张。

那一堆堆纸张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

要知道,在内地纸张供应非常紧张。

她思前想后,决定到香港做资源回收利用。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一听到自己的女儿要去做收废品的,母亲非常不理解,张茵却说:“我不想一辈子都过一样的生活。更不想一辈子都走不出广东这片地”!母亲听到这句话,没有再多说什么。

就这样,27岁的张茵带着四处借来的钱只身一人来到香港。

想在香港立住脚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张茵初来乍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这里不仅物价比大陆高,还有不少黑帮混迹社会。

张茵租下一个只有几平米的房间落脚。

紧接着就开始她资源回收利用的生意。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创业初期,她的工具只有一辆破旧的小三轮车,她每天骑着这辆三轮车走大街窜小巷。中午饭就是馒头配咸菜!

每天晚上回到家,张茵还要将收回来的废纸打包装箱,每隔一个星期就会将这些废纸卖到内地。

虽然,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里面的水却非常深。

张茵收回来的废纸里总是会有很多湿纸和发霉的纸。甚至还会有一些垃圾夹在中间。

收回来的有四分之三能利用就已经很不错了。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为提高回收纸张的质量,张茵只能一一检查,她甚至会花一整天的时间检查一车纸。办法虽笨,但纸张质量的确上升不少。

但好景不长,这一举动引来香港黑社会“三合会”的注意。

当时“三合会”仗着黑帮的势力垄断香港废纸回收生意,但他们卖给废纸收购商们的纸浆都会在里面注水,合格率只有百分之10这么低。回收商们敢怒不敢言。

张茵可不管这一套,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回收三合会的纸浆。兴许是第一次遇见这么强硬的女人,三合会打算给张茵吃点苦头。

他们派人在张茵的铺面闹事,把玻璃砸得粉碎,还把张茵收回来的废纸通通浇上水。不仅如此,还打电话恐吓张茵说要把她的铺面烧掉!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但不管三合会如何折腾,张茵完全没有退缩。她依旧每天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不合格的废纸绝不回收。

见张茵如此强悍,再加上三合会动静过大引来警察的关注。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张茵的这一举动很快就传遍内陆和香港,也为她吸引到一大批合作伙伴!当时中国的森林面积并不大,人工培育技术也非常落后,根本没有足够的原材料来造纸。

为满足市场上纸张的需求只能回收大量的废纸来进行二次生产。这也使得废纸回收成为一个时代的致富机会。而张茵恰好紧紧地握住这根能让她成功的稻草!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白手起家

不管四季如何轮换,张茵总是风雨无阻地来回于香港和大陆之间。虽然废纸回收的单价并不高,但需求量非常巨大。在无数趟往返之后,张茵存下一笔数额不小的积蓄。

此时,张茵已经拥有多家稳定合作的造纸厂,最初回收废纸的小三轮车也换成一辆小货车。她还租下好几个仓库,员工也已经有二十余人!

然而,她并不满足目前的成就。她想:“自己已经有能力供给几个造纸厂废纸,如果自己建工厂岂不是就不缺材料来源”。

于是1988年时,张茵在东莞建立第一家属于自己的造纸厂“东莞中南纸业”!

但不管是资金还是技术对于初入造纸行业的张茵来说都是非常巨大的难题——建厂初期由于资金问题,她只能将厂建在非常偏远的郊区,每天开车来回都要两三个小时。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厂里的设备也只能选市场上最便宜款式最老的的。工厂有了,技术却没有。张茵之前虽然去过不少造纸厂,但对于造纸技术没有过深入的学习。

为能完整地造出纸张,张茵只能多次找到以前合作的老朋友。又是送礼又是鞠躬,才让自己的工厂正常运行起来。

不得不说,张茵的眼光的确很长远——造纸厂一投入使用就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张茵自己回收,自己制造,完全形成自己完整的商业链!

但那么大一个造纸厂,不管是排出的废气还是污水,对环境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尽管工厂离市中心非常远,却也仍然有不少人发出抱怨的声音!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但只要有钱赚,有几个人会看到被废水包围的河流,被雾霾笼罩的天空?或许少之又少。

张茵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赚钱和发展上。在创业期间她还结识同为企业家的刘名中。造纸厂成立后两人也顺利步入婚姻的殿堂。

有一次他们一起去美国旅游时,发现美国人口稀少但树木覆盖面积非常大。除此之外,美国的回收体系又非常科学!

发现这一点的张茵故技重施——她和丈夫在美国成立“中南控股公司”专门用来回收美国的废纸资源。在将这些废纸打包运输到她在中国的造纸厂。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当时,国内资源回收利用非常局限,还没有展开对外的合作。又恰逢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发展势头良好。张茵的这波操作,让她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第一只螃蟹不是那么容易吃的,在一个陌生的市场里,中南控股公司一成立就面临没有资源的窘境。为节省开支,夫妻二人只能租一间小公寓,白天用来办公,晚上用来睡觉!

两个人一家一家的跑工厂,寻找合作的机会。一天下来,嗓子眼都已经干得冒烟。在他们这样的坚持和付出下,中南控股公司越做越大。

几年时间过去,张茵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不仅为母亲在香港买了房子,还专门为她开了一家中型超市。让老人家觉得有事可做。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在母亲看来,张茵这样的成就早已经让别人望尘莫及。但张茵自己不这么认为,她想赚更多的钱。

她认为现在的工厂生产的纸品质都很一般,要是专门生产一种高品质的纸一定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不止这样,她更想将自己制造的纸卖出国门。

她说:“我可以回收美国的废纸,同样也可以把自己制造的纸卖给美国,赚美国人的钱”!

想到就做到,1996年时张茵投资1.1亿元在东莞成立玖龙纸业——专门生产高质量的牛卡纸!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此后,张茵所有的废纸资源都优先供给玖龙纸业,这使得玖龙纸业能持续生产出高质量的卡纸。据统计玖龙纸业一年就能产出二十万吨高档牛卡纸,是其它造纸厂四年的生产量。

不仅如此玖龙纸业平均每年在国内能赚70亿,一跃成为中国第一造纸公司。张茵也成为内地有名的废纸回收大王。

移居美国

张茵十年间成立七家废纸回收厂和运输企业。谁都想不到当年连书都读不起的小女孩竟变成知名的企业家!可是,这一切成就的背后却是苦不堪言的环境污染。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纸张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散发出刺激性很强的异味,产生的大量废气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

排出的废水也任由其流到河里。人们呼吸着刺鼻的空气,饮用着被污染的水源。

抱怨声越来越大!

本以为张茵已经赚到那么多钱,一定会重视起环境保护想办法改善工厂的废气废水处理方式。然而这时候,张茵却将所有工厂陆陆续续的搬到美国。

凭着这些年来累积的经验,张茵很快就在美国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美国站稳脚跟后,她还把国籍也迁到美国。

对此,很多人挑出来批评张茵,说她靠着污染中国的环境捞到无数资金后就抛弃中国。

更有人说她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破坏环境后就一走了之,对不起生她养她的祖国!

“废纸回收大王”张茵:一年赚中国70亿,污染环境后移民美国

那时候,张茵的工厂并没有安装先进的环保处理技术,而大陆已经开始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对企业的控制异常严格。

这两种情况加起来让张茵的造纸厂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她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将工厂搬到了美国!

新时代新气象,我们还是要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找到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平衡点,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张茵:风雨中历练出的“纸业女皇”;张锐;对外经贸实务;2018(0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