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1月19日讯】近年来,松阳县充分利用当地水文化资源丰富这一特点,通过对水文化的调查与整理、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水博馆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提升、水生态文明的广泛宣传,不断挖掘、保护、传承松阳水文化的地方特色和精髓,逐步将其打造成为松阳的一张“金名片”。
一、摸清遗产“家底”,活态传承水利文化
一是持续开展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根据省水利厅的要求,在2018年水文化遗产普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县域内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对松阳县水文化遗产目录进行初步筛查、复核调查,形成调查表、汇总表、调查报告等,其中涉及古堰、古塘、古堤、榜文、碑刻等214项内容。同时,邀请档案、博物馆、水利等各行业专家对调查成果进行了县级自查自验。目前已上报至省厅要求验收。
二是积极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过竞争性磋商的采购方式,确定浙江省水利水电学院为文本申报工作的中标单位。2021年9月,顺利配合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完成申报文本和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完成国内申报文本。同时也完成现场考评汇报材料整编及现场点位的选取和布置等准备工作,等待专家组莅临松阳。
三是完成松阴溪干流综合治理水文化布展项目前期。松阴溪干流综合治理工程水文化布展项目位于松阴溪上,项目以“四堰、三堤、两岸、一电站”为依托,强化松阴溪水文化属性。主要选取了松阴溪两岸的独山驿站、白龙堰、青龙堰、鹰嘴潭、午羊堰、金梁堰、力溪、水文化公园、白沙高速桥下等点位进行沿岸水文化相关内容布展。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审批工作。
二、加强阵地建设,讲好松阳水文化故事
一是进一步加强水博馆建设管理。将水利博物馆改造提升工作纳入“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项目中,并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与县内旅行社等展开初步合作,吸引旅游团,扩大水利博物馆知名度。2021年水利博物馆不断完善对讲解人员的培训,累计完成政务接待50余批次2.5万余人次,完成散客接待近3万人次。
二是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充分利用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的身份,向全国各地优秀的水利博物馆学习建设管理经验。参与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组织的各类相关座谈会、交流会等,向典型单位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丰富水利博物馆管理经验。
三是积极申报各类基地。目前已完成浙江省第一批“五水共治”实践窗口申报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完成并顺利通过松阳县第六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松阳县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申报;完成“发明研学基地”的申报。同时,积极对接开展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的申报,委托第三方进行深入挖掘和资料整编。
三、整合各项资源,完善景区建管工作
松阳县目前有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个市级水利风景区,均无相应的运维管理资金。2021年松阳县水利局结合河道、堤防等水利工程管理,进一步完善水利风景区的建管工作。
积极汇报水利风景区建管情况,完成市级水利风景区改造提升工作,将条件较为成熟的象一村水利风景区作为本年度提升改造项目进行申报考核。同时,抓项目促提升,活态利用松阴溪干流治理、幸福河湖创建等其他水利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工程效益,通过项目的建设同时提升松阴溪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并增加了沿线景观设计、水文化布展等美化项目。
【来源:浙江省水利厅_地方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