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作者: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1月18日,一阵清脆的敲锣声在祁门漫溪里生态农庄响起,几位表演老师们,为前来现场捧场的观众和嘉宾们上演了一场目连戏经典曲目《跑猖》,一声声古老的戏腔再次响起~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背景介绍:《跑猖》

伍猖乃东伍猖青帝、南伍猖赤帝、西伍猖白帝、北伍猖黑帝、中伍猖黄帝,均为山兽之王,能保一方平安,免受山中猛兽侵害。跑伍猖为目连戏开场戏,表现了伍猖出动,驱兽祈安的情景。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这场表演就是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徽州目连戏,徽州目连戏是徽州地区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徽州祁门,流传的范围却到达徽属6县以及邻省、邻县地区,生命力很强,祁门目连戏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长期以来,目连戏作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戏曲曲种,在徽州及其周边地区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剧本大多来源徽州农村生活实际,又融入了民俗风情,从中可以看出当地人文、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角色行当、唱念做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因此,堪称大陆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古代祁门人将目连戏也叫作平安戏、还愿戏,不能像一般娱乐性戏剧那样随意演出,而是作为一种宗教仪式,必须事出有因,具有相当的严肃性。一是在固定的时间里演目连戏,以去邪迎祥、酬神谢祖;二是每逢大事演目连戏,以驱鬼逐疫,消灾免祸;另外,有时村族的喜庆活动诸如宗族修缮、祠堂寺庙落成等等,也要打目连来酬神祭祖,祈求平安。

大浪淘沙,时光荏苒。目连戏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徽州民俗,在祁门县被保存完好并继承了下来,还能进行持续完整的演出 ,祁门县的一些村子会在春节等重大节日里上演目连戏。目连戏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地方民间风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极其广泛深刻的影响力奠定了它在中国戏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近年来,目连戏越来越受到戏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祁门县抢救、保护的前题下,进行了挖掘与继承,以使这一古老的戏剧种类得以保存下来,在2006年,徽州目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后人持续性地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非遗过大年丨祁门非遗介绍之——戏曲“活化石”

来源:祁门文旅体资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