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1949年5月,红军经过半个月的艰苦作战,以惨重的代价解放了上海,

立下了大功的宋时轮被升为上海市警备司令员,同时兼任解放兵第九司令团总司令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进入上海后,第一件事竟然是请“女商人”董竹君吃饭。

身份差别如此之大的宋时轮与董竹君,是如何认识的呢?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呢?今天就和小编一起走进知名企业家董竹君与开国上将宋时轮的故事,了解他们背后鲜为人知的关系吧。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董竹君出生于江苏上海的一个贫民窟里,她的父亲只是一个拉黄包车的平民,母亲是个洗衣妇,一次意外,家里的老房子着火,带走了董二叔的两个外孙和一个外孙女,董竹君本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但因家里贫穷,被饿死了。

董竹君6岁时,父母深知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于是省吃俭用,将小竹君送入私塾读书,董竹君9岁时,不幸再次光顾这个贫穷的家庭,董竹君的父亲病倒了,好在最后董父的身体好了起来,但也不能拉车了。

11岁时,董母给董竹君裹脚,白天裹了晚上就被董竹君用剪刀剪得稀碎,再裹又继续剪,董母没有办法,只能放弃给她裹脚的想法。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董竹君

在董竹君12岁时,家里已经穷到连房租都付不起来,董竹君只能辍学,董父无奈之下,只能将董竹君押给青楼,但到底心疼女儿,他与老鸨说好,只做清倌。

很快卖艺不卖身的董竹君,在青楼里结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夏之时年轻英俊,又有着董竹君欣赏的书生气,很快就引得董竹君倾心,夏之时也爱上了这个性格坚毅的漂亮女孩。

有了心爱之人的董竹君自然不想继续留在青楼,于是,她计划了一场出逃,成功装病离开了青楼,没有了身份桎梏的董竹君很快就与夏之时结婚了,青楼女子与书生的故事好像得到了圆满结局,但故事毕竟只是故事,他们婚后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美好。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董竹君与夏之时

婚后不久,

因为董竹君想要学习知识,于是夏之时将她送至日本留学

,但夏之时这个人,其实生性多疑,表面功夫又做得很好,董竹君曾是青楼歌姬,这让他担心董竹君在日本红杏出墙,于是借着照顾董竹君的缘由,将自己的四弟送去日本监视董竹君。

在董竹君完成日本学业后,想继续前往其他国家深造,却被夏之时拒绝了,夏之时在写给董竹君的信中,强烈要求董竹君回国,不久夏之时就任四川都督,董竹君就成了四川省都督夫人,在丈夫的影响下,董竹君的心中萌发了报效国家的念头。

婚后的他们拥有四女一子,虽然夏之时是革命人士,但他的思想还是封闭老旧的,尤其的重男轻女,他对四个女儿的事从来不管,还当着董竹君和女儿的面说她们以后都会是外人,董竹君还因为给大女儿买钢琴被夏之时说浪费,只有在儿子面前才有点慈父的样子。

接受过新思想的董竹君自然无法理解夏之时,在她看来,这些都是他们的孩子,哪有什么外人的说法,思想的冲突让董竹君一度感到苦闷。

很快,夏之时因为在党派之争中跟错了人,被革除了职位,事业的失意让夏之时一蹶不振,他开始吸食鸦片,沉迷麻将,因为能从中获取短暂的快感。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董竹君与夏之时和孩子们

失意的人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于是夏之时开始殴打董竹君,说董竹君克夫,在一次口角时,夏之时拿起刀就追着董竹君砍,也就是这一次,让董竹君下定决心离开夏之时。

1929年,董竹君回到上海创业,也就是在上海,她认识了宋时轮。

宋时轮受广州4.15事件影响,以“共党嫌疑”的罪名被抓入狱,他的好友辗转为他洗脱罪名,成功保释了宋时轮,但出狱后的宋时轮却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当时时局已经非常复杂,他先是前往香港,没有找到组织,而后又转往上海,但宋时轮运气不佳,在上海游荡了几天后没有找到组织,路费也被花完了,迫于生计,宋时轮只能给报刊投递稿件以获得钱财维持生活。

这时,宋时轮遇到了在广州的狱友李棠萼,李棠萼也是共产党人

,但出于警惕,他们并没有互相表明身份,经过多次试探,李棠萼敏锐地察觉到宋时轮与他是同一类人,于是他写了一封举荐信,让李棠萼去找董竹君。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宋时轮

董竹君当时正在与夏之时协商离婚,婚前有着读书人体面与骨气的夏之时,在此时表现出了他粗鲁的一面,他大骂董竹君是从堂子里出来的人,离了他肯定无法活下去,并提出他们唯一的儿子夏大明得跟着他生活。

董竹君深感心力交瘁,

在董竹君的生活一团乱麻之时,宋时轮拿着举荐信找到了她,虽然不清楚宋时轮的来历,但出于对李棠萼的信任,她还是慷慨的资助了这个看起来很落魄,面带病色的年轻人,并微笑着关心他的生活

,这深深地感动了宋时轮。

在拿到这笔巨额投资后,宋时轮告别董竹君及李棠萼,立即赶往武汉,终于与组织的大部队汇合,开始他的征战生涯。

宋时轮有勇有谋,在战场上总冲锋在前,得到了上级的赏识,一路升至司令员,在解放上海的战争中,宋时轮率领部队突然袭击敌方,并派遣两队从侧翼迂回包抄,抢在敌人之前攻占了上海的大面积市区,避免了上海市区被炮火轰炸受损,功劳不言而喻,于是他再次被提拔,兼任上海市警备司令员。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宋时轮与战士们

在攻下上海后,杨帆邀请董竹君吃饭,宋时轮刚好在场。

虽然时隔二十年,但宋时轮还是认出了董竹君,他激动地问董竹君可还记得他

,董竹君非常疑惑为何司令员会认识她,经过宋时轮解释,董竹君才想起那件在她心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虽然两人身份如今已经大不相同,但宋时轮仍对董竹君满怀感激,他拿出他的战利品——日本指挥刀,希望董竹君收下,

董竹君还感慨说:“有胜于久别重逢的亲人!”

此时的董竹君,已经成功与夏之时离婚,此前独自带着几个孩子生活的她,生活艰苦,还曾因为遭人诬陷入狱,在她入狱期间,大女儿夏国琼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养家的重任,夏国琼从小在母亲的支持下学习钢琴,平时学习刻苦的她,靠着教授小孩子钢琴来获取生活所需。

等到董竹君熬到出狱,成立了锦江菜馆后,令很多人没想到的是,锦江刚开店就凭借独特的装修和美丽的服务员吸引了很多人光顾,看着蜂拥而至的食客,

董竹君立下了一个规矩:不管来人身份多么尊贵,都必须排队就餐。

也就在这时,董竹君遇到了她的一位贵人——杜月笙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杜月笙

慕名前来的上海青帮头子杜月笙很快就成了锦江菜馆的忠实粉丝,即使与别人一同排队也丝毫不在意。

但有一次杜月笙竟然发了火,主动向董竹君提出要帮锦江菜馆扩建,董竹君本想婉拒,可再三思量后,她意识到:在上海,一个没有背景的女人是人人可欺的,于是,董竹君接受了杜月笙的帮助,这也让锦江菜馆在混乱的上海稳稳立足。

董竹君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其爱国情怀也深深影响着她的孩子们

大女儿夏国琼是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她中西合璧的演奏方式,对中国钢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女儿夏国瑛跟随母亲的步伐成为革命家,她也是最早一批前往美国留学的留学生,在电影方面夏国瑛有着极佳的天赋,

在美国有大好前途的她毅然回到祖国,创建了“八一电影厂”,在电影厂退休后,还曾接受过一个特殊任务:为中美建交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工作!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董竹君(右)和女儿夏国瑛

最小的女儿夏国璋一生致力于文物研究工作,最小的儿子夏大明因为早年跟着父亲生活,并没有幸运的像姐姐们一样得到良好教育,但他有着像母亲一样坚毅的性格,后来靠自己的努力学习,被安排到北京农机学院工作,二女儿夏国绣没有像其他姐妹一样幸运的回到国内,只能侨居异国他乡,在自己的领域也获得了成就。

宋时轮一生征战沙场,战功赫赫,他参加过抗日战争,也参加过抗美援朝,他所带领的第九兵团始终奋战在前线,他打仗时充分发挥我军的优势,总是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去消灭敌人,不主张莽干,不赞成战士们做无谓的牺牲,重视战士生命。

血与火不断磨炼着他,也同样成就着他。停战后,宋时轮加入了中国军事百科事业的编撰工作,他这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功勋不可磨灭,宋、张、廖三位开国将领对他都作出了高度评价,曾克林也认为他党性坚强、品德忠厚。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董竹君也真是个传奇人物,她的前半辈子饱受磨难与苦痛,后半辈子却靠自立自强获得了很多人的敬佩,虽然曾在青楼待过,但她好像从来不觉得这是污点,

她发起女权运动,号召女性敢于走出来往外看,号召女人要学会自立自强,也呼吁人们不要忽视女孩,应让女孩也享受教育。

她曾申请加入中共但没有通过,她把自己所赚的大部分财物都资助给了地下党,与地下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国家需要时,她主动站出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用来招待外宾的锦江饭馆,虽然她从没上过抗敌的战场,但她在商界给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29年上海女商人资助落难青年,20年后再相见,对方已是兵团司令

这两位都是为国为民的英雄,只不过一位是军界的英雄,一位是商界的英雄,而这两人一个心善慷慨帮助,一个懂得知恩图报,又有着相同的爱国情怀,很快就在再次相遇后成为朋友,维持了一段持续半个世纪的友情,成为一段佳话。

董竹君在宋时轮去世后,还含泪为他作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