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作者:爱看布克

大陆从外国购买的航母“瓦良格号”,经过改装后成为大陆第一艘航母辽宁号。

其实大陆从国外共购进4艘航母,第一艘是号称“驱逐舰切割机”的墨尔本号。它的传奇经历,没有哪个航母经历过。

它原本是英国制造的,在二战结束后卖给了澳大利亚。

从1957年到1976年,服役19年间,墨尔本号航母不但寸功未立,反而将两艘给它护航的驱逐舰撞成两截,造成155名官兵沉入大海死亡。

其后它还和商船、货船、客船都撞过,总共发生过7次碰撞事故,还有一次火灾和锅炉爆炸事故。

“墨尔本号”成为澳大利亚海军的噩梦,被提前退役。

澳大利亚把它拆成一具空壳,想当成废铁卖掉。可是许多国家派人来转了一圈儿都走了,只有中国的一个拆船公司愿意花150万美元买下。

不祥之舰被拆成废铁还能卖个好价钱,澳大利亚暗暗高兴,西方各国都认为中国人傻钱多。

1985年,被拆成一具空壳的墨尔本号进入珠江港口。海军专家登船打开舱门,竟然发现了两个没有拆掉的宝贝,即使出10倍的价格也买不来!

墨尔本号上发现的两个宝贝是什么?

它给大陆的航母事业带来了什么作用?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为:“墨尔本号”

1、“墨尔本号”的娘家是英国

“墨尔本号”在来到澳大利亚前,它的娘家是英国。它原本叫“庄严”号,是英国为了应对二战专门生产的一种轻型航空母舰。

航母之所以厉害,是因为它可以被看成是一座大海中移动的机场,航母和它的舰载机组成的战斗群,能在远离国土的地方,对其他国家实施军事压力。

最早尝试这种形式的是美国,其后是英国。1912年,英国海军把三艘渡轮,改造成了可以装载水上飞机的军舰,这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唯一拥有水上飞机母舰的英国,在战争中占尽先机。尝到甜头的英国,加紧对航母的升级、改造。

根据实际作战中发现的问题,英国海军对一艘名为“暴怒号”的巡洋舰进行改造,拆掉舰上的上层建筑,铺成70米长的甲板,用来给飞机起飞。但是飞机要想返回,降落在航母上十分困难,只能降落到陆地的机场上。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为:“暴怒号”巡洋舰

1918年,英国海军开始打造纯正的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对航空母舰的需求不再迫切,这艘航母的制造进度十分缓慢。一不小心被日本抢先,打造出世界第一艘纯种航母“凤翔号”。

二战中,航空母舰首次被广泛应用,成为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角,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从日军珍珠偷袭珍珠港,到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都有航空母舰的身影。

例如1942年,发生在美、日两国之间的珊瑚海海战,是战争史上航空母舰第一次远距离作战。双方舰队从头到尾没见过面,胜负就已经分出。各国被这种海军新型作战方式震惊了,都对航空母舰的制造重视起来。

由此,英国海军决定对航母再次升级,开始计划制造16艘巨人级航空母舰 。

巨人级航空母舰,是一种轻型航空母舰,适合所有大船厂制造。在完成10艘以后,剩下的6艘航母被升级为“尊严级”,提高了排水量、载机量和火炮等设备参数。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为:巨人级航空母舰

“墨尔本号”的前身“庄严”号,是6艘“尊严级”航母生产计划中的一艘舷号R77。

英国的这个航母生产计划,只是为了应对二战,本来也没打算让这些小型航母长期服役。为了加快生产、降低成本,舰体竟然使用的是普通钢板,只等等二战结束就拆解报废。

“尊严”号下水时已经是1945年2月,胜利已经在望,英国对航母的需求也不是那么急迫了。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6艘“尊严”级全部停止舾装。

英国经济低迷,无法再承受航母的巨额费用,只保留大吨位、有改造条件的航母,轻型航母打算卖掉或拆解。

听到这个风声,英国小弟澳大利亚,在独立后也想加强自己的海军力量,于是提出自己想要购买一艘。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为:“墨尔本号”前身“庄严号”

英国人一听十分高兴,痛快地答应说;10英镑卖给你们吧。

最后,配套设施加上武器装备,澳大利亚给英国支付了830万美元。英国不仅甩掉了一个包袱,还借机捞了一笔。

1949年,澳英两国达成买卖协议后,英国根据地要求澳大利亚的要求,对“庄严”号进行进一步改造。直到1955年,“庄严”号改名为“墨尔本号”,移交给澳大利亚。

不料,“墨尔本号”航母,不但没有提升澳大利亚海军战斗力,反而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2、到澳大利亚后,成了“驱逐舰切割机”

1956年4月,澳大利亚的海军开着,加装了蒸汽弹射器、雷达等先进设备的“墨尔本号”号,开着它顺便去了许多国家炫耀,航行了足足一年的时间,才抵达澳大利亚悉尼港。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这艘威风凛凛的庞然大物,足足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可以搭载40架飞机。澳大利亚对它十分重视,配备了三个中队的战机,具有了空战、对海、对地的攻击能力。

“墨尔本号”的舰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骄傲地说:“墨尔本号”能在白天和夜间起降喷气式飞机,除了澳大利亚以外,其他的任何国家都做不到。

澳大利亚原本指望“墨尔本号”,能给海军带来现代化的战斗力。没想到它竟然是一个“驱逐舰切割机”,先后将两艘驱逐舰撞成两截。

“墨尔本号”到澳大利亚刚刚一年半的时候,就闯了一次小祸。

在阿德莱德港口和“蓝卡号”战舰相撞,幸运的是只受了一点小磕碰。

几年后,“墨尔本号”开始了碰碰船的一生。

第1次和驱逐舰相撞,是在1964年2月10日。“墨尔本号”和自己的护驾战舰“航海者”驱逐舰撞上了。航海者驱逐舰被撞成了两段,舰上的82名官兵死亡。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为:受伤的“墨尔本号”

不过经调查,事故责任并不在“墨尔本号”。是驱逐舰舰长严重失职,使驱逐舰偏航进入了“墨尔本号”的航道,造成了两舰相撞的事故。“墨尔本号”也遭到重创,船舷和电缆舱被撞了几个洞。

此后经过休整后的“墨尔本号”,出访了许多国家,参加了许多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演习。

1967年秋,“墨尔本号”航母,到美国进行为期两年的现代化改装,对它的武器装备和电子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

回到澳大利亚后没多久,和美国的一艘驱逐舰相撞,将对方撞成了两截。

1969年6月3日,澳美两国在南海进行“海妖联合演习”。

“墨尔本号”突然与美军的“伊文斯号”驱逐舰相撞。“伊文斯号”当场沉海,正在睡大觉的舰长,在梦中跟着半截舰体石沉大海。舰上的273名舰员,有73名不幸丧命。

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是撞沉的“伊文斯号”。事发时,“伊文斯号”的舰长正呼呼大睡,值班的军官是两个菜鸟,他们把驱逐舰驶进了航母的航道,造成两舰相撞。

美军哑巴吃黄连,取消了军演。

5年内,将两艘驱逐舰撞成两截,造成近155名官兵的死亡,墨尔本号航母被称之为“驱逐舰切割机”。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这次事故后,“墨尔本号”又发生了数次小碰撞事故,一次火灾,一次锅炉爆炸。

锅炉爆炸事故发生5个月后,行驶在太平洋上的“墨尔本号”的雷达罩,突然掉进海里。舰上海军迅速组织人员打捞,捞了半天也没有见雷达罩的半点影子。

澳大利亚海军彻底对它丧失了信心。

20年来,“墨尔本号”不但没有增加本国海军的战斗力、宣扬国威,反而到处闯祸,一气之下决定让“墨尔本号”退休。

1982年5月,发生的马岛海空大战,英国海军的“征服号”核潜艇,击沉了阿根廷的一艘巡洋舰,吓得的一艘航母躲在军港不敢出来。

澳大利亚认为航空母舰的作用大不如前,决定摆脱“墨尔本号”这个烫手山芋。

1982年,澳大利亚海军决定让它退役。

为了怕别国学到这艘航母上的技术,澳大利亚拆除了全部设备后,作为废钢出售。“墨尔本号”失去了往日的威风,只剩下一个空壳,成了一艘名副其实的废船。

当澳大利亚传出,想以数百万美元的价格卖掉这艘船的消息时,许多国家都认为这是个赔本买卖。

只有中国表现出了购买的意愿,还派出一个考察团,表示愿意出价150万美元。

这一消息让澳大利亚心中暗喜,西方各国暗暗嘲笑,中国是不是傻了,愿意出这么多钱买一堆废铁?

没想到这艘破船竟然给中国带来了惊喜。

3、中国巨资买了一艘废船,西方暗暗嘲笑

众所周知,中国总共外购了4艘航母,“墨尔本号”是中国购买的第一艘航母。

1985年,中国广州造船厂,以炼废钢的名义花150万美元购买了“墨尔本号”,“墨尔本号”被拆成一个空壳,不能自己航行。中国只好用几艘拖船,拖着它跋涉万里,好不容易来到中国。

当这艘废船被拖进珠江口后,海军装备部海军装备研究所,抽调了30多名不同专业的人员组成考察团,火速前往拆船厂参观,这是大陆第一次近距离研究航空母舰。

其实早在七十年代初,中国就有了研制航空母舰的想法。当时一些海军发达的大国欺负中国,把许多印度洋、太平洋的地盘都霸占着。中国的海洋主权危机,使国家领导人明白,只有建立强大的海军、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才能不受欺负。

197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刘华清,就写出了大陆第一份建造航空母舰的工程报告。他曾说过: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1980年5月,时任参谋长的刘华清,第1次见到这种国家重器的真面目,是在美国圣迭戈海军基地,参观了“ 小鹰 ”号航空母舰。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刘华清上将回国后,立刻推动了航母预研计划,开始全面的理论模型建造和分析。他明白即使从现在马上开始研究,要想搞出航母,至少还需要25~30年。

1985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应刘华清上将要求,海军广州舰艇学院开始航母相关人才培训。第二件大事,就是购买了“墨尔本号”。

第2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航空母舰显示了巨大威力。谁拥有它,谁就是世界霸主。

中国自然十分想拥有这样的国家重器,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对大陆实行了技术封锁。

中国购买航母时,总是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阻挠,要求必须拆除船上的所有设备,才允许出售。就是不想让中国学到关于航母制造的知识。

以我们当时的经济实力,购买或靠自己研发,不仅费用极其昂贵,时间也相当漫长。

已经成为一艘废船的墨尔本号,对其他国家来说就是一堆破铜烂铁。但对大陆来说,却不愿意放弃任何近距离观察、研究航母的机会。

150万美元虽然买来的是一艘空壳,但却能大大加快我们对航母的了解,所以大陆认为还是很划算的。

研究人员登船后,这艘轻型航母,也给现场的所有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他们一个舱室一个舱室的测量,记录下船上各种的尺寸,还画成了图纸。还摄像录制下来,以便今后进行更设细致的研究。

在对墨尔本号的拆解和研究过程中,意外发现的两件宝贝,让海军研究人员欣喜若狂。

甚至有人欢呼:有了这两个宝贝,大陆的航母研发时间至少提前5年!

4、破船上发现了两件宝贝

科研人员在舰上发现两个重要装置。

第一个装置是船的甲板上,有一根又粗又长、横跨甲板的钢索。这根钢索就是飞行甲板上的拦阻索。

虽然拦阻索的科技含量不高,但却是航空母舰上一个重要的物件。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过去航空母舰上不能降落固定翼飞机,就是因为甲板太短,飞机的速度太快,一不小心飞机就会冲进大海里去。装有拦阻索的航空母舰,不仅能起落直升机,还能起落战斗力更加强大的固定翼飞机,大大提升了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战斗力。

另一个重要的设备是蒸汽弹射器。

它是由航母蒸汽轮机的蒸汽提供动力,将战机弹射起飞。有了这个装置,舰载机在较短的甲板上全天候的起飞,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也不需要刻意减少飞机上的载弹量和载油量来减轻飞机重量。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蒸汽弹射器

这就保证了,在突发情况下,战斗力满血的战斗机,可以在第一时间起飞。大大提高了,航空母舰的攻击力。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能生产弹射器的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大陆海军研究人员考察后,明白了它们的原理。

这两个宝贝的发现,让之前幸灾乐祸的国家后悔不已,美国开始公开指责澳大利亚出售航空母舰。

在几十天短暂的考察中,海军科研人员第一次看到,现代航母的主体结构和舰上主要设备,长什么样。

被美国的西方国家当成破烂儿的“墨尔本”号,无意中成为中国航母发展的敲门砖。

“墨尔本号”在9个月后还是被拆解,当做炼钢的材料。

也许有人会问,大陆为何不直接把墨尔本经过改造,变成自己的航母使用?

6、大陆买了4艘航母,为什么只有一个改造成了"辽宁舰"?

大陆一共从国外购进了4艘航母,只有第4艘瓦良格号被改造成了大陆第一艘航母“辽宁号”,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艘是“墨尔本”号,是一艘服役了40多年,排水量只有2万多吨的小型航母,建造技术已经落后。

墨尔本号上关键的设备基本已经拆除,我们没有它的设计图纸,要想要改造它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如果大陆海军要改造它,不但会挤占宝贵的经费,也不能满足大陆对现代化航母的需求。

不过,作为第一艘引进中国的航母,尽管它是一个空壳,也让我们在航母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以最短的时间,从模仿到自主研发阶段。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除了“墨尔本”号外,另外三艘航母,都是前苏联的遗产。苏联解体后,继承这些航母的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维持航母,只能把它们当成废铁卖掉。

第2艘航母是“明斯克号”,它是前苏联第二代航母“基辅”号2号舰。

“基辅”级航母,只能算是一种“重型载机巡洋舰”,还不是真正的航母。因为前苏联的巡洋舰不能给航母提供可靠的保护,所以航母上装有大量导弹类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却没有安装真正的航母上,应该装备的蒸汽弹射器,和滑跃甲板,只能搭载垂直起降飞机,因此算不上真正的航母。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为:“明斯克号”

1978年年,“明斯克号”开始在海军服役,1991年后被俄罗斯接手。因俄罗斯无力承担巨额维护费用,只能让它提前退役。“明斯克号”只服役了14年,而航母服役期一般在40年左右。

“明斯克号”是一艘中型航空母舰,排水量有3.6万吨,可以搭载30多架战机。它的战机群组曾经在太平洋海域耀武扬威。它和中国也颇有渊源。1979年中越发生冲突,明斯克号游弋在中国南海附近,前苏联以此来吓唬中国,支持越南。

1993年,俄罗斯把它卖给了韩国,要求把它切割成,两平方米大小的钢板,不能用于军事用途。1997年后,亚洲金融风暴,韩国以530万美元的价格转卖给了中国一家公司。

后来,“明斯克号”落户于江苏南通,被改造成一个军事主题公园。

第3艘航母是“基辅”号,是前苏联“基辅”级的1号舰,是“明斯克号”的大哥。两艘舰级别相同,建造时间,退役时间都差不多。

两艘航母都因为前苏联的设计思维,注重航母本身的重武装,完全可以出海单打独斗,但舰载机却差远了,在空中的战斗力相当有限。

1999年,大陆一公司以7000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下“基辅号”。“基辅号”被运到中国时,也是被拆除了全部的装备,只剩下一个空壳。

这两艘兄弟航母因为自身的缺陷,没有改造价值。“基辅号”后来落户于天津,被改造成航空母舰主题酒店落户于天津。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天津的“基辅”号航母主题公园

第4艘航母,就是“辽宁号”的前身“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是一艘第一种真正的航母,是完全按照现代化航母的标准设计和研发的。

“瓦良格号”长306米、宽69米,排水量6.5万吨,是一艘大型航母。它已经有了现代航母的模样,有12度的上翘滑跃角,能搭载39架舰载机。

1991年。苏联解体后,瓦良格号归乌克兰所有。当时,它已经建造了近7成,乌克兰无力承担剩余工程需要的2亿美元,只好把它长期遗弃在船厂。俄罗斯也曾提出购买它,但双方价格没有谈拢。

1997年,中国一公司出面,以海上娱乐城的名义,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瓦良格号。美国对乌克兰施压,乌克兰把瓦良格号上所有的设备拆除,卖给了中国一个空壳。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拆成空壳的“瓦良格号”

在经过黑海时,美国还怂恿土耳其索要10亿通行费。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抵达大连港。原本只需要100天左右的航程,足足走了627天。

好在我们拿到了瓦良格号的所有图纸,加上瓦良格号是完成大半的半成品,对它进行改造,既减少了起步的风险,还能积累经验。

因此,瓦良格号是我们进口的四艘母舰中最适合改造的。

"墨尔本"号拆解前,专家仔细测绘发现惊喜:澳方忘拆蒸弹装置

图为:“辽宁号”航母

2012年,由“瓦良格号”改造的,大陆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服役。5年后,大陆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下水。

从买回第一艘空壳航母“墨尔本号”,到国产航母山东舰,大陆的航母之路走了32年。

32年来,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中国人从破烂里找到宝藏,大大缩短了实现航母梦的时间。

正是因为我们不怕困难,抓住一切发展机会,才有了今天强大的海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