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明代古堡

作者:爱历史

从遵义市区出发,经过28公里的行程,便到达了位于遵义市汇川区高坪街道境内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亚洲保存最完整的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屯。

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明代古堡

在2015年7月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以“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当时的入选理由中写道:“海龙屯土司遗址始建于南宋宝佑五年(公元1257年),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的平播之役,该遗址位于今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遗址区面积含遗产区和缓冲区共12.9平方公里。”

海龙屯遗址与一起申遗的另外两个土司遗址不同的是,它是作为一个军事城堡存在,并在当年那场大战中毁灭。它见证了羁靡之治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整个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的变化。

海龙屯当初是为了抵御蒙古大军而建,由南宋中央政府和地方势力共同营建。到播州第三十世土司杨应龙时期,大量征集役夫工匠,重修海龙屯,屯前后置九道石关,屯上砌三重城垣包绕,建筑宫室,屯粮驻重兵,作为军事大本营,抗击征剿的明朝官兵。

最终在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役”中,历经战火洗礼,留下了而今依然壮观的遗址。

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明代古堡

尽管在《明史》、《遵义府志》、《平播全书》中对海龙屯都有记载,但都只简约地指出在遵义城北,以至于很长时间海龙屯并不为世人所知。

1979年冬天的时候,当时遵义县文化馆有一位年轻的文物员名叫葛镇亚,他对史书上记载的海龙屯及那场空前惨烈的平播之役极有兴趣,想亲眼看一下这座神奇的城堡。

当时葛镇亚并不知道海龙屯究竟藏在遵义群山中的何处,此前他为了寻找海龙屯几乎走遍了整个遵义县。在遵义以北有个名叫海龙坝的村子,他决定去那里碰一下运气。

葛镇亚来到海龙坝后,稍作休息,便裹着厚厚的棉衣,穿着直筒雨靴,冒着刺骨的冻雨边走边向老乡打听海龙屯的消息。

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明代古堡

当地的老乡告诉他,海龙屯好像在最高的那座山上,距离这里还远得很。一路上葛镇亚爬山涉水,天黑的时候来到了龙岩山下的双龙村。

村支书刘光远见天色已晚,山上杂草丛生又没有路,便劝说葛镇亚就在他家里歇一晚,等天亮后给他带路上山。

在村支书刘光远家住下来后,晚上围着烤火闲聊的时候,听到村民口中提到了“杨玉龙”和“白龙太子”的传说,

葛镇亚顿时一惊,村民口中的杨玉龙应该就是第三十世播州土司杨应龙。因为方言的关系,人们传的时候传成了杨玉龙。听到这个消息,葛镇亚兴奋了一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就盼着天色快亮,能上山寻找那座失落的古堡。

天亮了以后,葛镇亚便连忙叫上刘光远,用镰刀开路上山。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遵义寒冷的冻雨中,葛镇亚发现了依稀可辨的飞龙关、飞凤关等关口。葛镇亚连忙用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了海龙屯发现最初的照片。葛镇亚也成为了发现海龙屯的第一人。

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明代古堡

发现海龙屯后,葛镇亚连忙着手对海龙屯进行考察记录,制作拓片,绘制地图,并向上级文物部门进行汇报。

1982年海龙屯被定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对于海龙屯的考古工作几乎就处于停滞状态,村民对于文物的保护也意识不足。

1999年,国家组织了一次对海龙屯遗址的初步发掘。在发掘现场,山上的玉米地里稍微一清理便能发现一大把的人骨。曾经的那场平播之役死了足有两万人,海龙屯被攻破之日,杨应龙自缢而死。明军为了加强西南统治,防止后人再利用海龙屯割据一方,便将海龙屯一把大火付之一炬,统治播州725年的杨氏土司也随着海龙屯一起被掩埋,仅留下村民口中相传的故事和传说。2001年海龙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直到2012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贵州省文物局委派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带领考古团队,对海龙屯进行了一次长期的大规模发掘,经过1000多天的发掘,仅在海龙屯新王宫遗址就出土了上万件的青花瓷片。其中便有海龙屯考古发掘的“明星文物”公道杯。

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隐藏在群山之中的明代古堡

“公道杯”,巧妙地利用虹吸原理,讲述了“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的道理。使用时,注水需与杯中高仕的肩部齐平,若水位超过,便会从杯底小孔漏个干净,明太祖朱元璋便把它命名为“公道杯”。

就如“浓、清、酱”三种香型和谐共生的酒鬼酒,这里的“酒鬼”绝非指贪杯醉酒之人,更非借酒消愁之流,“酒鬼”与“鬼才”一样,代表超脱自由、胸怀才智、不甘平庸,代表非同寻常、不居庙堂、特立独行。

海龙屯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底蕴,被评为了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5年更是被评为“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海龙屯作为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黔北土司文化的缩影。这里屹立的城墙、傲然耸立的关隘,都是土司文化的文物遗存,也是黔北这片土地上除了红色文化外又一个引以为豪的符号!

继续阅读