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作者:最大理zdl

云南大理古城,西靠终年积雪的苍山,东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这里的湖光山色伴着变幻多彩多姿的白云构成了闻名世界的“银苍玉洱”的美妙奇景。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苍山,全名点苍山,素有“东方的阿尔卑斯”之称。它共有十九峰,每峰都冠有诗意之名(如:云弄峰、玉局峰、斜阳峰…),十九个山峰排列整齐,横空出世,峰尖高耸,挺立云端,峰顶索云载雪,雄奇险峻无比,确如明朝诗人杨慎所赞美它的那样:“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也!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有十八条滔滔溪水谓之“锦浪十八川”从峰顶流下,这些清激的溪流,沿着断崖不断下跌,形成了许多飞珠溅玉的瀑布,它们一路欢歌,全都投向了洱海的怀抱。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云南已故诗人徐嘉瑞,在长诗《望夫云》中动情而形象地歌吟:“大理的苍山全国阅名/苍山的风景实在惊人/早展,太阳照着那千年不化的积雪/十九个山峰仿佛都披上了淡紫色的披巾/十八条溪水像水银一样地淌着/一路弹奏着铮踪的琴声流向了洱海边……”,可谓写出了十九峰和十八溪的神韵。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苍山之美,不仅在于它本身的雄奇险峻,更在它的多彩多姿:早展,朝阳照射下的苍山是淡紫色的,而正午以后的苍山,却又是“苍龙垒翠”,变成了青翠欲滴的了;苍山之美,还在于它的云景变幻,气象万千:每当夏秋之交,常有一条形似飘带的白云萦绕在苍山的半山腰上,那云时而像轻沙微拖,时而像柔浪拍岸,起初是乳白色的云片,其后在朝阳的辉映下便变得五光十色了,真是美伦美奂,当地谓之“玉带云”。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苍山的斜阳峰,每当夕阳西下坠入峰顶的云海之中后,夕阳的光辉往往从云隙中射出无数夺目的光柱,并把云层染得鲜红,有如人在盛怒中的神色,当地谓之“怒云”;有时,本来是晴空万里,突然会在玉局峰上升起一团灰白色的云,它由远及近,由小变大,远远看去,那云丝有如少女的长发,那云团像是披纱的少女,当地谓之“望夫云”它始终在玉局峰上徘徊。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望夫云一出现,很快就会狂风呼啸,洱海也就掀起了排天巨浪。关于望夫云,当地从古以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大理古为南诏国,南诏的公主美丽无比,但只能在深宫打发寂寞的日子:苍山上有个勇敢的青年猎人,因为救过猎神杜朝鲜,杜就使他背生双翅成为“飞人”,他被南诏公主的叹息和歌声吸引,飞入深宫,与公主相识并相爱。于是,中秋之夜,猎人飞入深宫救出公主,他们居住在玉局峰的风眼洞中,开始了幸福生活。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公主失踪后,国王令法师用神灯照出公主行踪,法师造乌鸦来传信要公主下山遭到拒绝,法师便作法令天降大雪以遏公主回官。公主衣单难耐奇寒但决不愿回官,猎人便飞过洱海去,欲盗取鸡足山佛门长老冬暧夏凉的八宝袈装来给公主御寒,但盗宝归来飞越洱海时,被法师作法将其化为石骡坠入洱海,公主久盼猎人未归,死后化为一朵望夫云,她要借大风来吹开洱海水,救出自已的丈夫……这动人的传说(它曾被诗人公刘、徐嘉瑞、鲁凝谱写成不同的长诗《望夫云》,也被当地白剧团编成了戏剧搬上了舞台),更给这美丽的风光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洱海,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美玉,镶嵌在苍山和东南亚佛教圣地鸡足山之间,洱海的水,纯净透明,每当风和日丽之时,苍山银锋,便会倒影在湖中,犹如19峰倒插于海底,银苍玉洱,交辉相映,此时,若荡舟湖中,清风拂面,神清气爽,碧水琉璃,荡入胸怀,放眼青山碧水,恍若置身世外。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洱海之美,也和苍山一样显得是那样的变幻多姿:清晨,湖面薄雾轻笼,如诗如幻如梦;随着时间的消逝,它才渐渐揭去了面纱,露出了明媚的容颜;旭日初升,涌金流彩,渔船扬帆,细网绷银;夕阳西下,余霞错绮,归帆点点,歌声满湖,欢声阵阵;月夜,朦胧的月色,投下了神秘的幻影,风来波动,犹若万点星光闪闪。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湖水宁静,时有鱼跃,四岸歌声人语,灯火微茫….…这一切,更使洱海显得如梦幻般的美,“洱海月”与苍山雪、上关花,下关风一道,构成了大理“风花雪月”的四大奇景。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大理之美,大理之魅,在洱海,在苍山。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永驻人间。”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银苍玉洱”,以它特有的魅力,每年都吸引着几百万中外游人来此流连、揽胜。

关注公众号:最大理(zuidali),了解更多关于大理的天文地理、历史人文、异乡风俗、人间至味、梓里俗物、网红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