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心理学实验十七:恐惧实验(恐惧=条件反射?)

作者:小夏云云
心理学实验十七:恐惧实验(恐惧=条件反射?)

约翰·华生

心理学家华生在心理学界是备受争议的,因为他做的很多实验违背道德、伦理,他在开辟了心理学界“行为主义新时代”之前曾做过一个有关恐惧的实验。

实验经过:

小艾尔伯特是一名九个月大身心健康的婴儿。为了了解他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品都感兴趣,愿意接触他们,并不时触摸它们。

心理学实验十七:恐惧实验(恐惧=条件反射?)

恐惧实验图片

接下来当艾尔伯特在他正要伸手触摸白鼠时,突然敲击铁棒,他表现的十分恐惧,这一过程重复了三次。一周以后,再重复同样的过程。白鼠与声音配对呈现七次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呈现自鼠,他对白鼠也产生了极度恐惧。以至于他看到白鼠就嚎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自鼠的方向移动。

心理学实验十七:恐惧实验(恐惧=条件反射?)

一周后再次测验,他仍对白鼠心存恐惧。 随后给他呈现了兔子、狗、白色毛皮大衣、一袋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其中包括一个圣诞老人的面具,他都感到恐惧,。

心理学实验十七:恐惧实验(恐惧=条件反射?)
心理学实验十七:恐惧实验(恐惧=条件反射?)

恐惧实验

实验中期,华生想知道在条件反射的情绪反应中,习得的情绪是否会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研究者将艾尔伯特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那里灯光更明亮、在场的人更多。在这种新环境下,他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恐惧,只是不像以前那么强烈。

心理学实验十七:恐惧实验(恐惧=条件反射?)

实验最后是观察艾尔伯特新习得的情绪反应是否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所有实验都终止了31天。31天后,再给艾尔伯特呈现当初那些东西,他仍然对这些东西感到恐惧。

实验结束后,华生打算给他建立新的条件反射,以消除它对白鼠的恐惧。不过遗憾的是,实验结束后,艾尔伯特就离开了医院,校正试验没有机会实施。

心理学实验十七:恐惧实验(恐惧=条件反射?)

通过整个实验,华生得出了结论:人的恐惧,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

历史上“小艾伯特恐惧实验”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主要是从实验的伦理道德底线的讨论。自实验之后,美国心理学、伦理学等协会,规定了实验伦理的合理范围,严禁任何人,私底下进行,违背道德伦理的实验。华生曾许下了诺言,对小艾伯特最后采取了脱敏疗法治疗,可是,直到小艾伯特5岁去世的时候,也没有兑现这个诺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