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和老外的故事

作者:真人老徐

我从1984年大学毕业开始一直在跟外国人打交道,开始是做翻译,后来做进出口贸易,再后来进外企,现在依然在合作投资。其中,打交道最多的是欧洲人,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

下面是我记忆比较深的人和事儿

我和老外的故事

1.Hakan Holmstrom,瑞典人,曾任瑞典工程师协会主席,集团亚洲区总裁。他喜爱中国文化,说自己有颗中国心。他会用易经算卦,有一次他给自己算了一卦,得第64卦—未济。他认为是一个好卦,问我怎么看。我告诉他,你要离开了,二个月后他离开了亚洲。有一次,我们谈到了欧洲的公会,他说他们这些人只是自己享受,坐飞机都坐商务舱,流露出很不屑的表情。去年他举家迁至葡萄牙,因为瑞典的退休工资还要交好多税。以前,我们常一起喝酒,6年前,有一次我给他喝了一瓶17年的五粮液,他喝着喝着高兴地给我跪下了,说这是中国人表达感谢的最高方式,我无语!他支持我在大连工业大学设奖学金,还亲自去颁奖。每年我过生日,他都会发电邮祝贺,有时我自己都忘了。

2.Thomas Wand,德国人,集团运营总监,博士。他看人特准,喜欢直来直去。他特别欣赏中国酒文化,还喜欢到KTV唱歌。17年前,有一次他去香港开集团会,专门带太太来天津找我,特意叮嘱我按我们传统的方式接待。当时中国区有在天津培训的同事,他讲话时说,他到天津就是为了来看我。我当时都有点难为情了,这老外也太直了。

我和老外的故事

3.Martin Brandt ,德国人, COO,也管销售,集团二把手,博士。13年前,有一次我去机场接他,在回来的路上谈起了德国的民主,他说民主没什么好的,他所在的城市要修一座桥,五年过去还没修成,中国二个月就能完成。我听到后一愣。

4.一个英国出租司机

15年前,有一次在英国开集团会,期间我们从Spennymoor 去New Castle 看足球比赛,在回程时我没赶上公司的车,人太多也没有人注意到我没上车。我只能打出租车,当时已是晚上9:30了,司机看见我主动停下来,问我去哪儿,得知我去Spennymoor 有点犹豫——二个小时车程,后来问我是中国人吗,我说是,他说上来吧。在送我到酒店后,我要多付他钱,他坚决不要。他告诉我,他是巴基斯坦人!

我和老外的故事

5.一个美国出租司机

2019年5月在美国纽约,有一次和太太去海边打了一辆Uber,开车的小伙子27岁,在读研。他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后,告诉我们他的老家是阿富汗,我们的邻居,他12岁来的美国。我说你是美国人了,他说他只是美国籍,还是阿富汗人,在美国人眼里他也从来不是美国人。他告诉我们,美国人的笑脸是假的,他们转头时立即消失,他小的时候在美国就是这样被训练的。他说,美国人把世界的精英弄到美国就二个目的,一个是给他们干活,另一个是给他们交税。

我和老外的故事

6.Steve Grao, 英国人,哲学博士,某英国公司的总裁。我们认识30年了,他过50岁生日我飞到伦敦,我过50岁生日他带着女儿飞中国,铁哥们,他孩子叫我Uncle Michael。24年前,他是集团的亚洲区总裁,曾经对亚洲区高管财权设限,但是对我负责的天津公司从未设限,我问他为什么不包括我,他说你不用管。后来,我跟他说我要读MBA,他说你不用读那个。我说,为什么?他说,You know every thing. 他不是开玩笑,他在1995年的发给集团的投资报告中介绍我时,用了二个词 encyclopedic knowledge百科全书般的知识。我们在过去的30年从同事,变成朋友,一起做过好多事儿,无话不谈,很容易达成共识。

我从22岁开始,一直跟外国人打交道,我是通过他们了解世界,也通过他们审视中国,我的一个英国同事Terry Carmichael (英国厂长)说我有超过50%的西方思维。作为中国人,我只是借鉴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跟他们打交道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