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您要是晚上还来,我还在这里等你。”少女看着眼前调戏自己的男子,不仅没有丝毫生气,反而娇滴滴地说道。然而,男子不止口头上

“您要是晚上还来,我还在这里等你。”少女看着眼前调戏自己的男子,不仅没有丝毫生气,反而娇滴滴地说道。然而,男子不止口头上调戏着少女,更是在少女递过茶水时,不动声色地顺走了少女的戒指。

古代,有个姓祝的人,去拜访朋友的途中,遇到一个茶棚。一位老妇人招呼他喝茶,态度很热情。正好他也渴了,欣然走了过去。祝生端起茶水送到唇边,闻到一股怪怪的气味。心中一动,就不喝茶,放下茶碗抬脚就走。

老太太急忙喊道:“三娘还不端一杯好茶来!”话音刚落,从茶棚后面闪出一位少女来,手中端着一杯凉茶向祝生款款走来。这位女子大约十四五岁,姿容艳绝,手戴金戒玉镯。

祝生从她手中接过茶杯,不觉心移神驰,再闻茶水,芳香无比。祝生喝完一杯,又要了第二杯,最后向女子要了一把茶叶后,才起身告辞,依依不舍地走了。

来到了朋友家,祝生忽然觉得恶心想吐,疑心是茶水的问题,就向朋友讲了路上茶棚喝茶的经过。朋友一听,大惊失色道:“糟糕!你遇见了水莽鬼,中了水莽毒,这是无药可医的!”

祝生一时也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忙拿出茶叶察看,确实是水莽草。

他又将那女子的容貌形容了一遍,朋友推测说:“这一定是寇家三娘所为,她是南村寇富翁的女儿,几年前误食了水莽草中毒而亡,为能找到替身,重新投胎人世,正和一个年迈的水莽鬼在路边设茶棚,诱惑路人中毒。”

祝生听罢恍然大悟,可为时已晚,水莽毒已经发作,朋友急忙将他背回家,快到家门时祝生已奄奄一息了。

他吃力地发誓道:“我死了,定要在阴间找到寇三娘,阻止她投胎脱身!”说完就断了气。母亲悲痛地将儿子埋葬了。

祝生亡故后,妻子改嫁,留下一个儿子由老母抚养,老母日夜操劳,加上思念儿子,常常在夜间恸哭不止。

一天夜里,祝母正在房中哭泣,祝生的亡魂悄悄地走了进来,母亲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忙擦去泪水,疑惑地注视着眼前的儿子。

祝生连忙解释道:“儿子在酒泉之下,听见母亲日夜哭泣,心中十分悲痛,今天赶回家来,也好能日夜侍奉母亲。

儿子在阴间找到了寇三娘,她现在已是儿子的媳妇了,现也带回家中,为娘分担家务。”

祝生刚说完,门外就走进一位女子,服饰华贵,容貌艳丽,一进门,就跪拜在祝生母亲面前!

从此,两个鬼魂就留住在祝生母亲家中,操持着家务,伺候老母。不久,寇家听说了事,还派人送来两位丫鬟、一千多两银子、几十匹布帛,并时常送来酒肉,祝生一家过了不愁吃穿的生活。

一天,村上又有人中了水莽草毒死去,却又马上死而复生,人们都觉得奇怪。祝生解道“是我把这人救话的。

他是被水莽鬼李九害死的,我替他赶走了李九的鬼魂。”母亲祝生说“你为什么不找个替身重新投胎呢?”

祝生说“我深恶这种转祸他人的恶鬼,把他们全都赶走,不再危害人间。自己怎能再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呢?况且,我和三娘侍母亲深感快乐,也不愿重投人间了。”

此后,凡是中了水莽草毒的人家,都要备好丰盛的席,来祝家祈祷消灾免祸,很是灵验。过了十多年,祝母去世,祝生夫妇极尽哀吊之礼。

过了两年,祝生的儿子娶了媳妇,成家立业。有一天,祝生对儿子说:“上帝看我们救人功,封我为‘四渎牧龙君’(管理长江、淮河、黄河和济水的神灵),今天就要启程了。”

瞬间,一辆驷马驾辕的黄帷轿车停在了院中,神马腿上都长着鳞甲。

祝生夫妇身着华丽的装登车向儿子一家辞别。儿子、儿媳哭着跪地拜送,马车转眼就消失不见了。

祝生和寇三娘成为鬼后,仍要返回人间,孝敬老母,履行孝道,祝生宁愿自己永做魂,坚持四处驱赶那些要找替身的水莽鬼,不让他们继续祸害人间。

此篇改编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祝生虽因中毒而死,但却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念,宁愿以鬼身侍母,而不愿找他人替自己,还主动救助被伤害致人,在人世间积攒了许多功德。

但是,祝生不够完美,让读者遗憾,可这大概也是生活的常态和真实吧。无论生活中还是历史上,我们随处可见类似的男人,他们是也许是好朋友好员工也是好人,甚至对历史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却对女人不够尊重,人品也不怎么样,是我们反感不屑的。然而,这就是人性的丰富与复杂,生活的立体与多元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是人是鬼又怎样?只要是充满人性的善与美,真值得我们歌颂和赞美。俗话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祝生不以一己之私而废公义,修德行而助他人,才能得成正果,无他,唯因一善也!

正是:

同是清茶奉玉觞,出之少女便芳香。

祝生虽死犹驱鬼,不让世人遭新殃!

“您要是晚上还来,我还在这里等你。”少女看着眼前调戏自己的男子,不仅没有丝毫生气,反而娇滴滴地说道。然而,男子不止口头上
“您要是晚上还来,我还在这里等你。”少女看着眼前调戏自己的男子,不仅没有丝毫生气,反而娇滴滴地说道。然而,男子不止口头上
“您要是晚上还来,我还在这里等你。”少女看着眼前调戏自己的男子,不仅没有丝毫生气,反而娇滴滴地说道。然而,男子不止口头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