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作者:大发老山

和平 微信公众号“大发小苑”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首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中的七言绝句,据说是毛泽东看到了一位女民兵参加训练时拍下的一张扶着枪的照片时,诗兴大发写下的。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妇女前所未有的飒爽英姿,赞美了她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颂扬了新中国妇女崭新的时代精神风貌和随时准备保卫祖国的不平凡志气,同时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1949年9月19日,绥远发动“9·19”起义,石拐地区获得了和平解放。石拐区根据上级相关政策,在过去保留的保甲制的基础上,按保成立了民兵组,保长兼民兵组长。1950年废保建政,即彻底废除了国民党时期的保甲制,建立了新的政权机制。随之也建立了新的民兵制度。

毛泽东一向重视民兵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1952年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1958年9月又发出"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在伟大领袖的号召下,石拐矿区的民兵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很快达到高潮,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区就实现了全民皆兵,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1958年6月1日,包头矿务局正式成立后,设立了保卫处,局属各单位也建立了民兵组织,受矿务局和包头市公安局的双重领导。到1961年,全区两个农牧业公社和厂矿企业单位的民兵组织发展到11个团,23个营,146个连,439个排,有排以上干部1673名,武装基干民兵282人。包头矿务局化工厂的女民兵薛金莲,就是这其中之一。

位于石拐区猫兔塔村的包头矿务局化工厂,距原石拐区政府8公里,与大发街一山之隔,大发街的西山就是化工厂的东山。化工厂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十月, 专门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由土法生产逐步发展成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是原煤炭部所属的全国53家定点火工厂之一,其排产由兵器部民爆司统一管理,其产品销售及原材料供应由国家物资部供应局统一管理。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薛金莲是1942年2月出生的包头石拐人,汉族。刚刚长大成人的薛金莲,赶上国家号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和“全民皆兵”的火红年代。1958年9月,不满17岁的她参加工作,成为包头矿务局化工厂的一名工人,不久之后加入了厂里的民兵队伍,成为一名女民兵,并担任娘子军班的班长。刚刚开始兴建的化工厂,四周还是一片荒原,没有铺好的道路,甚至连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没有,也没有完善的厂房车间,更没有像样的职工宿舍。作为化工厂的第一代建设者,薛金莲和她带领的娘子军班,在一边建设完善厂房车间、一边生产的劳动竞赛中,巾帼不让须眉,和男同志吃一样的苦、干一样的活。没有宿舍,她们自己动手搭建茅草棚当宿舍。没有车、没有路,厂里购置回来的设备、生产原料和建筑材料都卸在十几公里以外的火车站,她们和男同志一样,腰上系着麻绳,肩上挑着扁担,爬坡过梁、下沟涉水,人拉肩扛每天往返几次运送生产物资。她们的胸中澎湃着青春的热血,她们坚定的步伐,在石拐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踩出一条用汗水浇灌过的创业之路。活跃在生产建设第一线的民兵娘子军班,战严寒斗酷暑,风餐露宿,成为化工厂和包头矿务局女职工艰苦创业的坚强战斗堡垒。

当时生产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是硝酸铵、梯恩梯和食盐,而厂里还没有破碎研磨这些原料的机器设备,薛金莲带领她的娘子军班,找到了过去当地农民用来碾粮食的大石磨,她们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推的推、拉的拉,愣是让那盘骡马才能拉得动的大石磨转了起来。用石磨碾完后,颗粒度还是达不到生产的技术要求,她们就从家里带来了擀面杖,反反复复地用力擀,胳膊肿了,甩一甩、揉一揉继续擀,手上磨出了血泡,用针挑破挤出血水后包扎一下,继续擀。原料的颗粒度终于达到了技术标准,却又有了新的问题——需要干燥度。而当时厂里也没有干燥机,女民兵们就把药面儿摊在大土坑上烘干翻晾,每个班两个人,在摄氏八十多度的高温下,她们每天要将几吨药面儿翻动上千次,没有人能计算不出这些姑娘们流了多少汗水。

这些生产原料本来就属于易燃易爆物品,而干燥室里又必须保持高温,因此这个工作既辛苦又十分危险。1959年12月2日,薛金莲在工厂巡查时,忽然发现干燥室中冒出了浓烟,她心里清楚在干燥室的隔壁就存放着几吨成品炸药,一旦失火引爆,刚刚建起的工厂将化为灰烬。她边跑边急切地大声呼喊着附近的工友,然后一头冲入已经着火干燥室。因为长时间的高温,干燥室里的地炕出现了裂缝,火苗已经点燃了半成品的火药,熊熊大火迅速蔓延,薛金莲立刻被大火吞咽其中,鞋、裤子着火了,身上冒烟,火舌紧紧地缠着她。险情中的姑娘,早已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她一次次冲入火海和闻讯赶来的工友们一起舍命扑救……

大火终于被扑灭了,而年轻的姑娘却被严重烧伤。薛金莲的双腿和双手的肌肉,被无情的大火烧得焦黑,除了颈部以上和裤带压着的部分外,全身几乎再找不到一寸完好的皮肤。

经过数小时的紧急抢救,年轻的姑娘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她睁开眼睛问身边的人:“火灭了吗?工厂保住了吗?”

1960年4月,全国模范民兵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举行了大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模范英雄授枪仪式。一个身穿国防绿,身高1.60米的小姑娘快步跑上主席台,郑重地接过毛泽东主席授予她的一支大陆制造的第一代半自动步枪。这个小姑娘就是薛金莲,那年18岁。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半个多世纪后,毛主席亲自授予薛金莲的这支半自动步枪,出现在石拐区建区60周年的大型陈列展上,一下子把参观的人们拉回到那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这支特别的步枪默默地向我们诉说着,薛金莲和她的民兵娘子军班以及广大的矿区民兵,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和石拐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薛金莲1959年12月加入了共青团。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车间团支书、党支书、厂党委副书记,矿务局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5月至1978年11月任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1978年10月任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副书记、乌海市副市长,1983年后任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是中共第11届中央候补委员。

2009年,薛金莲入选“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一百位感动中国人物”。

前辈建伟业,后人续长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石拐人的2021——等你的故事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新年就这样过去了,2021越走越远。在那过去的365天里,一定有过让你最难忘的一天,回忆一下,写出来,几个字或三两行字都可以,有照片配图更好。让“大发小苑”帮你收藏,未来的日子里若遇到不开心的时候,随时随地可以打开看看,让愁容变笑脸。

你可以记一件最开心的、最甜蜜、最刺激的事;也可以记一件最遗憾、最难过、最痛苦的事;最糗的事或最得意的事,只要你愿意,还可以隔空喊话,祝福、求爱都可以,但不转发诅咒、侮辱和骂人的话哦,哈哈哈。如果担心暴露隐私可以用网名。“大发小苑”不仅负责收藏还负责保密。

任何一种色彩

都可以描绘花开

任何一朵花开

都值得岁月期待

留言游戏到本月25日(腊月二十三)结束。请在“大发小苑”上留言,并说明你要签署的网名。你的留言将在次日推送。

29、张淑芝:

2021年,最让我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二女儿的少先队名师郭媛媛工作室,被授予自治区首批,少先队名师,工作室荣誉称号。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和平:确实是值得母亲骄傲和自豪的女儿,2022,加油!

28、“煤一代”安雄:

2021是里程碑年,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年。和平创办了“大发小苑”亲自拟文发表《大发往事》十二篇。轰动了石拐、大发街。煤一代、发小,教师,知青、老三届",积极响应支持,纷纷在“大发小苑”抒情发文几十篇。特别是矿业公司党委书记宋守英、副局长王衡生二位领导也亲自拟文在“大发小苑”上发表,可见影响之大。这些同志的文章所讲故事,真实、生动、有趣、精彩十分优秀,是难得的珍贵资料。“大发小苑”办的好,办的成功。我把阅读”大发小苑”当作一件快事,篇篇必读必看,百看不厌。阅后感慨万千,激起了我对大发,长汉无限的怀念。回想那三十七年工作、生活难忘的岁月,有无比的自豪和幸福感。二0二一年使我收获最大最愉快的事,是经和平侄儿的不解努力,把我写的“我的保卫生涯”回忆录在“大发小苑”上发表,圆了我的心愿。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我对和平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也祝“大发小苑”越办越好。

和平:有您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感谢安叔叔!期待您2022年的新作品。

27、草原上等兵:

想在今年结婚。

和平:您这不说2021年的事儿吧。好吧,祝您心想事成!

26、兰花: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是个隆重的日子。做为一名老党员我非常激动。最难忘的是我们社区庆祝建党百年大型活动。颁发在党五十年纪念党章,优秀党员颁发证书。我和爱人都被评为优秀党员,共同走上领奖台,爱人在党五十多年,为他颁发了光荣的纪念党章。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我朗诵了我写的《党旗颂》大家给予我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非常激动。终身难忘。

颁奖那天锣鼓喧天,

祖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七月的鲜花开满大地,

歌声嘹亮,党旗飘扬。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支山歌给党听,

优美的旋律划过节日的上空。

大家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建党百年华诞!

让鲜红的党旗,永远飘扬在世界东方!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我永远跟党走,是我最幸福的誓言!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和平也有近30年的党龄,在这里向老党员致敬!

25、山丹:

离开故乡30多年了,“大发小苑”让我仿佛又回到童年。

和平:月是故乡明。请继续关注“大发小苑”。

24、月光下的光头强:

强烈要求写我们化工厂的故事,这是2021年看“大发小苑”的遗憾!

和平:看过化工厂老领导宋总发的“化工厂记忆”了吗?别急,相信2022会有更多人写你家乡的故事。点击关注“大发小苑”就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哦。

矿区女民兵薛金莲

23、矿山人:

“大发小苑”带来的故乡的云故乡的风,是我这个离家多年的石拐人2021年感到最有趣的事。

和平:您这样的评价真让我开心,谢了,石拐老乡。

22、一笑而过:

我是您在“大发小苑”里的“煤几代”?2021年,我参加考上研究生了,妈妈和爸爸都给我转发您的“大发街往事”。

和平:从考研究生这个身份判断,你应该是“煤四代”。哈哈哈,祝贺你啊,给咱大发街争气!感谢你父母对“大发小苑”的支持。

21、云朵:

2021,我当妈妈了,但是我的妈妈却永远地走了。

和平:“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让逝者安息。希望你也是一个好妈妈。

20、尹水云:

我的三部曲:

第一部:我非常感谢那些指责、嫉妒、甚至诽谤我的人,你让我知道我属于人生的何处。哈哈,好一个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第二部:左手受伤了,右手也受伤了,两只受伤的手,捧着一颗受伤的心,手在流血,眼在流泪。心,血泪交融。啊呀呀!好像岁月蹉跎,水生火热了。其实,收获多多,值得回味。

第三部:心中没有阴天,永远是风和日丽的心情。似乎,太阳就从来没落过山,永远那么明亮,那么温暖,那么普照大地,普照我心,暖洋洋,喜洋洋……

和平:回报可能会迟到,但绝不缺席。好人必有好报,你是好人。

20、晚晴:

2021年,在“大发小苑”我成了作者,文章竟有一千多人阅读,还联系到了很久不见的老朋友。谢谢和平、愿“大发小苑”越来越好。

和平,感谢您给“大发小苑”赐稿。2022,期待您的新作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