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兴起的一个文学流派。

诗人大部分为布衣或下层官吏,身份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江湖诗人多抒发羡慕隐逸生活、鄙弃仕途的情绪,经常指斥时弊,讽喻朝政。江湖诗派领袖是刘克庄。

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

刘克庄同进士出身,后任秘书少监,官居工部尚书、建宁府知府。以焕章阁学士之职致仕。享年八十三岁,谥文定。

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刘克庄诗词的显著特征是简洁质朴。他很少运用艳词丽句装点门面,而是素描淡抹,却豪迈奔放,深厚隽永。他善于锤炼字句,富有言简意深的特征。

作为诗派领袖,刘克庄是少有的官居高位者。在南宋后期词人远离现实,追求词藻格律的形式主义词风中,他的诗词超凡脱俗,卓尔不群。

最喜欢他的这首豪放至极的《一剪梅》。

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南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

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

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

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余赴广东:刘克庄被贬到广东潮州去做通判(州长官助理)。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的好友。束缊(yùn):麻丝搓成的火把。元:通“原”。王郎:指王实之。刘郎:指作者自己。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诗中自称“刘郎”,此附庸其意。胡床:便于携带的座具。疏狂:粗疏狂放,意为不受拘束,纵情任性。

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本词作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是刘克庄被贬广东时所作。在此之前,他已被三次革职外放,因而以诗豪刘禹锡自比。

这是一首与友饯别的词,语极夸张,情极大胆!刘克庄与王实之在报国无门的处境下,将心头的积郁,化为激烈的言词:“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态度鲜明坚定,可谓狂上加狂,豪情动人!最后一句,通篇振起!

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每次吟诵,涌现出的都是豪气、豪爽、豪迈之情,贯古通今,酣畅淋漓!

开卷有益,我们共同进步。

江湖诗派领袖刘克庄,“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