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区“云河长”守护碧波清流

作者:九派观察

本报消息(记者 吴瑜涛)“污水排放少了,水质越来越好,仿佛又看见儿时那条清澈蜿蜒的孝顺溪。”昨天,沿着孝顺溪绿道散步的居民俞晓芳如此描述孝顺溪的变化。

作为金义新区流域面积较大的一条河道,孝顺溪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新区人对家乡的眷恋,但因周边区域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溪水受畜禽养殖污染、工业污染等因素影响,曾一度成为“黑臭河”。

近年来,新区相关部门持续改善孝顺溪水环境、水生态,让孝顺溪及周边区域大变样。溪变清、景变美,如何做好河流环境保护工作,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成为重中之重。为此,金义发展集团联合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设计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地下管网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对东城地下管网液位、流速、流量等要素实施网格化监测,打造“智慧管网”特色服务,改善东城水环境。

“通过近年的建设和发展,东城区域内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污水处理工作仍存在问题。”金义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赵辉说,城乡接合部的污水管网空白区、城市水体沿线的生活污水直排、河湖水倒灌、雨污错接混接、分流制雨水管道降雨冲刷污染、合流制管道降雨溢流污染等污水处理薄弱环节,最终会影响污水处理效能。

据了解,以往检测员开展地下管网水质监测工作,需要通过人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式,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数据量少、取样间隔周期长,偷排漏排现象屡禁不止,治理工作任务重、范围大、周期长、代价高,难以应对和预防突发事件。而建设自动监测站,则需要面对建设维护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以及难以大流域、大范围推广,覆盖面有限等难点。

“新开发的地下管网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可依托COD传感器、流速传感器等小型化、低成本、建设周期短的高新技术,扩大分级布点范围,实现对地下管道水质的远程检测。”北航金华北斗应用研究院工作人员陈倩伟边介绍,边在电脑上打开该系统的数字平台。在首页的管网线路图上,各个监测点的数据信息一览无余。

“通过数字平台,我们可以实时关注大数据展示界面,精准定位污染源。此外,平台还会及时推送告警信息,让我们随时掌握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在固定的时间节点,这一平台也会基于数据报表的历史数据分析,长期反馈治理效果。”陈倩伟说。

为方便相关工作人员实时监测水质,该数字平台同样支持手机移动端操作。“点开手机上的水环境检测平台App,可查看各监测点情况,非常便捷。如果在某时段发现某个乡镇监测点出现流量异常、水质超标等问题,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上报信息或前往现场处理,大大降低污水排放量。”赵辉说,一段时间使用下来,感觉该数字系统除了能够实现管网水质实时监测,还能精准把控治理方向与区域,减少治理成本。

“云河长”上岗,实现大范围分级布点、精准定位污染源。只需几分钟的上报周期,就能让工作人员及时掌握企业偷排漏排污水情况,有效应对和预防突发事件,保持长效的污水治理成果。此外,该系统的城市内涝预警,有助于高效推进区域内地下管网的雨污分流,达到污水零直排。从“治水”到“智水”,新区以“智慧管网”助力水环境治理,守护碧波清流。

【来源:金华日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