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阿姨家的家庭会议

作者:恩典多多

张阿姨今年七十五岁了。三年前送走了瘫痪了整整十年的老伴,她显得干净利落,精神换发了。

可刚过了三年的自由舒心的日子,这几天又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忍泪在眶。

都是拆迁惹的祸!

本来,自老头去世后,四个子女都各人过各人的小日子。张阿姨身体尚好,一个月还有两三千元的退休金,就一个人一个锅,自由自性的过晚年生活。可是,随着拆迁的推进,折迁款的明朗,四个子女各怀心思,单与张阿姨沟通,张阿姨心寒了。

两个女儿虽然已经出嫁多年。可这城市拆迁打款还要她们俩个填字。说明这老屋有她们的份。她们也都在张阿姨面前说明了。

老大儿子新新眼看五十岁了。两口子没有孩孑。日子过的最好。除过老屋,当年结婚时就在隔壁给他买了个小院。之后,他们又在不远处买了别人的院子。

就是说,老大新新光拆迁地这块就占两个院子。并且两个院子的建筑面积比老屋的院子的建筑面积还多。

老屋院子是大。建筑面积小。老小儿子结婚时就结到了老屋。虽然老屋的户主是张阿姨。但在张阿姨的心里,这老屋就是小儿子的。小儿子两口也是这样认为的。

然而现在,两个出嫁的闺女想分点。更不可思议的是大儿媳妇跳出来,老屋也有她一份。

张阿姨发愁了!

不是她偏向小儿子。只是小儿子原来结婚时,张阿姨老两口心想给老大买了院子,已分出去了。他们以后老了就跟小儿子了。所以就给小儿子在老屋结婚,没有给他另置。

可现在,一百多万的拆迁款,每一个子女都虎视眈眈,使张阿姨心里难受。

于是,请了自己的弟弟和小叔,通知四个子女,准备开家庭会议,好好说清楚。

下午六点,早早的吃过晚饭,四个子女八口人,连同张阿姨的弟弟和小叔都集中在张阿姨的客厅。

张阿姨烧了茶水,摆上了水果和瓜子,像招呼客人一样,招呼着弟弟们和儿女大家。

沉默了两分钟,张阿姨的弟弟,这几个子女的舅舅打破了沉默,“都到齐了,说说吧,对你妈这老屋一百多万的拆迁款都咋想的?"

……

没有人说话。静静悄悄。

张阿姨的小叔子也就是这几个子女的亲叔叔开口说:“既然把我也叫来了,我说说我的想法。先给你妈整个窝,单身公寓都行。然后给老四建建买套房。建建孩子还小,压力也大"

不等他们的叔叔把话说完,老大新新的媳妇小陈说道:“给他买,那我们呢?”

老大新新连忙用眼瞪他的媳妇:“你先闭嘴!"

张阿姨忍不住了,带着哭腔说:“我不用了。我有退休金,在外面租个房子就行了。”

大闺女老二插话:“租个房子也行,省得买个房子到你百年之后又是麻烦!”

张阿姨哭出了声,坐在靠门角的地方,不住的抹着眼泪。

小闺女老三走到母亲跟前,靠着母亲坐下,也红了眼睛。小闺女的丈夫也走了过来,摇了摇头,唉了一声。

这时,老舅直视着老大新新:“新新,你是老大,你说说。”

老大新新低头抠着手指,猛一抬头,大声说:“老屋的拆迁款只属于妈妈和老四的。其他人谁都甭想!”

“你放屁!你咋那么伟大?你不是你妈生的?”老大媳妇小陈耍起泼了。

当舅舅的看都不看小陈一眼。赞讦的目光看看新新,点点头。又问大闺女:“你呢?"

大闰女张了张嘴刚想说,被自己的丈夫抢先:“新新说的对呢!我们三家都有楼房,都有车,妈和建建啥都没有,就让建建和妈做主吧!”

当舅舅的再次点点头,二叔也也点头。

不防老四建建的媳妇,“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似乎压抑了好久的委屈,瞬间得到释放。

老四建建吼道:“嚎丧呢,闭嘴。"

老四媳妇还真被老四吼住了。不再大声哭泣。

老三女婿说道:“我同意新新和姐夫的提议。就像叔叔说的,先给妈弄个窝,再给建建把房买了。有所剩余给妈养老。虽然有几个工资,可以后有个啥事,妈一天天年龄大了,雇个保姆,一年都得几万!”

剩下大闺女和大儿媳妇小陈,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欲言又止。

当舅舅的看向当叔叔的,“这不很好吗,哥有哥的样,姐有姐的样。再说,这老屋本来就是你妈的,她有完全的自主权。她让你们发表意见,是因为你们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爱你们。但你们不能因为她爱你们,就得寸近尺,把她搁在干滩上,使她一无所有。"舅舅停了停,当叔叔的忙说

“对着呢!千万不敢打这屋拆迁款的主意,说出去叫人笑呢!打官事也是输理,丟人呢!”

这时,当舅舅的

张阿姨家的家庭会议

又说,“还有谁有啥意见不?没意见就这样定了。你妈想咋样安排,是她的事,你们三家六个人,无权过问。”

老大新新和老三两口及时响应。就这样吧,我妈自己说了算。

起先委屈哭泣的张阿姨也露出了笑脸,“这…”有点语无论次。

当舅舅的最后征求叔叔的意见,“那就这样吧!散会,各回各家!”

走出张阿姨院子大门,大闺女唉声叹气,大媳妇则说自己的丈夫“你是做好人呢,还是你本就不是你妈生的?"

新新加快了脚步,把自已好事的婆娘摔在了后面!并小声嘟囔了句“贪得无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